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彤
摘 要:隨著計算機科技的發展,網絡直播也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很多中學生也加入觀看網絡直播的大軍,但網絡直播的主播、平臺參差不齊,一些低俗,違背社會道德的內容也充斥其中,對中學生造成十分惡劣的影響,只有學校、家庭、直播平臺、政府通力合作,才能降低這種影響,為中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網絡環境,讓他們可以健康成長。
關鍵詞:網絡直播 中學生 影響
一、前言
隨著手機的普及和網絡的提速,直播行業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網絡直播用戶已達4.22億,年增長率達22.6%,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直播行業發展速度之快。人們可以從直播中學習知識和技能,可以欣賞音樂和舞蹈,可以自由的表達觀點和想法,正是因為直播的種種好處,讓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但是,在直播發展過程中,我們也看到一些不好的亂象,比如某男子直播將共享單車扔入水庫,某歌手在直播中用說唱的方式描述吸毒后的感覺,某直播平臺有大量的未成年媽媽,這些低俗的內容,給社會帶來極其惡劣的影響。尤其讓人不安的是,觀看直播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未成年人,他們不懂得其中的利害關系,網上關于未成年人巨額打賞主播的新聞也層出不窮,最近的就有“小學生七萬多打賞主播”、“臨沂重病男孩用自己的救命錢打賞主播”、“13歲女孩打賞主播敗光全家積蓄”等等,不一而足。在網絡直播逐漸成為主流傳播方式的今天,這些在直播中發生的問題值得引起深刻的反思。
二、中學生觀看網絡直播的原因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學習生活的高度緊張讓學生覺得很壓抑,在學習之余,很多同學喜歡通過觀看網絡直播放松心情,同時也可以進行自我表達,獲得更多人的關注。網絡直播沒有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隨時滿足減輕壓力的需求。平時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讓中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通過網絡直播可以接觸一個有趣的、不一樣的世界。有的同學觀看網絡直播,是想學習一些技能,了解一些資訊,比如游戲技術、化妝方法、穿衣搭配等。對于追求新鮮,喜歡網絡游戲,追逐時尚的中學生來說,網絡主播如果技術高超、言辭犀利、幽默,觀看網絡直播也是一種提升自我的方法。對于主播來說,通過網絡展示自我的風采和特長,讓他人追捧自己,受到更多的關注,通過收到觀眾的打賞和禮物,在被夸贊的同時還可以收取物質財富,體現自我價值。
(二)網絡直播的原因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對網絡直播這樣的新興事物,有著本能的好奇心,現在網絡直播所用到的工具也很簡單,一部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就可以辦到,隨著4G網絡的發展,上網速度越來越快,不僅可以隨時隨地觀看直播,還可以隨時拍攝,實時上傳,與網友互動,這樣角色的互換,讓中學生可以放飛自我,展現自己的風采。有些直播平臺,還有明星參與,直接與網友互動,打破了以往的距離感和神秘感,吸引大批量的粉絲參與。還有一些新起的所謂“網紅”,因為某一件事或某一個契機一夜成名,被看成草根逆襲的代表,她們之中,有的直播內容貼近生活,使觀者很容易產生認同感和親近感。
(三)周圍環境的原因
中學生的校園活動少,而且大多是傳統的項目,對學生沒有什么吸引力,都不太愿意參與其中。在網絡直播時,當主播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來吸引人們關注,而作為觀眾,學生可以有選擇的觀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與主播的互動過程中,感覺被重視、被關注,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在某一方面彌補在校園生活中的空缺。另外,隨著網絡直播市場的發展,大量的資本注入其中,很多高身價的“網紅”出現,因為入行門檻低,“學習無用論”再次被提出,一部分學生也加入其中,希望能在短時間內“紅”起來,賺更多的錢。
三、網絡直播對中學生的不利影響
(一)網絡直播扭曲中學生的審美觀。網絡直播中有不少涉及色情、暴力等不良內容,一些“錐子臉”、“蛇精男”的主播在其中大行其道,為了博眼球、博出位,甚至毫無下限,嚴懲扭曲了中學生的審美觀,讓部分學生以丑為美。
