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瑞士《新蘇黎世報》11月1日報道,世界銀行周二發布的《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新西蘭、新加坡及丹麥排名全球營商環境前三名。中國內地排名保持在78位。
報告采納截至2017年6月1日的數據,從10個方面對全球190個經濟體的營商環境進行評估,這十項包括開辦企業、繳納稅款、獲得信貸、辦理施工許可證、獲得電力、辦理破產、跨境貿易、執行合同、保護少數投資者和財產登記,滿分為100分。
亞太國家在此次排名中表現亮眼,前5名中有4名來自這一地區。其中排名第一的新西蘭得分高達86.55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新加坡和丹麥則分別得分84.57分和84.06分。第四到第十名依次是韓國、中國香港、美國、英國、挪威、格魯吉亞、瑞典。報告稱,在這些國家和地區辦理公司手續簡單而快速,營商規則透明。
在190個經濟體中,多個亞洲經濟體進步明顯,前5名中,韓國從去年的第5位上升至第4位。其他進步的經濟體中泰國上升20位處于第26名,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分別上升14位和19位,排名分別升至第68名和第72名。印度進步更為明顯,從第130名上升到了第100名。
此次報告中,中國內地以65.29分,排名第78位,與去年持平。報告指出,中國內地通過改革在開辦企業和企業納稅兩大方面進步較大,從而提高了營商效率。中國內地開辦企業所需平均手續已從上一年評估時的9項減少到了7項;所需平均時間也從28.9天縮短為22.9天;稅收占企業盈利的平均比重也從去年的68%降到67.3%。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11月1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亞洲國家在此次報告中表現搶眼,這是因為它們處在同一個亞文化圈的結果,一旦一國發展起來,其他國家和地區會很快地跟進、模仿。所以,隨著中國的發展,周邊原本較不發達的地區都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比如越南就是中國改革開放市場的一個縮影;而印度進步快也跟中國發展帶來的壓力相關。而且中國的發展,使得多國的基礎設施建設,遠比過去20年更快、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