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婕
摘 要:現階段,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以及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社團為高校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自我的平臺,也為營造和建設校園文化發揮著積極作用。在新時期,學生社團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綜合性人才。文章通過對學生社團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了一些科學發展的對策,以期人們對學生社團能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學生社團能有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學生社團;現狀;發展對策
學校是人才的搖籃,為社會培養和輸送了大量的人才。高校是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地,很多大學生從這里開始逐漸步入社會,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堅力量。高校學生社團是學校教學和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服務的重要方面,為高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提供了有效途徑,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擴寬知識結構、開拓視野,而且還可以通過各種社團活動展示自己的才華,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現階段,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迅速,教育事業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也不斷深化其改革。高校的發展和改革是新時期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國發展教育事業不斷取得進步的重要保證。與此同時,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高校學生社團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大學生展示自我形成的原動力
高校學生社團之所以能夠形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自我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可以通過社團組織和開展的各種活動不斷展示和提升自己,在體現個人價值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高校目前成立的學生社團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加入社團是因為社團為其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臺。而且加入社團的成員以大一新生居多,這主要是由于大一學生剛剛經歷了高考的洗禮進入大學學習,處于從高中進入大學的過渡階段,他們的心理還不能完全和大學生活相融合。而社團可以使學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較好地和來自不同地方的同學交流、磨合并培養同學感情,更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盡情的發揮自己的長處,展示自己的才華。
(二)大學生志趣相同形成的向心力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大學生在高校學習和生活,身邊關系比較好的同學大多志趣相投,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又會受到校園文化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其行為和思想使他們更容易形成團體。社團中的成員大多有著相同的興趣和愛好,性格相似,能力相容,更容易溝通和交流,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一種社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社團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這樣具有凝聚力的社團中,遠離家鄉的學生也更容易產生精神寄托,有一種社團成為家的歸屬感。學生興趣、特長等方面的一致性也會使他們能夠更加主動地加入到社團中,并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生社團的各種活動中去,在做好自己學習的同時表現出較高的學生社團工作熱情。
(三)大學生開展活動方式的有益補充
在日常的高校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學生社團相對于高校中的學生會等較正式的學生組織,組織和開展的活動是多種多樣的,是相對自由的,較好地彌補了學生會等組織、開展活動的單調性和局限性。例如現在高校中的證券協會、青年志愿者協會等專業類、社會實踐比較強的社團更受廣大學生的青睞,學生也更愿意加入和參與進去。這些專業類、社會實踐比較強的社團其活動方式與學校組織的較正式的活動相互融合、相互補充,也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學生在良好的文化環境中學習和生活,在社團中逐漸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為以后走上社會以及更好地就業奠定基礎。
二、我國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校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擴招使得學生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增大,接受高等教育的學生數量增多。伴隨著高校學生數量的增加,為豐富高校學習和生活,越來越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以及興趣愛好加入到各種各樣的社團中,這也直接導致了社團成員數量的增加。另外,由于大學生活和高中生活有著明顯的不同,學生沒有了升學的壓力,沒有了老師的嚴格管教,課余時間相對較為充足,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根據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部分志趣相投的同學開始組建社團,并在社團成立之后吸引更多的有相同興趣愛好以及價值取向的同學加入進來,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與進步,社團的內容和形式也更加的豐富以及多樣化。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學生社團形式和內容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社團成員數量也逐漸增加,發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多而不精,同質化現象嚴重
