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信開 劉紅霞
摘 要:在媒體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電視播音員播音技巧方面存在一些明顯的欠缺和不足,既影響廣大觀眾的觀看效果,也不利于播音行業的發展和完善,必須盡早提出應對措施加以改進。本文首先指出了電視播音員技巧方面的問題,然后提出了有利于加強播音技巧的應對策略,以及電視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對電視播音員專業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電視播音員 播音技巧 問題 對策
新聞播音是電視與觀眾連接的紐帶,其播音效果直接影響到觀眾對新聞節目的忠誠度,更關系著電視媒體的綜合競爭力。因此,播好電視新聞,是電視播音員的主要任務,嫻熟地把握新聞播音語言的表達規律,是電視播音員必須具備的一項過硬的業務基本功。筆者認為,播音員只有堅持提高自身的播音技巧,改進目前存在的問題,才能提高電視新聞節目質量,不斷滿足觀眾需求,適應時代的發展。
一、電視播音員播音技巧方面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播音隊伍中存在著一些模糊、偏頗的認識。由于傳統的“圖像為主,聲音為輔”的電視觀念的影響,使一些人認為,電視新聞有直觀的畫面,解說文字只是簡單被動的輔助和陪襯,不存在積極能動的再創造,電視播音員嘛,只在于形象外表的漂亮,不注重語言的表達。于是,在電視新聞播音員中,拿稿即念,見字出聲音有之;錯字別字,拖腔甩調,得過且過者有之……這種有字無意,有句無段,有聲無情的播音,忽然電視新聞播音語言的再創造和錘煉現象,嚴重削弱了電視新聞宣傳的重要作用。電視播音員不是真正的黨的宣傳員,而只是簡單機械、見字出聲的傳播器,甚至是一個“花瓶”。
二、提升電視新聞播音員播音技巧的應對策略
如何克服以上所指出的不足,當好一名播音員呢?
首先,從播音的基本功談起。作為一名播音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字正腔圓、清晰流暢、準確地將一篇稿件播出來。因此,學好吐字歸音,控制氣息是必不可少的環節;認真備稿,則是提高播音質量的重要環節。在備稿過程中,必須做到:第一,劃分層次。所謂層次,是指稿件的布局、結構。劃分層次,目的是使稿件的脈絡更加清晰,了解人物、事件的來龍去脈,觀點、例證的前因后果。第二,概括主題。主題的概括要切中題旨,言簡意賅。第三,抓好重點。稿件的每一部分、每一層次、每一句話,都不是同等重要的,總是有些重點,有些次要;有些更重要,有些更次要。抓好重好,有的放矢,就能夠達到稿件所要表達的目的。第四,把握基調。基調是指播出內容總的感情色彩和播音員的態度,而不是播音時音調的高低和音量的強弱。每一篇稿件都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份量:有的昂揚有力,有的喜悅明快……這都屬于基調的問題。把握好基調,就能夠更好表達稿件的主題,引起人們的興趣和關注。
其次,我們要明白,播音是一和語言創造活動,不是簡單的念字出聲。這就要求我們能夠依據稿件,具體感受。對于播音員來說,感受就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意思。感之于外,不只是感覺到文字的存在,而是通過文字語言的符號感覺到這些符號所代表的那些具體的客觀事物的存在,打開現實的大門,接受外界的各種刺激,從而受之于心。感受從稿件中來,并要融化到聲音中去。播音員拿在手上的稿件,大都是別人寫的,自己沒有親身到達現場,不能親身體會到事發現場的情景。如果只是簡單的見字發聲,就會給人一種平淡無奇,索然無味之感,很難調動起人們的情緒和收看的積極性。所以,當播音員做好備稿這項工作后,就要通過文字去感受現場的情景。
再次,就是電視播音員的臉部表情。電視播音員最大的優點,也可能是最大的缺點,就是通過電視畫面與觀眾交流。特別是口播的稿件,觀眾看到的電視畫面只是單一的播音員坐在那里,怎樣才能把觀眾的注意力吸引到稿件的內容中去,和讓人知道你在事件中所抱的態度呢?電視播音員的表情也是至關重要的。
要當好一名電視播音員,使播音水平有不斷的提高,就應該深入社會,體驗生活,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播音員不能整天坐在錄音室里,要深入生活進行采訪報道,要多動筆,寫些東西,或報道或采編,克服播音員能播不能寫的缺點,走采編播為一體的路子。深入現場采訪,得到切身的感受,在播音時就更容易調動情感,將稿件的主題和內容準確、生動、深刻、鮮明地表現出來,這樣,總比只拿著別人的稿件,人云亦云要好。
三、新媒體語境下電視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
優秀的播音員應當具備較高的新聞素養、邏輯思維能力、知識素養、分析判斷能力、場面駕馭能力、藝術表現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這其中的每一項都是播音員必備的素質之一,筆者認為新媒體語境下播音員應具備的素質,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強烈的新聞敏感性和新聞意識。新聞敏感性和新聞意識作為新聞工作者的必備素質之一,是指新聞工作者敏銳識別和準確判斷客觀事物所蘊含的新聞價值的能力,是能在稍縱即逝的各種新聞以及具備新聞價值的事件中,敏銳地挖掘出具有經濟價 值或社會價值的選題能力。在人們對新聞產品日益求新求快的時代,新聞敏感性和新聞意識已成為媒體從業者創新能力提高的關鍵所在,只有不斷提高新聞敏感性才能保持持久的創新能力,保持媒體市場競爭力。媒體從業者只有具備了高度新聞敏感性,才能把握報道時機,先人一步地發現刊發蘊藏在新聞事件中的核心價值,從而能盡早地搶占新聞市場先機,引導創作出受眾喜聞樂見的新聞產品。
2、個性化的主持風格。新媒體語境下,受眾對各類節目以及播音員有著更高的要求。受眾更多關注自身的利益,媒體的節目是否代表了受眾的利益,反映了他們的呼聲,吸引他們的眼球, 是該節目的成功所在。其次,受眾興趣需求趨于多元化。現在的受眾根據各自的利益與興趣選擇觀看不同的節目、支持不同的節目播音員,媒體傳播越能滿足受眾的現實需要就越能吸引受眾。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力爭運用更多的個性化元素,如外在形象、主持風格、語言的吸引力上,更表現在專業素養、臨場的應變能力,與觀眾之間的交流感和自身的親和力上。播音員應該具有獨特的個人風格和在個人魅力,使自己主持的節目吸引更多的觀眾,以適應現今傳媒行業的快速發展。
3、全面專業的技能要求。新媒體語境下,良好的媒體從業者必須力爭是一個“全能選手”,文字撰稿、語言表達、編導策劃、出鏡主持等方面均要具備一定的實力。隨著傳播速度的加快,傳播方式的改變,“獨當一面”的節目式樣將會越來越多,面對殘酷激烈的競爭與淘汰,只有拿出高質量、高品位的節目,才能被受眾接受,被“收視率”、“點擊率”肯定。
總之,要使主持的節目有較強的生命力和收視效果,播音員主持人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使節目語言流暢,語匯豐富,音色優美,語調自然,有磁性,有張力,并形成有個性化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