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本號
正因為有了創新,我們的民族才能得以發展,國家才能得以興旺.教學亦是如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樹立科學發展觀,完善教學手段,構建有效的物理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使學生成為具有創造力的人才.
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談點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設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地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不僅敢問,而且會問.在傳統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引領整個課堂教學活動,課堂氣氛比較沉悶,缺乏有效的問題情境.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生沒有提問、思考的欲望,他們的問題意識難以得到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促使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只有這樣,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得到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也才能得到培養.
例如,在講“聲音是什么”時,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模擬了水聲、馬蹄聲、風聲、鋼琴聲等,并讓學生思考這些聲音是什么物體發聲得來的.然后指出:正因為有了這些美妙的聲音,我們的生活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聲音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就來探究“聲音是什么”.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引出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密切了聲音和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從感性思維上對聲音有了一個初步認識.接下來,我讓學生拿出一張紙放在桌子上,思考如何讓這張紙發聲,并進行比賽,看看誰的方法多.最后,我引導學生觀察紙在發聲前后有什么區別,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并闡述自己的結論.在這個課例中,我創設了生動形象的問題情境,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同時,我利用一個開放性的小游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鼓勵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面對學生的質疑時,有些教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認為這是學生在“挑戰權威”.對于一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可能會稍加重視.對于一些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教師往往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態度.這就使課堂教學中只有幾個學生進行提問,而其他學生成為了陪襯.這樣的課堂教學,質疑氣氛不夠濃厚,也就無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要提高對學生質疑的重視,并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學生質疑包括對教材的質疑,對老師講課方式的質疑,對其他同學回答的質疑,等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養成敢于挑戰權威的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講“用伏安法測電阻”時,我引導學生設計實驗,選取了電阻器,帶領學生測電阻.此時,有的學生質疑:這個實驗中,不能利用小燈珠做實驗嗎?這體現出學生發揮了自己的主體意識并進行了認真的思考.我帶領學生分別用內接法和外接法測量電阻值,最后發現測得的數據一個偏小,一個偏大.這時,學生對這兩個實驗結果進行質疑,并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對實驗結果進行再驗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面對學生的質疑,我采取了一種認真對待的態度,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學生通過探究對這個實驗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同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會到實驗的樂趣,創新思維得到培養.
三、創造活動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能得到培養.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創造活動空間,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教學活動.這樣,學生就能逐漸建立自信,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教師要創新課堂評價機制,發揚學生的創新個性.課堂評價的目的是,讓學生全面地了解自己,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學評價時,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信心,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例如,在講“測不吸水的小塑料塊密度”時,我鼓勵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思維,對實驗進行有效設計.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設計活動,設計的實驗五花八門,其中也不乏有一些比較有創意的實驗設計,我對有關學生進行了表揚.當然,也有一些不符合實驗要求的設計,我對他們提出了修改建議,幫助他們逐步進行完善.
此外,教師要豐富教學活動內容.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某一實驗、某一物理概念進行研討,讓學生闡述自己的見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總之,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學生全面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