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明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眾化和多元化已成為當前社會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社會文化的建設離不開群眾文化的支持,而群眾文化的形成則需要不斷推進和諧社會建設。此舉能促進群眾之間的和諧性,優化群眾文化中的合唱文化,有效地提高合唱的魅力。本文主要圍繞合唱展開討論,介紹合唱的特點,探討合唱在群眾文化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希望可以推進群眾文化的發展。
群眾文化服務是指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豐富的文化生活。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的文化館都在努力達到此目標,但由于一些客觀現實原因,使得群眾文化服務與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間出現了脫節現象,如提供的文化活動形式較單調、形式過于陳舊,不能引起群眾的興趣,這些問題既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要,又制約著文化公益性服務事業的發展。而合唱作為一種音樂表演形式,是一種較理想的美育載體,是培養人民群眾審美意識最具操作性的藝術形式,還可以激發人民群眾的創造力。
一、合唱的特點
合唱通常有較多的人,所以音域較為廣闊,且由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不同音色的結合,可以直接表達出音樂的思想。不但可以激發群眾的情感,還可以凸顯出合唱中音色的豐富性。
較強的表現力也是合唱的主要特點之一,所以現實生活中可以通過合唱的形式來演繹具有明確特點的歌曲,使其具有超強的感染力。此外,合唱時還會出現不同的音響構成,層次性明顯。
二、合唱的重要作用
合唱對于文化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僅能提升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還具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合唱規范人的品行
就合唱本身而言,其在表現過程中要突顯藝術性和技巧性,這是確保思想感情充分表達的前提條件。表演過程要求每一個演唱者都能全身心地投入,保證表演的效果,使聽眾產生共鳴。全身心地投入是演唱者個人品行的直觀體現,由此可看出合唱要求演唱者具有良好的品行,具有規范人們品行的作用,進而可推動社會文化建設。
(二)合唱有助于團隊合作精神的提升
合唱團演繹作品時,要使聲音達到和諧,確保音樂具有表現力,這需要演唱團隊的密切配合。整個合唱過程都離不開團隊合作,需要每個隊員具有全局觀念,完美配合,促成隊員、工具、聲部配置的協調統一,使合唱效果最完美地呈現出來。此過程有助于團隊成員形成合作意識,共同努力,促成合唱的和諧統一,能提高合唱人員的思想水平,凸顯合作的重要性。合唱時,雖然各個演唱人員的音色、旋律、情感都會有所差別,但經過整體的合作統一,會使演唱作品具有不同的感情,展現出演唱團隊獨有的特點。
(三)合唱有助于洗禮人們的心靈
合唱是思想和心靈的有機結合,實際的合唱表演能直觀地展現這種結合。比如《黃河大合唱》,能使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感受到激昂的斗志,在頭腦中形成黃河咆哮的場景,提煉精神,洗滌心靈,給人以圣潔的感受,能營造獨特的意境,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對藝術修養、鑒賞能力、生活品味,以及幸福指數的提高都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想要加入合唱團首先要學習如何做人,認真學習、工作和生活,并善待家人、朋友,以及同事,學會如何去合作、去分享,從而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合唱有助于普及音樂知識
合唱是一門表演藝術,是一個國家音樂發展和普及程度的直觀體現,間接地反映了國家在精神文明方面的進步程度。合唱藝術在我國還處在初級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家對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并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建設,相信合唱藝術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和發展,從而實現普及,提升群眾整體的藝術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合唱的形式不斷增多,其抒發情感的能力和藝術成分也在逐漸提高,我們應對合唱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進行深入的研究,使合唱藝術促進城市人文素質的提高。同時,合唱藝術還具有營造和諧愉悅氛圍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群眾的審美品位和審美感知能力,使群眾形成團結集體的意識。當然影響都是相互的,在演唱者影響群眾的同時,群眾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演唱者,主要是因為合唱作品能在表演者和聽眾之間建立情感紐帶。讓合唱文化走進大眾群體中,不但可以提高社會文化傳播的效率,還能提高群眾的綜合素質,滿足當前經濟文化建設的需求,豐富人們的感情世界,促進和諧社會的形成。
三、結語
為了貫徹落實和諧社會理念,國家大力發展群眾文化,以此促進社會的安定、群眾的團結,并產生了非常可觀的效果。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群眾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在逐漸提升,我們應重視其發展,為其發展提供條件。合唱作為群眾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是技術、情感的有機結合,能規范人們的行為,在提升人民素質的基礎上,努力優化群眾文化建設,促進社會文化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日漸提高,使得群眾合唱文化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受到人們的歡迎和重視,成為了社區文化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項目之一。相關部門及社區領導應積極推廣合唱文化,促進群眾文化建設不斷發展,為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出貢獻。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文化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