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神辰
摘要:近年來,城市化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發展水平也日益提升,我國的綜合實力已經有了較大的提升。然而,作為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國,我國所保存的歷史文化名城數量眾多,在城市的規劃設計過程中,經常由于歷史文化名城的存在,而導致城市規劃設計存在較大的問題,既不利于城市化的發展,又會破壞歷史文物,對我國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起到了消極的影響,因此,本文通過對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現狀進行分析,探討二者的關系,從而提出了幾點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實踐措施,達到了在促進城市化發展的前提下,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的核心目的。
關鍵詞:城市規劃;歷史文化;名城
一、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現狀
(一)人們缺乏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意識
隨著城市化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逐漸在向著現代城市的方向推進,傳統建筑與現代城市規劃設計的矛盾日益突出。現如今,人們對于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認知錯誤:首先,許多人認為歷史文化名城會影響城市化發展的進程。其次,許多人認為想要建設新的建筑就要拆除傳統建筑,這也就使得傳統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具有極高的難度。
(二)建筑的風格和選址問題
在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中,也存在著兩個重要的矛盾,首先,傳統的歷史文化建筑的建筑風格與現代城市不符,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很容易導致城市建筑的風格出現問題。其次,現代城市的規劃和設計中,很有可能會需要用到歷史文化建筑的地址,為了給現代建筑和城市規劃讓路,許多傳統建筑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三)歷史名城保護體制不夠完善
目前,許多歷史名城的保護體制上都存在不夠完善的現狀,許多歷史名城保護歸多個單位管理,導致政令不統一的現象頻發。同時,在法律法規的建設上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作為我國文物保護的基本法《文物保護法》中,仍然存在著不夠完善的現象,缺乏相關的配套法律建設,難以包含歷史名城保護的方方面面。最后,在管理人員方面,大量歷史名城缺乏管理人員的管理和維護,只有少數歷史景點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導致歷史名城的保護會出現一定的困難
(四)歷史名城開發上出現認知錯誤
目前,許多人認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開發與保護,就是要開發歷史文化名城的旅游資源,通過建立相應的旅游場所,來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這種認知固有其優越性,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許多部門只注重發揮歷史文化名城的經濟效益,而缺乏對游客的管理,導致大量文物被游客破壞,對歷史文化名城造成了嚴重的消極影響。
二、城市規劃設計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系
在城市化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發展水平直接的體現出國家的綜合實力,這也就使得提高城市化水平成為了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方向。而我國是著名的文明古國,具有數千年的發展歷史,每個地區都有其相應的歷史文化,尤其是對于山西、陜西、北京、洛陽、杭州等地而言,由于曾經是大量王朝的首都或重鎮,其中所包含的歷史文物和建筑數量眾多,但同時,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由于歷史建筑數量過多,也會產生一定的問題。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傳統歷史文化的重要潔凈,體現出城市發展的歷史和脈絡,保護歷史文化名城同時也是在保護我國傳統的精神歷史文化,對于研究我國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進行城市規劃與設計過程中,不能夠為了提高城市化的發展水平就破壞傳統歷史文化遺址,導致傳統精神文明的丟失。要將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納入到城市規劃設計中來,既要保證城市的現代化建設,又要重視對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使二者風格相映成趣,和諧共處。
三、城市規劃設計中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措施
(一)城市規劃合理布局
城市規劃和布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關鍵步驟,也是基礎性環節,只有做好了城市規劃設計,才能夠在后面的工作中更好的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在城市規劃和設計之前,首先要有相關人員進行實地考察,通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歷史建筑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城市規劃設計方案,既要保證新建筑的風格與當地的歷史建筑不會產生沖突,又不能將新建筑與歷史建筑進行生硬的結合,通過合理的設計和規劃,來讓二者相得益彰,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建設規劃和設計水平。
而想要保證新建筑與歷史文化建筑能夠相得益彰,就需要對歷史文化建筑有深入的了解,通過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將歷史文化融合到新建筑的設計思路當中,從而建設出符合當地傳統文化色彩的新型建筑。除此之外,在新建筑的設計上,還可以通過仿照古代建筑的元素,將其與新建筑相融合,使新建筑在建筑風格上能夠貼近歷史文化建筑,從而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藝術風格。
(二)大力開發新區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面積大,相比而言,城市所占的土地范圍較小,這也是我國城市化發展水平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大多發展歷史悠久,發展水平高,具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特性,這種特性的存在不利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這也就要求城市化從內部建設轉為外部擴張,通過將城市外圍的土地向城市化的方向建設,來擴大城市面積,提升城市的服務水平,從而起到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目的。
(三)對歷史名城進行修正
歷史名城所經歷的時間長,在這個過程中,由于自然或人為等因素的影響,必然會出現一定的損壞。在日常維護中,大多只對景觀建筑進行了完善,而沒有對其他建筑進行修理,導致許多建筑還存在著破損的現象,難以與新建筑相襯,這也就要求相關部門加大對歷史名城的維修力度,延長歷史名城壽命的同時,提升歷史名城的完善程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