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親

有人說,冰室是茶餐廳的前身。其實,比起如今隨處可見的港式茶餐廳,冰室更能夠代表香港的市井文化。它們中的老字號不多見于繁華街道,反而藏匿角落,偏安一隅,在時代的浪潮中橫亙半個世紀,臺灣作家舒國平這樣形容香港冰室:“你在中環或尖沙嘴這類炫亮之區不易見著,在陳舊灰暗的老商區的后巷背街倒可偶一見之,有懷舊癖者正好可借此尋幽搜古一番。”
印象中,幾乎所有的香港冰室都長著相同的面貌:幾把古銅色的吊扇,不疾不徐懶洋洋地打轉,墻壁上繽紛的花格仔階磚,襯托著寥寥數名靠在卡座里的顧客,他們一邊啜啖著飲品和小食,一邊喁喁私語聊侃時事和愛情。在無數港產電影或電視劇里,香港冰室都是不可或缺的延展故事情節的重要場景,它甚至已經成為香港重要的飲食、歷史、風俗和文化的標志性符號,摹畫著香港一個世紀的世態變遷。
所以當雀圣冰室來到重慶,并在繁華的南坪星光時代廣場開設店鋪之時,也就讓習慣快節奏的重慶人多了一種生活的選擇。和四周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的其他食肆相比,雀圣冰室呈現出的是另一番場景:簡潔明亮的柜臺,安靜舒適的環境,隔絕了喧囂和擁擠,只讓人想要坐在這里點上一杯正宗的港式絲襪奶茶,看本雜志度過悠閑的下午時光。店中港味十足,招牌旁林立著數十個鳥籠,讓人仿佛穿越時間和空間,來到50年代的九龍,聽著冰室中提著鳥籠的老頭兒講述著時代風云。店面中的墻壁上繪畫著各式各樣的香港元素:南北樓、花樣年華、食神、拿著雙截棍的李小龍……每一個細節都有著濃厚的香港風情。與此同時,店內白色的方桌和吊頂,紅白藍三色的座椅又有著簡約潮流的后現代主義格調,更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需求。
和一日三頓都風風火火、風卷殘云的重慶人不同,香港人在正餐之余有著吃早茶和喝下午茶的習慣,即使在工作日,他們也會在下午三點悠閑地來到冰室,點上一杯飲料,配上一份雞蛋仔或是格仔餅,在自己忙碌的生活中小憩一番。如今,因為雀圣冰室的出現,越來越多的重慶人也喜歡上了這樣的慢生活,抽半天時光來到這里品嘗特色飲品和小吃。經典的絲襪奶茶和雞蛋仔自不必說,能夠在短時間內俘獲對小吃極其挑剔的重慶人,雀圣自然有私家秘訣:芝士辣香腸夾心雞蛋仔,選用四川最著名的花椒辣香腸和新西蘭安佳芝士,入口可以吃到粒粒香腸搭配雞蛋仔的雙重口感,濃濃的芝士味穿插在口中,還能感受到花椒在嘴巴余留的酥麻感覺,港味和川味的碰撞讓人耳目一新;獨創的肉松格仔餅在傳統原味格仔餅的基礎上更換了鮮香的肉松和沙律醬,加上甜奶和柔滑的花生醬,多種口味極富層次感,在口中交織出別樣的火花;綠茶菠蘿包、咖喱魚蛋等小吃更是讓你不用去香港便能品嘗到地道港味。與朋友一起坐在店中,來上一杯下午茶,吃點甜品,只要心中有夢,呢度,就係香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