(二)網絡直播對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影響。一些“網紅”在直播時炫富,標榜自己賺錢如何簡單,生活如何奢靡,這些對于正在形成三“三觀”的中學生,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響,樹立了錯誤的榜樣,以為賺錢很輕松,可以不勞而獲。有些靠臉走紅的“小鮮肉”,讓中學生只注重外表,甚至年紀小小就想去整容當“網紅”。在觀看直播過程中,有些同學向主播贈送付費禮物,獲得主播的關注和感謝,極大的滿足了虛榮心,也逐漸形成一種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價值觀,有些同學沉迷其中,不認真學習,甚至用父母的血汗錢去打賞主播,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三)網絡直播對中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很多網絡直播平臺因為監控力度不夠,出現一些違背善良風俗,有悖于社會公共道德的語言和行為,對中學生影響很大,對于一些低俗的行為和語言,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直播平臺,有人為了漲粉,不惜模仿吸毒,有的虐待小動物取樂,這些對還不具有完全辨別能力的中學生造成很不好的影響,甚至對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造成嚴重的阻礙,對中學生語言、行為習慣的形成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四、應對網絡直播不良影響的方法
(一)從學生的角度
學生在上網時應自覺健康上網,對于一些不好的網絡信息,要學會自動屏蔽,更不能在同學間宣傳推廣,尤其是一些損害國家利益,涉及情色、暴力、謠言等內容的網絡直播內容,養成文明上網的習慣,控制上網時間,不要沉迷于網絡帶來的一時快感,對網絡上出現的一些不好的內容,一旦發現要及時進行舉報。
(二)從老師、家長的角度
老師和家長要積極配合,引導中學生正確上網,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告訴他們如何正確對待網絡直播中的內容,讓他們有正確的是非觀,以良好的心態看待“網紅”現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消費觀等。學校在主抓學生學習之外,多設置一些內容豐富的課外活動,讓學生有機會、有平臺展示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在學生中積極推廣有教育意義的文化類、科技類直播內容,讓學生通過網絡直播學習知識技能。
(三)從直播平臺的角度
直播平臺應該加強審核管理,首先提高主播的準入標準,加強對內容的審核,禁止一些低俗內容的播出。其次,打造一批正能量的“網紅”,向觀眾提供正確的成功之道,傳播正確的行為規范,為中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大部分的“網紅”從草根中崛起,通過自己的奮斗,發揮自己的優勢與特長,他們拼搏、努力的精神對中學生是有很強的激勵作用的。最后,關于直播的內容,那些吃飯、睡覺等無聊、粗淺的內容應該加以制止,平臺要大力推廣一些內容正面、積極向上的直播內容,比如有關慈善、運動、教育、中國傳統文化等,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四)從政府的角度
政府應該加強對直播平臺的監管,用科技、法律、政策等多種方法進行管理,同時發動人民群眾,對違法違規內容進行舉報。此外,對好的直播平臺、主播、內容進行獎勵和支持。通過這種支持,拉開優秀直播平臺與低俗直播平臺的差距,讓正能量的直播平臺得到更好的發展,吸引更多的觀眾,從而正確引導大眾及青少年的價值觀。
五、結語
網絡直播是一種新型的大眾傳播方式,是中學生接觸世界,進行學習、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它存在的特殊意義和存在的必然性。現在,一些網絡直播的內容對中學生造成了不良影響,但網絡平臺本身并沒有過錯。只有了解中學生使用網絡直播的狀況,才能充分應用這一平臺,學校、家庭、社會、政府等多個方面共同努力,為中學生打造一個干凈、積極努力、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引導中學生合理使用網絡直播平臺,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廖雯娟. 網絡直播時代的青少年“三觀”教育[J]. 教育觀察(下半月). 2017(06):48-50.
[2] 易愛東. 網絡直播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及風險規避[J]. 新媒體研究. 2017(06):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