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英
摘 要:政府與高校的“雙贏式互動模式”研究即如何通過政府與高校不同形式的互助合作,實現供給與需求的不斷轉化,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文章從“雙贏式互動模式”研究意義及“雙贏式互動模式”類型兩個方面進行論述。
關鍵詞:雙贏式互動;政府與高校;教育;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9-0016-01
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指出創新管理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建設服務型政府。教育是發展的根基,政府在為教育服務的同時,也通過教育服務社會、服務全民。而高校在完成自身使命的過程中,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更離不開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良好的政策法規系統是拓寬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空間的有力杠桿。“雙贏式互動模式”即通過政府與高校的互助合作,實現供給與需求的不斷轉化,最終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雙贏式互動模式”體現了新型人才培養的意義。
一、研究政府與高校“雙贏式互動模式”的意義
(1)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為管理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度提供了土壤。當前高等教育培養模式在繼承人文技能訓練的同時,重培養質量、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調管理技能特色、重視學生基層管理頂崗實習等。“雙贏式互動模式”在發揚了它們長處的同時,結合市場經濟時代企業對管理應用型人才需求等實際,進一步豐富其內涵,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相連。
(2)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研究為教育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依據。衡量一個國家教育制度是否科學、有用或教育體制改革是否成功,一個重要標準就是看這種教育制度下,學校畢業生是否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為避免大學畢業生畢業即失業現象的發生,教育制度改革勢在必行。政府與高校間“雙贏式互動模式”研究是教育制度改革與創新的先行,為教育制度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依據。
(3)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創建新型勞動力市場,滿足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在創建一種特殊的勞動力市場,這種特殊的勞動力市場由政府、學校、專業學生三方構成。借助這種特殊的勞動力市場,國家最重要的一種資源——管理型勞動力被分配到合適的地區、行業、職業、企業、崗位。社會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歷來都是“求賢若渴”,這種模式下創建的新型勞動力市場解決了此類問題。
(4)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指導專業實踐教學。第一,政校雙方都希望有一種深入的互動。一方面政府職能的履行需要學校為其輸送合格的管理人才,而且還要為其所轄地方企業輸送技能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教育需要政府的多維支持。第二,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研究,能完成高等教育與政府職能的接軌,培養具備人文技能、管理技能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管理應用型人才,滿足政府部門對管理人才的需求。第三,政校“雙贏式互動模式”,能高效率地完成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二、政府與高校“雙贏式互動模式”類型
(1)“四方聯動型”雙贏式互動模式。“政、行、校、企”四方有著不同的組織結構,擁有各自的信息、生產和教育資源。政府部門、主管單位組織內部有豐富的行業背景信息和人脈資源,且有大量的智力支持系統。高校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有豐富的師資力量和完備的實訓基地,其專業開設和教育設施主要針對行政管理人才培養。而企業則是政校合作的擺渡人,其擁有一線設備和管理人才培養目標。“四方聯動”模式核心是聚集高校、行業、政府和企業部門優勢資源,建立高校聯絡機制,實現合作成員之間人才、師資、技術、實習實訓、學生培訓等資源共享,共同發展,達到互動雙贏的目標。
(2)“前政后校型”雙贏式互動模式。 高校人才培養通過單邊或一方力量很難完成,高等教育是面向社會需求的理論型與實踐型教學模式的統一,也使得政校合作具有時代迫切性。政府和高校組成政校人才培養基地,共同策劃方案,實施措施,檢驗成果。政府可先通過對自身人才需求狀況,對高校提出訂單式人才培養方案,使學校成為其后方基地。同時政府應發揮其服務職能,為各項培訓及技能鑒定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高校一方則通過借鑒政府管理模式,建立有規矩有效用的人才培養實訓室,通過對學生自身的職業能力測評,參考政府在職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職業要求,找出學生在這些方面的不足,并進行糾正與提高,以達到政府用人標準。
(3)“政府指導型”雙贏式互動模式。學校在時刻關注社會需求變化,改革專業與課程設置的同時,政府應有相應的指導部門指導學校進行專業方向調整,在確定培養培訓規模,開發、設計、實施靈活的培養培訓方案上起積極的先導作用,切實加強政校合作,進一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政府與高校的合作不能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真正做到雙贏式互動,深入研究政校合作的可行性和實施措施。
三、結束語
“雙贏式互動模式”已經受到各級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高等學校和大學生的廣泛重視。但地方政府在大學生社會實踐進行總體規劃、科學指導、監督考核,以及出臺相關制度,解決實踐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等方面仍存在缺位現象。為破除“校熱政冷”的局面,需要探索出符合高等教育特點和政府行政體系的政校合作的機制、路徑與模式,以達到政府與高校真正通過互動實現雙贏的目的,更好地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邢大立.學校、政府、社會三位一體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8).
[2]羅公利.大學生社會實踐管理[M].濟南:泰山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