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冰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要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則要重視學生情商的發展,只有具備健康的情商才能有效發展學生的綜合素質。音樂教育與眾不同,在提高學生的情商中起著決定性作用,本文主要論述了利用音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情商。
關鍵詞:情商;音樂教學;培養
有研究數據表明,一個人要想獲得事業的成功,則主要依靠較高的情商,而智商只能起到15%的作用。因此培養較高的情商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必須認識到一個人的情商并不是遺傳的結果,而主要依賴于后天的教育與培養。音樂教育具有與眾不同的特點,我國音樂發展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當前人們已經意識到音樂的認知功能、愉悅功能、審美功能、教育功能等的重要性。利用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情商可以收到較好的效果,所以在對當前學生開展審美教育中,要重視開展音樂教育。
一、陶冶人的情操
音樂有利于凈化人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音樂本身就是一種發現美、創造美的過程,畢達哥拉斯認為“將各種音調結合在一起就可以有效消除人的怨恨、沖動等心理現象。”音樂教師要真正了解學生的需求,要善于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在課堂教學中應用格調高雅的歌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養成積極向上、勇于拼搏、大膽創新的性格特點,從而積極面對生活,敢于迎接生活中的各種挑戰[1] 。如可以應用《義勇軍進行曲》、《我愛你,中國》、《保衛黃河》、《春天的故事》等諸多有著積極意義的歌曲。在音樂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學生的聽覺與視覺系統同時引入到學習活動中。首先要練習學生的發聲,一旦學生發現自己也能發出美妙的聲音,則很快就能在音樂學習中投入自己的感情,在演唱歌曲過程中深入理解歌曲的含義,增加自己的情感體驗。
二、提高情緒調控能力
心理研究發現,利用合理的音樂可以調整人的心情,促進心理健康發展,保持大腦神經系統運動的協調,利用調整人的心理與生理因素可以激發人的潛能,音樂的美是一種綿延不斷的美。當代中學生有著充足的精力、活躍的思維、希望與人交往。在交往順利進行時,可以感受到心情的愉快,促進自身健康成長;一旦交往遇到困難時,則會感到心情煩悶,有時還會出現心理阻礙,對生活與學習感到失望,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而利用音樂可以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化解學生心中的煩惱[2] 。如利用柔和緩慢的樂曲可以使人沉靜;利用高亢宏亮的音樂可以使人感到精神振奮;輕松快捷的音樂容易使人放松;清新、優美的音樂則可以活躍人的思維,產生歡樂的感情,同時可以調節人的大腦皮層功能。筆者在音樂教學中已經意識到音樂具有的功能,在不同場合應用不同的音樂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心情,當學生遇有煩惱時,可以播放一些輕松的、節奏較快的音樂,如《喜洋洋》、《金蛇狂舞》等;當學生處于興奮狀態時可以播放一些舒緩的音樂如《二泉映月》、《小夜曲》等;當學生遇有困難處于情緒的低谷時可以播放《光明行》、《匈牙利狂想曲》等,有利于及時驅趕學生心中的苦悶,引導學生的情感,利用音樂的影響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升華學生的靈魂。
三、樹立自信、磨練意志
自信心與意志是情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人都知道“有志者事竟成”,因此利用音樂教學幫助學生樹立較強的自信心、鍛煉學生的意志有著重要作用。
在音樂教學中要將學生作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利用反復的練習磨練學生的意志,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當前中學生正處于聲音變化期,他們常常擔心自己唱不好歌,特別是由于平時喜歡唱流行歌曲,學唱教材中的歌曲時常常感到不好聽,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歌曲,如周杰倫的《本草綱目》與《七里香》等,引入各種音樂元素正確評價歌曲的優點與缺點,如為什么很多人會覺得入耳?歌曲應用的節奏是什么?歌曲旋律的發展如何?鼓勵學生自主研究,教師及時引導與啟發,結合教材內容進行講解,鼓勵學生多唱多練。
四、音樂有利于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
音樂活動具有群體性特點,要求在合作中講究一定的協作性。如在合奏交響、和聲合唱、協奏重奏等過程中,都需強調人與人的合作才能收到較好的創作效果,要求音樂教師要善于捕捉活動中的各種機會,幫助學生形成濃厚的合作意識,努力提高自身修養,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需明確告訴人們,在學生今后的生活與學習中,人與人在交往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矛盾與沖突。只有具備寬廣的胸懷、善于與人合作,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嚴格要求自己,講究團結才能促進自身順利發展。要幫助學生形成寬容、合作的思想,才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才能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與社會活動能力[3]。
利用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開朗性格,提高與人交往的能力。筆者在教學《渴望春天》時,利用反復演唱歌曲將學生與老師的距離有效縮短了。在學生合唱過程中,我強調首先要做到和諧,要以主旋律為主。遇有伴唱等部位時,要指導學生起到應有的輔助作用。在表演音樂作品時體現出來的人與人間的配合是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數據顯示,如果一個人愛好音樂那么大多性格開朗,也善于與人相處,有著一定的凝聚力。托爾斯泰說過“人們在一起時難免彼此情緒與情感互不相通,而一旦融入了音樂則可以將人們迅速凝結在一起,產生友愛與和諧的思想。”
音樂可以激發人的精神,利用音樂不但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升華人的心靈,而且也可以使人自音樂中感受到力量的存在。要求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教會學生欣賞,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樂作品當中,利用學習高雅的音樂可以使人放松身心、培養情商,形成高尚的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 裴志新.淺談音樂教學對學生情商的培養[J].科學中國人,2016(12Z).
[2] 張愛玲.論音樂教學中學生情商的培養[J].井岡山醫專學報,2009,16(2):22-23.
[3] 尚娜.論音樂心育對學生的情商培養[J].南昌高專學報,2009,24(3):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