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
摘 要: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一大要求。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更是應該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順應當下教育的發展和改革潮流,并促進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樣,作為小學生也要深入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并在教師的幫助下培養自主探究的能力,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且合格的小學生。本文主要針對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實踐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生;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小學數學課堂;實踐;進行探究
一、引言
培養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不僅是對學生的考驗,更是對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水平的考驗,同時也是對傳統教學方式所發起的一種挑戰??v觀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早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新課程對于小學生培養的要求了,所以將自主探究式學習法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中,也是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并深入學習數學等相關知識??傊鳛榻處熌軌驅⑦@種意識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必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將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實踐于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意義
1.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理念要求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則顯得尤為必要和迫切。數學作為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也承載著極高的文化價值。實際上,小學數學也就是由數字符號所組成的一種語言表達方法,只是它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已。
由此可見,創新小學數學教育課堂教學模式,科學使用自主探究式學習法,不僅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更加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從小就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邏輯推理能力。
2.幫助學生更好的應對考試
雖然當下應試教育教學模式已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沖擊,但是考試依舊是當下檢測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不過縱觀近幾年小學數學的考試題型設計,早已越來越趨向于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考察。
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有意識的將自主探究式學習法應用于課堂之上,也是希望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促使他們也能夠更好的應對各種數學檢測,考試的題型,與此同時,學生也才有更多機會在重要的考試中脫穎而出。而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學生則只能完成最基礎的題型,更無法拉開與他人的巨大差距。
三、促使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效實踐的途徑
1.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和氛圍
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是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得以更好實踐的關鍵一步,因為只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和氛圍,才能促使小學生的活躍思維得以施展,從而激發他們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興趣。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個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從而使得小學生根本沒有絲毫的創新意識,自主能力更是難以得到培養,以致于他們對于很多基礎知識的學習,也僅僅只能被動的接受,記憶,而這無疑也極大地限制住了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明確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讓學生接受知識的同時,也要有意識的將自主探究式學習法應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比如,在教授“有余數的除法”這一章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把10個不同顏色的籃球按照紅、粉、綠的不同顏色編成號碼,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屏幕上的序號來考老師,老師就會輕松地說出它們的顏色。這一情形必定會讓學生感到十分的驚訝,進而就會對這一堂課所講的內容產生極大的興趣,同時也更有利地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熱情,潛移默化中,他們的自主探究式學習能力也將得到有效的提高。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這樣的局面:學生總是被動地聽老師講課,雖然他們認真地做著老師講的課堂知識,但是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從來也不會提出質疑,而這實際上也是不利于自主探究式學習法的應用實踐的。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要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機會,尤其要鼓勵小學生們針對課堂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大膽的想象和猜測,只有給予他們足夠多的創新空間,才能有效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
比如:在講“長方形面積計算”這一節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問學生:“看看你們還存在什么問題嗎”?只要存在任何問題,不管難易都可以大膽提問,質疑?!痹诮處煹墓膭钪?,學生就會爭先恐后的進行各種提問:長方形的計算公式是怎么樣的?如何進行計算呢?等等,而這也就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當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之后,他們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也必定將得到普遍的提高。
3.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數學思考空間
不管是小學數學還是中學數學都具有一個統一的特點:抽象。由于小學生年齡普遍比較小,因此他們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中的自主探究式學習法應用實踐的重要性還沒有較為深刻的認識。而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那么作為教師就應該牢牢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從而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堂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并勇敢地走進課堂之中。
比如:在給低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時、分的認識”授課時,出現了一個常見的問題,即學生對時針所指在5、6之間,分針指在11時,是5時55分還是6時55分出現了不同的意見。面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換一種教學方式,即指導小學生結合教具鐘表的模型,參與到小組之中進行討論和探討,這樣學生也將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一個相關統一且正確的答案。由此可見,能夠盡可能的為小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數學思維空間,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學習能力必然也將能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高。
四、結語
自主探究能力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優良學習品質,也是其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現。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不僅能促使學生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還能讓他們積極的參與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同時也改變了傳統的照本宣科教學模式。雖然自主探究式學習法實踐的方式有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是那一種還有待探尋。
參考文獻:
[1]張虎.自主創新教育的探究[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06.
[2]孫亞菲.自主探究式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讀寫算:教師版,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