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涔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學院
互聯網保險
——中國保險業的新機遇
陳 涔
湖南外貿職業學院國際商務學院
作為金融行業的支柱,我國保險業的發展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但隨著碎片化,場景化保險的出現,互聯網保險喚醒了國民的保險意識,拓寬了行業的發展空間,提高了風險的定價與管理能力。本文從互聯網保險的優劣勢出發,對其發展現狀和未來走勢進行了探討。
互聯網保險;大數據;場景保險;信息不對稱
2014年8 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將保險定位為現代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這份被視為保險業的“新國十條”,將商業保險發展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無疑是保險業改革發展的最大政策紅利。
從整體來看,2016年中國保險業總資產突破15萬億元,全國保費收入接近3萬億元,同比增長20%,互聯網保險整體保費規模達到了2347.97億元,同比增長160%,行業發展速度創近7年來新高。2016年中國總保費規模排名世界第三,約占全球市場10%的份額。在2017《全球保險市場調研報告》,中國保險市場更是貢獻了全球1500億歐元保費增量中的700億歐元。
中國雖然在世界總保費規模中排名靠前,但我國保險業在國民經濟地位低,人們對保險認識程度有待提高,導致其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仍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人均保費僅為281美元(見圖1)。

圖1 保費規模TOP5國家保險發展狀況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與保險融合的趨勢也日趨明顯。2013 年,阿里、騰訊、平安等企業共同注資設立了我國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2015年,110家保險公司先后設立自己網上銷售平臺,互聯網保險成為各險企新的發力點。據公開的數據統計,2014年互聯網保費收入858.9億元,同比增長195%,對行業費增長貢獻率達到18.9%,成為拉動保費增長的重要因素,2016年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上漲至2,400億元,接近于8倍的增長量。
從模式上看,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模式主要有官方網站模式(保險公司建立自主經營的電子商務平臺,銷售保險產品)、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模式(保險公司通過第三方電子商務公司搭建網絡平臺,銷售保險產品)、專業中介代理模式(介于保險經營機構之間或保險經營機構與投保人之間,專門從事保險業務咨詢與招攬業務)、和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模式(擁有監管部門頒發的保險牌照,不設線下分支機構,從銷售到理賠都在網上完成的經營模式)四種。
相較于傳統保險,互聯網保險最大的優勢在于利用網絡開展業務降低了線下渠道的經營費用和人工開支,節省了較傳統營銷方式50-70%的成本。其次,互聯網技術優化了保險的定價基礎。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的互聯網保險,從多維度獲取客戶數據并對數據進行分解重構,來預測客戶行為,降低了傳統保險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道德風險,實現個人風險的精準識別。再次,互聯網保險為客戶提供7*24小時的全天候服務,線上一體化的投保流程極大地優化了客戶體驗。最為重要的是,互聯網保險并不是傳統保險的網絡化,而是通過保險產品場景化將各種創新的保險產品鑲嵌在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事件中,一方面擴大了保險品種范圍,另一方面,互聯網保險根據用戶身份背景、財富結構、消費習慣等特征,以真實的客戶需求來設計保險產品,改變傳統模式的被動銷售,實現精準營銷。
然而,我們也需要認識到保險產品比其他大眾化的金融產品復雜得多。保險術語的理解、保險條款的規定,責任事故的認定、定損賠償等等,都需要專業人士的參與。目前,市場上熱賣的主要是以車險、運費險、賬戶保障險、碎屏險、外賣平臺食品安全險等事故責任較為明晰的財產類保險。而人壽保險類和年金保險類產品由于其設計的復雜性,目前仍以線下銷售為主。另外,保險的完整流程包括咨詢、承保、定損、理賠、退保、投訴等環節,目前互聯網保險發展的較為成熟的環節是保險產品的信息展示,而后續的定損、理賠、退保等環節仍處于起步階段。相關調查表明,在線索賠是拉低客戶整體體驗的一環,未來有待加強提升。
在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的今天,互聯網經濟的虛擬性帶來了巨大的風險管理需求,保險與消費相互促進的“共生效應”愈發明顯,為互聯網保險帶來了不可限量的藍海市場。互聯網保險目前進入了3.0時代,這個朝陽產業,已然成為各行業巨頭廝殺的戰場。
互聯網保險應充分挖掘和滿足新的保險需求,與傳統保險實現錯位競爭,提升互聯網金融企業風險抵御能力,發揮保險在互聯網經濟中損失補償和風險保障的功能作用,為互聯網經濟保駕護航。
未來,隨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更多技術在保險領域的深度運用,互聯網保險將迎來更大的發展。人工智能既能豐富消費者的產品體驗,解決保險條款晦澀難懂的困局,讓更專業的保險線上化成為可能。區塊鏈技術利用全新加密認證技術和全網共識機制,創建一個共享的、帶時間戳的不可篡改的連續賬本數據庫,能有效解決過去由于信息不對稱騙保、篡改原始材料虛假理賠、保險賠償金被冒領等問題。
[1]唐金成,韋紅鮮.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研究[J].南方金融,2014,(5)
[2]郭金龍.互聯網保險發展新階段[J].中國金融,2015(16)
陳涔(1988.08~),女,湖南邵陽,湖南外貿職業學院,中級經濟師,格拉斯哥大學碩士研究生,從事互聯網金融、金融資產定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