劉滿河
摘 要:課堂互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開展,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促進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對此,筆者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分析了課堂互動教學實現和提升有效性等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得到更好的開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互動;實效性
數學這門學科具有比較強的邏輯性和理論性,難度比較大,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高度的重視,為學生及時講解疑點、難點問題,使師生之間得到良好的互動,進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進行情景互動的創設,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小學生興趣的培養是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任務。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入一些游戲,進行游戲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進而將其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在進行游戲情境創設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歡的題材引入其中,像動畫片、擊鼓傳花等,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來。小學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階段,對其日后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大部分學生從小學階段就開始偏愛某一學科,對日后這門學科的學習都有著很大幫助。進行游戲情景創設主要是為了對學生數學興趣的培養,使其對數學這一學科投入更多的熱情。
如,在對“加減法”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進行一個問題情景的假設:“暖洋洋一共做了12個蛋糕,第一次懶羊羊偷吃了5個,暖羊羊和美羊羊為了防止蛋糕被偷,實施了一些防護措施,第二次懶洋洋只偷吃了3個,請問懶羊羊一共偷吃了多少蛋糕?”學生都十分熟悉這個問題情境,在課堂互動的環節中也會積極參與其中,進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進行動手操作情境的創設,將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出來
小學生都具有比較強的好奇心,老師可以將這一特點利用起來,以實際的教學內容為依據,進行動手操作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將知識完全的吸收和消化。
如,在對“三角形”這一知識點進行講解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們設計一個問題:“小兔瑞貝卡送給小豬佩奇三根漂亮的金屬條,佩奇非常喜歡,她想利用這三根金屬條做一面三角形的鏡子,可是不管怎么擺也得不到完整的三角形。大家可以幫她想一想這是為什么嗎?”如此一來,有效的激發出了學生的興趣,講課前準備好的木棒都拿了出來進行擺放,并與周邊的小伙伴進行溝通和交流,最后得到答案在金屬條中有一條過長,遠遠要大于其它兩根金屬條長度的總和,因此無法得到完成的三角形。經過深入的探究,學生們最終總結出“三角形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所以,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
三、對多媒體加以應用,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現階段,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效率低是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在不斷探究教學效果提升的方法。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而且逐漸發展了一種必要的輔助手段。不過,目前依然有一些老師并不習慣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也有一部分教師即使應用,也只是進行一些現場教學資源的播放,其真正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追根究底,主要是因為這些老師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多媒體技術的重要性,不具備相關素養,該現象在一些農村學校表現的更加突出。實際上,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有助于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節約時間,進而促進高效課堂的實現。
如,在對“多邊形面積”進行講解時,小學生雖然可以使用數格子的方法對教材中的靜態圖形面積進行比較,但是這種方法過于老套,并不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對于日后的應用更是有著諸多限制。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這些圖形進行一一展示,學生可以直觀的觀看這些動畫,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記憶,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打造。
四、組織學生展開小組合作學習
在開展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有助于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鞏固。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和切磋,揚長避短,進而實現雙贏。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小組成員分配時,要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依據,進行平均混合搭配。如果想要使小組合作得到良好的實現,則需要進行問題意識的培養,在疑問的驅動下學生才會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合作探究中去,保證目標的明確性。
如,在對“分數的性質”這一知識點進行學習時,老師可以設問:“為什么同時擴大或縮小分數分子和分母的相同倍數,而最終的分數值不會改變呢?”并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研究的過程中,有些學生會取兩條相同長短的紙條,將其中一條平均分成兩份,然后再在另一條取四分之二,通過觀察可以知道截取的紙條都是相同的,使得這一性質定理得到了直觀驗證。在開展復習課中,可以開展小組探究活動,讓學生在小組內將各個單元的知識重點做出標記,并相互之間進行探究和提問。比如,在對“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關知識進行溫習時,小組一可以向小組二進行提問“需要具備什么條件,兩種圖形的面積才有著一半和兩倍關系的存在?”等問題,進而實現鞏固和加強學生對綜合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互動式教學方式的構建,有助于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的體現出來。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探究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以及教材中的內容,加大應用多媒體技術的力度,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交流,不僅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而且還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進而促進小學生綜合數學素質的提升,為日后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曉琳.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J].學周刊,2016(5):97-97.
[2]陳星學.小學數學課堂師生有效互動策略的研究與體會[J].教育教學論壇,2014(3):199-200.
[3]蘇麗專.師生互動深化有效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研究:基礎教育,2012(1):50-51.
[4]韓濤.強化生本資源合作,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談生生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數學教學通訊,2015(31):55-56.
[5]楊梅.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J].教育文匯,2016(7):35-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