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永獻
摘 要:體育產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我國城市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能有效為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機遇和動力,進而實現城市化發展目標。從體育產業對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方面著手,分析我國城市發展體育產業的基礎條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前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通過體育產業來促進城市發展的對策。
關鍵詞:體育產業;城市發展;促進作用;對策
中圖分類號:F299.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0-0129-02
城市作為人們的聚集中心,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樣也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匯聚之地。體育產業已成為當前促進社會經濟增長的第三產業,且發展十分迅猛,逐漸成為許多經濟發達國家的支柱性產業。隨著我國成功舉辦2008北京奧運會,政府部門對體育產業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這對我國城市的經濟、文化、環境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結合我國諸如北京、上海、廣州等一些體育產業相對發達的城市來看,城市體育產業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并且在實際運行中形成有效的促進機制,持續不斷地促進城市的發展進步。
一、體育產業對城市的發展有促進作用
所謂體育產業,是指為社會提供各類體育物質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群眾多樣化體育消費需求的產業。體育產業是經濟發展的結果,它有廣泛的上游產業,體育產業的發展能有效帶動建筑、電子、旅游、保險、彩票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并且,隨著現代體育活動較高程度的國際化規則實施,大多數體育運動均有自己的世界性組織。可見,體育產業在逐漸國際化。體育經濟的國際化趨勢注定體育產業必將成為一項全球性的經濟活動。
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被逐漸重視起來,低碳可持續理念已被全球認可。第三產業也正逐漸替代工業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動力,而體育產業又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通過發展體育產業推動城市發展勢在必行。
體育產業對我國城市的經濟、文化、社會、環境以及城市居民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促進作用。由發達城市可知,通過發展體育賽事、體育旅游等能有效提升城市的經濟效益,并有效帶動了附近區域的發展速度。體育產業為我國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國體育商業性競賽、健身娛樂業及體育技術培訓業等機構不勝枚舉,甚至在一些發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中,體育產業經濟收入已占據重要的經濟份額。體育產業極大地解決了城市人口就業問題,據國際足聯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足球運動直接與間接的雇傭人數已高達4.5億人。另外,體育產業對城市文化發展也有促進作用。城市文化是市民在長期的生活過程中共同創造的,如建筑、交通等基礎設施為主的物質文化,公平競爭、永不放棄的精神文化等亦受到體育產業的重要影響。
二、我國城市體育產業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由于體育產業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快速發展,經濟基礎是重中之重。人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結構及體育設施和體育人才等均是影響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國一些重要城市已具備發展體育產業并通過體育產業促進城市發展的條件。
1.良好的體育人群基礎及體育設施基礎。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也逐漸城市化,這使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城市人口也迅速增長,形成巨大的體育消費人群。盡管傳統的生活方式以及相對缺乏的體育設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對體育的認知,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體育健身娛樂行業近幾年的發展十分迅猛。由于人們良好的經濟條件,使其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閑時間,有效加速了體育消費行為。
2.城市具有良好的體育競技人才基礎。優秀的競技人才能夠帶動區域的體育發展,例如南京在籃球、擊劍、體操、羽毛球等體育項目中處于全國領先地位,這極大推動了南京的體育競技實力及競技人才的培養力度。長久以來形成的城市高等體育院校、體育科研和教育機構,為體育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著一批又一批人才。
三、當前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發展中現存問題分析
盡管近年來我國的體育產業得到了明顯發展,體育企業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迅速占有了市場經濟的較大份額,但我國的體育產業從整體上看還處于發展的起步階段,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并且我國各城市的體育產業發展差距也相對較大。我國城市體育產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相對滯后于城市經濟的發展速度。我國多數城市的體育產業在結構上存在一定缺陷,體育產業的發展相對落后于城市經濟的發展步伐。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發展還有待提高,尚未形成支柱性優勢,城市體育企業由于短期的盈利思想使得企業周期相對較短,發展缺少可持續性,如一些臺球室、乒乓球館等開業不久就出現經營困難的局面。另外,較多數體育產業存在產業結構欠佳、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未形成自己的品牌與產品。
