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梅
摘要:旅游業作為我國第三產業中的熱門行業在近幾年呈現出高速發展的勢態,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充實的同時,旅游環境遭受破壞發出了保護環境的的警戒信號。旅游環境是維系旅游業生存發展的基礎,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是這個道理。旅游環境不僅僅是指自然旅游環境,它還包括人文旅游環境、旅游環境的容量與質量以及旅游設施環境等。旅游環境問題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問題日漸突出,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將會阻礙我國旅游業的整體發展。本文筆者將以旅游環境問題為題,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促進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旅游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有效策略
引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更多的人也越來越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的提升。那么,旅游則成為不二之選,特別是在如今交通相對便捷的這個時代,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成為了熱愛旅游的人們的口號。旅游產業規模不斷在擴大,旅游活動范圍不斷在延伸,強度也不斷增加,對旅游環境質量的影響也顯而易見。旅游環境遭受污染,旅游生態受到破壞,旅游資源的質量呈現出由優變劣的發展趨勢。我們要以積極的態度消除環境問題對我國旅游產業構成的威脅,保護旅游景區環境,推動旅游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
1、我國旅游景區中環境問題分析
1.1開發不合理,導致景區破壞
某些地區由于看到旅游產業發展火熱,只片面追求旅游開發給當地帶來可觀的經效益,而忽視了盲目的旅游開發對生態平衡的影響,等到產生后果才意識到不合理地開發的嚴重性。加之一些地區因人們生態意識薄弱,隨意砍伐樹木,亂采砂石,采用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加劇了對生態平衡的破壞,導致出現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后果,這種不可逆的后果也讓人們最終付出了沉痛的代價。旅游開發需要科學合理的規劃,它關系當地人們的生死存亡,旅游開發者刻意最大化地開發旅游資源,無視資源的局限性,不從景區的整體規劃和長遠考慮的行為,需要相關部門的制止和廣大人們群眾的監督。
1.2旅游人員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首先,隨著大眾旅游的興起和迅速發展,大多數旅游景區在旺季的時候,都會出現大量游客同時涌入的現象:其次,正是因為游客數量已經超出了景區現有的接待能力,才導致了歷史古跡和自然風光被破壞現象的頻繁出現:最后,游客自身環境保護意識的淡薄,也是導致景區環境污染日益加重的主要因素。
1.3我國旅游高峰期集中程度較高
國家的法定節假日是大多數游客出行的時間,而這不僅造成了很多旅游景點出現了平時游客稀少,節假日游客爆滿的現象,同時也增加了游客滯留景區現象發生的幾率叫。另外,游客數量的增加,也增加了景區維護和修繕工作開展的難度,一旦景區出現游客數量飽和或者超載現象的花,那么景區的環境就會遭受嚴重的破壞。
1.4生態意識較為薄弱導致的開發問題
我國大多數風景優美的旅游景區都位于經濟相對落后的偏遠山區。所以,如果開發這一地區的旅游資源的話,那么就很可能出現當地居民為了增加收入而發生破壞生態平衡的現象發生。
2、旅游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2.1合理開發旅游資源
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必須堅持開發與保護同步實施的原則,避免掠奪式開發現象的發生,才能有效的降低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影響。如果在開發旅游資源的過程中,需要建設賓館、道路等基礎設施的話,那么也必須盡可能的減少土地的使用,同時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其所產生的污水、垃圾等進行相應的處理,才能從根本上降低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另外,必須嚴格的按照要求限制文物古跡旅游景點游客的數量,加大景點的維修和管理力度,才能將旅游資源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2.2加強旅游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
社會各界必須樹立危機意識,在思想上認識到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才能使其自覺的加入到保護環境的工作中。首先,必須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環境報價知識技能的宣傳和教育力度,要求旅游從業人員必須掌握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確保其在工作的過程中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同時要求其可以正確的引導游客欣賞景區的景色:其次,在景區當地居民中開展環境保護宣傳的工作,引導景區居民積極的參與到環境保護的工作中。通過不同形式的宣傳和引導,使當地居民認識到環境保護可以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才能有效的降低各種違法現象發生的幾率:最后,進一步加大游客的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力度,促進其保護環境資源意識的進一步提高,使其做到文明旅游,才能有效的降低游客對景區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和影響。
2.3合理確定旅游的生態容量
對旅游景區的生態容量必須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并以此為基礎科學合理的控制景區游客的數量,從而降低因為游客數量的超載而對景區的生態環境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旅游產業并不是大多數心目中的無煙工業,而旅游資源也并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在確保旅游產業長期穩定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旅游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同時,對于現有旅游景區環境保護范圍和環境容量也必須進行相應的評定,在確定景區環境容量的基礎上,確保旅游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2.4增加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環境保護是每個社會公民都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雖然現階段國家的財政較為緊張,但是政府相關部門已經通過不同的渠道籌集旅游環境保護所需要的資金,并將其投入到景區環境保護工作中,而這些措施已經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成效。另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地政府部門在加大地方經濟建設的過程中,針對旅游環境保護的投資力度也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
結束語:總而言之,環境保護與旅游產業的發展是相輔相、互相促進的關系,因此,只有樹立正確的旅游環境資源價值觀,消除以消耗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為目的的方式,才能發揮出旅游產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