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秀芬++陳橋芳++曾岱++高瀚翔
摘 要:虛擬實驗是在20世紀末期,伴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虛擬儀器技術的發展,孕育而生的一門適應時代需求的新興技術。它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在教學信息化的領域內,又向前邁進了一步。虛擬實驗技術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控制技術實現實時或非實時的實驗教學。虛擬實驗室的建立,對于開展虛擬實驗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與真實的實驗室相比,兩者的差別在于實驗過程中觸及的對象是否真實。我們在現實實驗室里使用的實驗工具、儀器儀表、實驗研究的對象都是真實狀態下的實物。而虛擬實驗里,我們使用的實驗工具和研究對象,不存在實物狀態,整個實驗過程主要圍繞虛擬物體完成操作。總的來講,虛擬實驗室讓實驗者親身感知基于原型計算機模擬技術的實驗過程,虛擬實驗室為其提供了一個虛擬的、逼真的實驗環境。
關鍵詞:信息化教育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實驗室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c)-0161-02
信息技術環境下,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實驗室的研究,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外信息化實驗教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同時,它也是實驗教學改革的一個新方向。作為現代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虛擬實驗室已經發揮出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且正在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和認可。特別是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以來,計算機技術、虛擬現實技術每天都在更新前進,虛擬實驗也逐漸實現了可視化、數字化。伴隨多種傳感技術在虛擬實驗中的運用,體驗者將在虛擬實驗室中,感受和體驗到更加逼真的虛擬場景模擬和實時交互界面,同時也能對虛擬對象進行更加感性的實驗操作,在身臨其境的同時達到虛擬實驗的最優效果。
1 虛擬現實技術和虛擬實驗的特點
1.1 虛擬現實技術
虛擬現實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研究的一個新領域,它主要通過人的感知行為,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給體驗者提供一個虛擬的逼真場景。并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體驗者搭建模擬場景,使體驗者仿佛置身其中。然后通過多項傳感技術,使虛擬環境產生不斷的變化,與體驗者進行“交流”。當前,虛擬現實技術已經融入和匯集了多項高水平的創新和關鍵技術,比如圖形圖像實時生成技術、傳感器技術、計算機仿真技術、多媒體技術、計算機圖形學、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等。該項技術主要通過特定的虛擬現實設備,利用高分辨顯示的可視化技術、3D數字技術以及傳感器交互技術,實現逼真的虛擬場景環境生成,完成人在虛擬環境中的各項活動。同時進行實時人機互動,最終完成體驗者對虛擬對象的接觸、操作和控制等目的。
1.2 虛擬實驗特點
當前,我們運用各種信息化技術完成了各種虛擬實驗操作。虛擬實驗不同于真實的實驗操作,真實的實驗室不但具有有形的場地,而且具有真實的實驗工具以及實驗對象。虛擬實驗的實驗室、實驗對象都是無形的。實驗者主要通過完成對虛擬儀器的操作,來實現實驗的過程。它的出現,展現出了更加先進的技術應用空間和發展前景。這主要是因為虛擬實驗具有幾大特點:第一、透明性。虛擬實驗操作具有統一標準和執行命令,可以實現對軟件、硬件設備、數據庫資源以及人員管理的統一。第二,共享性。在開展虛擬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在虛擬實驗中,實驗者可以通過數據資源庫、檢索系統、各類應用軟件工具,完成對信息、軟件和設備等資源的共享。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也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效率。第三,互動性。在進行虛擬實驗的操作過程中,實驗者不僅可以完成人機界面的實時互動,還可以進行用戶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如果有遠程操作用戶加入,他們也可以完成對實驗的環境操作和控制。第四,擴展性。虛擬實驗除具備以上特點外,還可根據需要,完成用戶的自主性選擇,實現擴展。以上這些性能體現出了虛擬實驗的優勢。
2 虛擬實驗室的研究與構建
2.1 虛擬實驗室
虛擬實驗室,就是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出一個能夠完成虛擬實驗的系統。它可以復制出現實中的某個真實的實驗室,也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建立起虛擬實驗室。在虛擬的實驗室中,可以實現對現實實驗室設備的模擬仿真操作。置身于虛擬實驗室中,實驗者會有在現實實驗室中一樣的操作感。虛擬實驗室的構建,主要采用了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虛擬儀器技術以及傳感技術。其中,虛擬現實技術是完成虛擬實驗室構建的關鍵技術。其虛擬對象的模型主要包括物理、運動、幾何、聲音等模型因素,為體驗者創建出身臨其境的感覺。
2.2 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實驗室構建
虛擬實驗室通常在物理設備分布式的基礎進行搭建,我們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通過網絡技術實現與物理設備的連接,從而實現數據的采集、交換、遠程操作和分析工作。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虛擬實驗室的建設主要包括了虛擬儀器、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計算機網絡以及虛擬實驗管理等系統。采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虛擬實驗室,不僅可以具有高水準的交互性,而且可以為實驗者提供各種高級、仿真的實驗條件和場景,其真實感效果不遜于實物實驗室。通常,我們會把此類采用虛擬現實技術的虛擬實驗室分為若干子模塊,讓它們在互相獨立的同時,也能很好地形成一個統一系統。模塊一我們通常設置為用戶管理的子系統。此模塊下分為三級,分別是:管理員、教師、學生。我們在該子系統下,可以實現對各級各類用戶的信息管理,用戶添加、修改和刪除工作;模塊二為教務管理子系統。此系統只供管理員使用,在此模塊下,教學管理部門可以實現對班級的管理和課程的調配等工作;模塊三為虛擬實驗子系統。作為整個系統的核心,它主要包含了實驗庫、實驗材料管理、實驗功能添加與刪除三部分;模塊四為實驗報告管理子系統。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賬號使用此模塊,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完成自己對應的工作任務。模塊五為成績管理子系統。主要幫助學生完成對自己的實驗成績查詢工作。以上就是虛擬實驗室構建的幾大模塊,合理利用以上模塊的功能,不僅可以達到與真實實驗室一樣的效果,還可以在很多實驗的環節上省去冗余的過程,提高工作效率。
2.3 虛擬實驗室建設的意義
在教育的信息化時期,建立優秀的網絡化虛擬實驗室,具有重要的教育發展戰略意義:首先,降低了科研的成本,節約了研究的經費,彌補了教學條件和設備的不足。而且,發揮了虛擬實驗室中虛擬儀器的使用效率。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下,實現了虛擬實驗室的資源共享,避免了設備的重復購買等浪費現象的出現。其次,虛擬環境下進行的虛擬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真實實驗操作所產生的各類危險。既保證了學生的安全,又可以讓他們獲得對實驗的感性認識。最后,打破了一些實驗項目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虛擬實驗室的建設,在未來必定對教育的信息化發展產生重要的意義。
3 結語
綜上所述,合理利用虛擬實驗室的透明性、破各種實驗室的條件限制,更好地滿足實驗教學需求。同時也可以輔助高校開展科研和創新工作,改善傳統實驗教學的模式、方法,豐富教學手段和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夏俊博.基于虛擬現實技術構建虛擬實驗室的難點和解決辦法[J].經營管理者,2015(12):129-131.
[2] 趙一鳴,郝建江,王海燕,等.虛擬現實技術教育應用研究演進的可視化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6(12):26-33.
[3] 孫苗,蘭曉紅.虛擬現實技術在高校實驗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重慶師范大學為例[J].物聯網技術,2017(3):117-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