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光
【摘要】在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下,課堂教學更加偏向于將課堂的主體性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傳統的教學是應試教育,而教學評價也是將考試分數,排名結果當作評定學生優良的唯一標準。在傳統過程中,只有少部分的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樂趣。而形成性評價是指在教育過程中進行調節,以學生為主主體,旨在學生的潛力能夠被挖掘,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并發展學生的潛在能力,保證教學目標能夠得到實現的評價活動。本文主要闡述了在初中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中形成性評價的應用意義及其策略分析。
【關鍵詞】初中英語 聽說課堂教學 形成性評價 學生主體 主觀能動性
一、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1.教育改革背景及教學的需要。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被大力推廣的背景下,初中英語聽說教學的課堂更加傾向于學生的主體性的體現。在初中英語聽說的教學中,形成性評價能夠擯棄唯分數論,讓大多數學生能夠得到認可和提升。教育改革的進行意味著現代教育發展的進步,我們應該正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且拋棄陳舊的分數定高低,應該通過全新的教學形勢對于學生進行評估,從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提升,主觀能動性進行調動,從而通過全新的形式進一步強化學生對于初中英語聽說課堂學習的掌握。
2.進行調節來激勵學生學習動機。英語的學習的積累性特別的明顯。尤其是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中,部分學生甚至從初中才開始接觸英語學習,所以基礎的積累尤為重要。學習英語是積累的過程,我們需要在每一個現在打好基礎。初中英語的學習環環相扣,而形成性評價提供課文與課文之間的調節方式。這能夠激勵學生做好現在的每一關,因為英語學習時具有連續性的。通過形成性評價能夠促進學習不好的學生或者是學習一般的學生進行自我肯定以及得到環境的認可,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轉化為他們的學習動機,在今后的學習中積極提升自己,而在提高后又能進一步得到學習成績的提升而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二、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教學中應用的策略分析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聽說課堂對于交際來說尤為重要。在明白形成性評價對于初中英語聽說課堂的意義之后我們可以怎樣進行實施呢?接下來,我們從兩個個不同的形成性評價主體來討論闡述形成性評價應用的策略:
1.從教師出發進行形成性評價。教師作為課堂學習中的至關重要的引導者,在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中應用時,應當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的學生總會有不同的情況,所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僅對于學生個體進行評價,教師還需要對全班的情況進行評價,以發現班級存在的群體性的問題與優勢,加以改正或發揮。
(1)教師可以通過課堂中學生的行為評價,作業檢測的情況反映,建立學生成長檔案等方式來分析個人,學習小組,班級的學習情況及個人潛力。比如在《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教學中,教師可以進行課堂活動的設置,比如角色扮演,讓學生進行對話設計闡述自己的去上課的時間,根據學生的準備程度以及最終的展示結果對于學生進行評估,對于學生掌握程度進行檢測。
(2)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立學習小組,將班級群體性轉化為小組群體性,降低自己的工作量也同時提升教學檢測的可信度。在聽說課堂的小組活動中,教師可以檢測出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對于聽說課堂來說,與人交際的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通過小組活動反映的小組成果以及在小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估。
2.從學生出發進行形成性評價。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者,在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聽說課堂中應用中擁有著重要的地位。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生被尊重其主體地位,所以我們要肯定學生的形成性評價結果并在教學之中進行分析與利用,以確保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在教學之中能夠得以利用。以學生出發的形成性評價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自評形式。學生自我認知不論在什么時候都是十分有意義的。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自評了解到學生的內心想法,從而對于學生進行調節。而學生自己可以培養自己的反思能力以及對自我的規劃能力;
(2)互評形式。可以讓同學們進行同學互評,兩人之間或者小組之間。教師巧妙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評價能力的培養,并利用評價結果優化教學活動。例如在《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一課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進行自我想法的展示并進行小組互評。
本文從學生為課堂主體出發,引入形成性評價方法于初中英語聽說課程的教學中,分析形成性評價方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實行的意義,并闡述了不同形成性評價主體角度的聽說課堂的教學檢查與評估,并應用于教學加以優化。
參考文獻:
[1]王丹妮.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17.
[2]殷彩萍.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12):80-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