2.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的商業化運作水準有待提高。放眼國外成功體育產業,其資本體系多是由風險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構成,如有較高體育產業發展水平的美國,其資本利潤率遠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且隨著發展,它已主要通過自我積累來實現資本運轉,完全脫離風險資本和證券市場。我國大多數體育產業依然依靠國家撥款,尚未實現體育產業資金的自我籌措發展,很多職業俱樂部與其他體育經營單位的資金多來源于母公司或者出資人的投資。另外,我國體育企業商業化的運作水平相對較低,并且缺乏專業化的體育經營人才。體育經營管理人才的缺乏是目前制約我國城市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3.我國在體育產業領域的政策與法規尚不夠健全與完善。我國體育產業是在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適應的體育體制下開始起步發展的,因此體育事業統計指標體系與當今的經濟市場是有所偏離的。隨著我國體育產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體育產業必將成為國民經濟體系的一個獨立類別而存在,所以盡快建立符合目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規律的、科學有效的統計指標體系顯得十分必要。國家政府也應通過規劃并實施長期的優惠政策以及科學的宣傳手段,來促進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endprint
四、我國體育產業促進城市發展的對策分析
由上可知,體育產業對城市的經濟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并且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份額,因此通過加強城市體育產業穩定快速的發展,能夠有效促進城市經濟的健康、快速、持續發展。
1.通過制定體育產業發展的經濟政策來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通過制定合理的產業、財稅和金融政策來促進體育產業發展,進而實現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目標。我國城市可通過加強對體育經營單位的引導、服務和管理,來支持體育企業逐漸向集團化、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培養并扶持體育龍頭企業來帶動整個城市的體育產業發展。通過政府引導來鼓勵體育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合并以及重組,將區域內中小型企業合并為穩定的大型企業,來帶動體育產業的發展。鼓勵并引導私營企業加大對體育產業的投資力度,此外還應充分利用社會力量來發展體育產業。另外,市級工商、稅務、體育等部門應認真研究并制定利于當地體育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為其提供良好的環境。在財政稅收政策上,應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和投入,適當增加用于扶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性專項投入。針對不同性質的體育企業通過高稅、低稅以及減免稅等政策實現宏觀調控。金融政策即通過鼓勵體育產業的社會資金來源,通過資金流向以及利率杠桿支持或抑制體育項目的建設等手段,將體育市場的活力激發出來。同時,提高體育產業的商業化運作水平,以實現其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目的。積極承辦或舉辦體育賽事,引進國際體育競技比賽,建立體育品牌等,實現賽事品牌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同時拉動體育旅游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2.通過加強城市體育設施建設,來促進城市的規劃發展。切實做好城市社區的體育規劃,并重視社會體育的社會化方向,進行科學合理的社區體育設施購置安放,以充分調動廣大城市居民的體育積極性。體育場館的建設與管理能有效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與通訊等基礎設施,因此,在城市市政規劃中應結合城市人口數量以及健身需求的快速增長現狀,科學規劃體育用地,并加大體育場館和場地的公眾開放力度,以增加社會利用率。另外,可通過維修改造等恢復原有體育場館和設施的使用功能,進行公益體育投入。
3.重視城市體育彩票市場的完善,推動城市公益事業的發展。體育彩票作為我國體育場館建設等社會事業的重要資金來源,為城市各項體育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與支持,極大地促進了城市體育產業的進步,進而提高了城市發展水平。所以,加強對城市體育彩票市場的監督和管理,以實現城市體育產業的良性發展。
4.加強體育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城市文化與環境的發展。體育產業與文化產業具有相互促進的發展作用,城市進行體育經濟比賽需要文化活動的推動,同時也為體育文化帶來了發展。可通過體育賽事豐富觀眾的其他空余時間,將文化活動和體育因素相結合,以增大受眾層面。積極在高校中開展足球、籃球、排球等體育項目,并定期舉辦高校體育賽事等,來加強賽事歷史、榮譽感等,營造體育賽事的文化氛圍。另外,在發展體育產業的同時,做好城市環境發展的長期規劃,充分體現綠色生態主題,實現低碳體育,保證城市文化和環境的共同發展。
總之,體育產業是促進城市經濟、文化和環境持續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體育產業作為我國的朝陽產業之一,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大城市體育產業發展力度,協調城市發展,實現我國城市發展與體育產業互利共贏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 蔣良駿.體育產業促進南京城市發展的對策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
[2] 鮑明曉.論體育在促進城市發展中的作用[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0,(2):2-8.
[3] 馬尚奎.國民經濟持續發展新引擎——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探析[J].學術交流,2014,(3):120-123.
[4] 李麗,楊明,楊小龍.體育產業與城市競爭力的雙向推動及其戰略選擇[J].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6,(6):111-114.
[責任編輯 劉兆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