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約翰遜
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是什么時候?對某些人來說,是無憂無慮的青少年或者大學時光。但無論從個人生活還是職業發展角度來看,35歲或許才是重要的轉折點。
肯特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35歲的人不僅在別人眼中不再“年輕”,男人到了這個年齡還會達到“寂寞巔峰”,女人則會達到“無趣巔峰”。如果這還不夠糟糕,人力資源公司羅致恒富對2000多名英國雇員進行的調查還顯示,35歲的我們還會開始憎恨工作。
研究表明,到了35歲左右,家庭壓力和財務責任的增加會在工作與家庭中引發很多問題。
工作壓力也越來越成問題。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第一季度,英國35~49歲職場人士被裁員的概率達到25~34歲人群的兩倍。

? ? ? ? 最近瑞貝爾·威爾森因為在年齡問題上向一名記者撒謊(他的實際年齡是37歲)而成為一場誹謗官司的核心,他這么做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年輕一些
另外,羅致恒富英國分公司進行的調查還發現,這一群體對工作的滿意度也低于比他們更年輕的人。結果顯示,超過35歲的英國勞動者中,有1/6對自己的工作不滿,達到35歲以下人群的兩倍多。
“原因來自很多方面,包括組建新的家庭,肩負更多財務責任……再加上職業開始步入成熟期,使得你開始擔任領導崗位,肩負更多責任。”羅致恒富英國分公司總監阿什利·維普曼說。
維普曼表示,比較年輕的員工往往受益于管理者的期待較低以及自身的抱負較高,而35歲左右的職場人士則要面對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我成功了嗎?
當然,35歲的我們也不再是20幾歲的人,而是逐漸被歸入較為年長的群體。盡管這些研究言之鑿鑿,但這個年齡的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到隨心所欲。
國際市場調研公司Ipsos的民意調查員茱莉亞·克拉克表示,“的確可以這樣認為:我們在‘35歲以下和‘超過35歲的人群之間看到的一些差異,是因為我們用這個年齡來區分兩個年齡組。”
然而,克拉克也補充道,市場研究行業在劃分人群時往往不會完全以10歲為一個單位劃分人群,而是經常在中間斷開。20歲和29歲是兩個差異很大的人生階段,所以人口統計學中最常見的第一個年齡組是18~24歲(之后是25~34歲)。大跨度的分組使用18~34和35~54歲的劃分方法,因此35歲成為了職業處于發展期的年輕人和職業步入成熟期的年長者之間一個常見的分水嶺。
盡管最近的研究表明,生育能力的下降幅度并不像我們原本想象得那么劇烈,但想生孩子的女性還要在35歲之后面對生育能力引發的焦慮。在美國,越來越多的女性為了持續接受教育和發展自己的職業而把首次懷孕的時間推遲到30多歲。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最新統計表明,30歲出頭才生兒育女的女性數量目前已經超過20多歲的女性,這是有記錄以來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
推遲懷孕還源自一些財務因素——2011年發表在《人口經濟學期刊》(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每推遲懷孕一年,職場收益都會提升9%。
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健康老齡化中心主任迪利普·杰斯特表示,人們存在一種普遍的誤區:他們認為二、三十歲是人生中最好的年份,之后便會走下坡路。但實際上,這些形成性格的時期充斥著因為要制定重大人生決策而引發的緊張和焦慮。
發達國家較長的人均壽命,加之全球化經濟帶來的過多選擇,只會導致這代人在適應職業、家庭和地理位置時比上一代人花費更多的時間,付出更多的努力。
“人們以前都是在20歲出頭的時候制定人生決策,但今天的千禧一代不斷推遲決策時間。”杰斯特說,“他們結婚時間更晚,生兒育女的時間也更晚,很多原本在人生中較早出現的壓力現在都發生在30多歲的時候。”
好消息是什么?“你人生中剩下的時間將會更加幸福。”杰斯特說。
當然,變老并不是什么令人向往的事情,但你的心理狀態會隨著數十年的光陰流逝而變得更加健康。“我們越來越了解自己,可以制定明智的決策,也不會像以前那么自私。”杰斯特說,“這都是通過經驗得來的智慧,唯有歲月能給予我們如此的饋贈。”?笏(摘自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編輯/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