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緒華+夏召芳
摘 要:在中職教學中,英語課程是其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中職教師尚未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依舊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極大地降低了英語教學的效率。基于此,文章圍繞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實施進行簡要的研究,為廣大中職英語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職英語;英語教學;合作學習;學習小組
中職學校旨在培養專業型以及實用型人才,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眾多的專業型人才。中職英語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對學生今后走上社會有著重要的幫助。然而,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影響了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故此,教師就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的束縛,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以便更好地促進中職英語教學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圍繞合作學習在其中的實施進行簡要研究。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第一,在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充當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上扮演“一言堂”的角色。而學生屈從于教師的權威,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述的知識內容。這樣一來,就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于依賴教師,課堂的氣氛非常沉悶,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英語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將課堂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與其他同學合作的基礎之上,去學習知識、獲取技能,這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二,在以往的英語學習中,學生大多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進行學習,殊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合作學習就是提倡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去學習其他同學的優點,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學生之間能夠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第三,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全球化經濟逐漸一體化,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不再是追求單一型人才,而是逐漸轉變為復合型人才。合作型人才就是要求學生一方面要具有專業的知識,另一方面要具有一些其他的基本素質,如合作能力、競爭意識等。在英語教學中采取合作學習,就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二、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合理劃分小組
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首要前提就是合理劃分小組。小組的劃分影響到后期的教學開展,而要劃分學習小組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設置劃分依據。將學生進行小組劃分并不是隨意而為的,而是要求英語教師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綜合考慮:如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等。而不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唯一的參考因素,要確保學習小組的劃分有著一定的科學合理性。如果將成績好的學生劃分為一組,一來會打擊學困生的自尊性,二來這種分組也使得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毫無意義。在小組分配過程中,要注重將學優生與學困生進行協調分配,這樣可以促使小組之間的實力較為均衡。另一方面,合理分配小組人數。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小組的人數不宜過多,否則就會導致意見不一致,進而影響英語學習的效率。一般來說,小組人數在6~8人為最佳,最能發揮合作效果。
2.對學習任務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
在采用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時,教師可以采用任務布置法,將學習任務分配到各個小組之中。一方面,為了更好地激發小組之間的學習動力,教師需要設置一個總任務,以此來作為各小組的驅動力。如,在講述到“Lets celebrate”一課時,英語老師就可以順勢提出“Our favorite festival”這個話題,讓小組派代表談談自己所喜愛的節日。這個過程也就是小組進行討論的過程。另一方面,教師要對學習的任務進行細化。如在討論“Our favorite festival”時,可以先讓小組的A生闡述一下他所喜愛的節日,以及為什么喜愛,再讓小組B生講述A生所喜愛的節日的主要特征,最后讓C生講述A生所喜愛節日的主要慶祝方式。如此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更好地投入學習之中,防止出現一些學生偷懶的現象。
3.對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進行適當的引導
中職英語教師可以采用問題設計的方式,讓各小組圍繞所設計的問題進行討論,以此來促進各小組之間的合作。就以“Olympic Spirit”教學為例子,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將文章學習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針對每一個學習階段設計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們解決這些問題。
例如,在Pre-reading這一學習環節中,讓學生通過合作預習的方式,來對課文中的一些生詞進行查閱,然后再進行摘抄并加以記憶。在while-reading這一學習環節中,讓每一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對文章段落的主題進行總結,等等。
總之,在中職英語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提升教學效率,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競爭意識有著重要的作用,應該予以大力推廣。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