隨著教育事業的改革,高校也逐漸重視和提倡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以致于學生社團組建和成立迅速,學生社團數量較多。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文學藝術、書法繪畫、體育、志愿服務等幾個方面。由于高校學生數量增大,高校學生社團人員規模也不斷擴大,雖然從目前來看學生社團形式多樣,人員眾多,但是存在著同質化現象,難以突破而獲得更好的發展,很少有比較優秀的學生社團出現。甚至不同社團為吸引更多學生的加入,采取一些博人眼球的不正當的競爭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社團的發展。
(二)經費不足,物質保障匱乏
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的經費主要是來自于高校財政的撥付,另外,還依靠一些社會贊助以及會費的收取。而高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支持,資金來源相對有限,還要以教學和科研為主,這就直接影響、決定了社團資金相對有限,經費不足。而依靠社會贊助雖然可以有效增加社團資金來源,但是從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也可以感覺到社會贊助是非常不容易獲得的。會費大多只是在初進社團時一次性收取的,而且也有相當多一部分學生社團是不收會費的,經費不足、有限是學生社團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難以為學生社團活動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三)缺乏完善的人員管理機制,管理不規范endprint
目前,高校學生社團大多由大一和大二的學生組成,大三、大四學生可能受就業等壓力的影響而參與的人數較少。對于社團成員的加入或退出沒有嚴格的條件限制,有的社團是在繳納一定的會費基礎上才能加入,甚至是不交會費也可以進入。經過一段時間,好奇心、新鮮感消失之后,隨意地單方面退出社團,這就說明目前的學生社團管理混亂,人員流動頻繁,缺乏必要的人員管理機制。另外,由于學生家庭教育背景以及價值觀的不同,部分社團成員缺乏團隊意識,服務精神也不強,不能嚴格遵守社團內部的管理制度,以致于學生社團內部凝聚力缺乏。甚至有些學生在培養自己的社交能力時,會產生攀比的心理,為達到一定高度和位置而采取一些手段,從而偏離了加入社團的初衷,給自己參加社團加入了功利主義色彩。如果學生社團不具備完善的管理與運行機制,其組織性和權威性也無從談起,這對于學生社團長久、良好的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也不能使社團精神與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更不利于發揮營造和弘揚校園文化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高校學生社團科學發展的對策
(一)進行整合,提升學生社團的品牌效應
高校學生管理相關部門,應該就學生社團中的多而不精、同質化問題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工作。對那些內容和形式相似的社團進行有效的歸納整合,打破各自為戰的混亂局面。可以選擇幾個特點鮮明、優秀的社團進行重點指導和扶植,在不斷提高學生認知和參與的基礎上,逐漸讓這些社團的活動成為學校的一種品牌和文化,打造精品社團,以樹立模范示范,為社團的發展創造和提供良好的氛圍。
(二)建立和完善社團資金的籌集和管理機制,促進社團良性運轉
高校學生社團資金相對有限,經費不足,就直接降低了社團活動的質量,限制了社團的發展。在學校下撥經費有限的情況下,拓寬社團資金渠道來源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積極主動地挖掘社會資源,爭取社會贊助。雖然說實現社會贊助非常的不容易,但是也應該積極利用一切力量進行嘗試。比如社團的外聯部可以積極地收集和整理企業信息,但在融資的過程中要堅持“雙向受益、互惠互利”的原則,積極尋找二者的共同點,必要時也可以聘請企業相關負責人作為指導教師,參與到社團活動中來,加強社團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交流,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利益共享,為社團活動順利進行奠定了資金保障。其次, 社團還需要建立一個財務管理制度,對于社團資金由專人或專門部門管理,完善和規范申領流程,使社團成員有章可循,使資金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的使用,并在此基礎上做到收支公開透明,為學生社團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保障。
(三)完善學生社團人員管理機制,規范管理
高校學生社團的良好、科學發展,首先就必須完善學生社團成員管理機制,制定、建立進入社團人員的標準。在學生社團的運行和發展過程中,通過科學的選拔和招募方法,積極吸納社團成員。在此過程中不能單純追求社團成員的數量,更要注重社團成員的素質和能力,為建立高質量的精品社團而奠定人才基礎,才會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使每一個社團成員都能在社團中得到鍛煉,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時還要穩定社團成員數量,降低和控制社團人員流動的頻率,積極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社團環境。其次,還要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對那些在社團建設中表現積極的成員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對那些在社團活動中表現消極以及管理不善的社團成員給予相應的懲罰,增加社團成員的責任意識。再次,還要建立和完善社團干部的選拔、監督以及評價機制,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依照社團干部相關標準進行嚴格的選拔與任用,并建立監督機制,全面、科學、合理地對其社團工作予以評價,充分發揮社團干部的骨干力量,推動學生社團不斷向前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學生社團形成的原因,其次探討了現階段高校學生社團發展的現狀以及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又提出了相關的高校學生社團科學發展的策略,希望高校學生社團在以后能有更好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舞臺,促進學生素質和社會實踐能力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許金鎮.新時期科學引導大學生社團健康發展的探究[J].新西部,2010,(02):105-107.
[2]朱川.高校學生社團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5,(12):199-201.
[3]周星.論高校學生社團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09):28-29.
[4]劉慧麗.高校學生會和學生社團資源整合的思考[J].中國科技信息,2009,(03):263-266.
[5]廖正飛,洪堯剛.加強會費收支管理,促進社團和諧發展[J].西部財會,2009,(03):63-64.
作者單位: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