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471000)孫超
在消化道惡性腫瘤疾病中,食道癌較為常見,且發生率逐年呈現上升發展趨勢。通常情況下,患者就診時均發展為中期或晚期,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從目前的治療方法來看,手術仍是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手段,不僅可以使病變組織有效清除,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有所提升[1]。鑒于此,本次實驗為尋求有效的手術方法,選擇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食道癌患者62例,以下為研究結果。
1.1 患者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活動的調查對象選擇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食道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臨床確診。其后依據患者來院先后順序平均分為研究組(n=31)和參照組(n=31)。研究組31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0∶11,最大年齡為68歲,最小年齡為45歲,統計后中位年齡為(50.2±1.3)歲,腫瘤大小分布在20~30cm之間,依據TNM分型可知,5例患者為Ⅰ期,10例患者為Ⅱ期,12例患者為Ⅲ期,4例患者為Ⅳ期。參照組31例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患者的比例為21∶10,最大年齡為69歲,最小年齡為42歲,統計后中位年齡為(53.2±1.5)歲,腫瘤大小分布在21~30cm之間,依據TNM分型可知,6例患者為Ⅰ期,12例患者為Ⅱ期,12例患者為Ⅲ期,1例患者為Ⅳ期。統計工具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檢驗,未產生統計學意義,可進一步在臨床上分析和參考。所有患者均對該研究知情,自愿參與并簽訂了知情同意書。

附表1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附表2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的手術方法為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首先予以雙腔氣管插管下麻醉,做一手術切口于患者后胸,開胸后進行食管癌切除術。研究組患者的手術方法為小切口術,麻醉方式為雙腔氣管插管下靜脈復合麻醉。結合患者病情的實際情況對切口部位予以選擇,做一切口于患者第5肋間或第6肋間,在此期間,避免切斷背闊肌[2]。而后對皮下組織進行游離將背闊肌移開,同時將前鋸肌進行分離,肋間肌進行切斷,并利用胸撐將其撐起。對游離食管進行觀察,并對附近淋巴結及時清除,膈肌切開后對胃進行游離,在此期間,胃網膜左右動脈組織需予以保留[3]。最后將隔縱內和賁門附近的淋巴結清除,將胃拉入胸腔后實施胃-食道弓上吻合術,與此同時,將引流管進行留置,對切口進行縫合。
1.3 指標觀察 兩組患者經不同方法手術后,對手術情況和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統計,手術情況主要為手術用時、住院天數、術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時間。并發癥主要為切口感染、吻合口瘺和喉返神經損傷等。
1.4 數據統計 選擇統計工具對兩組研究結果進行檢驗,軟件選擇(SPSS17.0),手術用時、住院天數、術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時間為計量資料,并發癥發生率為計數資料,呈現形式為均數±標準差和百分率表示,檢驗方式為T和卡方,統計結果以P<0.05為依據進行判定。
2.1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研究組31例患者接受小切口治療,參照組31例患者接受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用時、住院天數以及引流管留置時間均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同參照組對比明顯較少,組間數據結果由統計工具進行檢驗,統計學意義產生,詳情數據結果見附表1。
2.2 研究組和參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研究組31例患者接受小切口治療后,4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經計算后為12.9%;參照組31例患者接受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后,6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經計算后為19.5%,兩組間數據結果由統計工具進行檢驗,未產生統計學意義,詳情數據結果見附表2。
食管癌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且預后效果較差,多數患者在確診時均發展為中晚期。目前,臨床治療方法首選手術,后胸切口開胸術具有較大的創傷,術中出血量也相對較多,與此同時,患者需將肋骨切除,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傷胸壁肌層,從而對肺功能和預后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小切口術廣泛應用,憑借諸多優勢取得了臨床的高度認可。該手術方法具有較小的創傷,切口也相對較小,在手術期間無需將背闊肌組織進行切開,與此同時,不會損傷呼吸肌功能,從而使患者肺功能的正常水平得以保證。此外,小切口操作用時較短,不會影響術后通氣,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康復速度[4]。但是,在手術期間需注意幾點:①進胸時,肋間隙應緩慢撐起,避免損害肋骨。因此主治醫師需具備嫻熟的操作技術,豐富的臨床經驗,從而使手術安全性得以提升。②在操作期間需選擇長柄器械,這樣可以對肺葉組織進行遮擋,從而使深部拉鉤目的得以實現。③在手術期間需對手術床和燈光角度進行調整。④由于小切口手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若患者的體積腫瘤較大、出血量較多,可以適當的將切口延長[5]。
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予以小切口術,參照組患者予以標準后胸切口開胸術,對比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手術用時、住院天數以及引流管留置時間均短于參照組,術中出血量同參照組比對明顯較少,組間對比后統計學意義產生,而并發癥發生率經對比后未產生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小切口與標準后胸切口開胸治療食道癌均有優勢,但是小切口具有較小的創傷,因此可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