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梅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信詐騙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極大地損害了廣大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危害社會和諧穩定。進一步做好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騙能力,是基層公安機關防控電信詐騙的有效手段。但是目前基層公安機關在進行防電信詐騙宣傳的過程中,還存在民警認識不深、制度不完善、宣傳人才缺乏、宣傳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制約了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的開展。為此,可通過強化宣傳意識、提升管理水平、儲備宣傳人才、提升業務能力、調整宣傳策略、創新宣傳方式等方法進一步強化宣傳效果,提高基層公安機關對電信詐騙的防控能力。
關鍵詞:電信詐騙;基層公安;防范;宣傳;效果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0-0034-02
一、前 言
電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以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為目的,利用手機、小靈通、固定電話、VOIP電話、互聯網等通訊工具,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較大數額公私財物的行為”[1],又稱“網絡詐騙”“虛假信息詐騙”。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電信詐騙的手段也在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嚴重損害了廣大群眾的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有數據顯示,僅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立案59萬起,損失高達222億[2],而網絡和電信類詐騙案件還在以每年20%—30%的速度快速增長[3],徐玉玉案的發生,更是造成了十分惡劣的社會影響。2017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嚴厲打擊電信詐騙犯罪已經成為公安機關的一項重要工作。但由于電信詐騙的非接觸性特點,使得公安機關在打擊電信詐騙方面存在取證難、打擊難、抓捕難、追贓難、處理難[4]等多個難點,導致各地電信詐騙破案率普遍偏低。除打擊犯罪之外,做好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騙能力,也是基層公安防控電信詐騙的有效手段。如何提高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效果,是本文關注的問題。
二、當前基層公安機關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呈現的特點
1.社區宣傳
穩步推進社區是電信詐騙防范宣傳的重要陣地,是電信詐騙防控工作的源頭和基礎。目前社區宣傳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集中宣傳。派出所每年在社區開展3-4次設攤宣傳活動,社區民警通過宣傳展板、現場講解、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社區居民宣傳電信詐騙相關防范知識,加深居民對電信詐騙的認識;二是定點宣傳。借助社區服務中心發放相關宣傳單、宣傳冊、宣傳畫報、掛歷等宣傳物品;在社區服務中心電子屏24小時滾動播放最新防范信息以進行警示,在社區宣傳欄張貼醒目的宣傳海報,教授居民防騙技巧,提升防騙能力;三是創新宣傳。各基層派出所根據轄區的不同情況,創新推出《安全防范測試卷》、防騙宣傳年畫、流動宣傳車等,以新穎的方式鞏固宣傳效果。
2.校園宣傳
有聲有色針對學生群體思維活躍,對新事物接受度高的特點,基層公安機關定期到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一是開展講座,利用多媒體、互動交流、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導學生深入認識電信詐騙的形式和危害,學習電信詐騙防范技巧;二是在學校滾動播出自制防電信詐騙微電影,充分發揮視頻宣傳的優勢加深同學們對電信詐騙的認識;三是在學校招募宣傳志愿者,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引導他們成為電信詐騙防范宣傳的生力軍;四是發動家長一起參與防范知識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家庭—社會”的傳導作用,不斷擴大宣傳影響。
3.廣場宣傳
聲勢浩大充分利用廣場、公園等公眾活動場所,搭建宣傳平臺,擴大宣傳影響。在車站、公園、廣場等人流較為集中的地方開展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早、晚市等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講解防騙技巧、進行有獎問答、開展文藝表演等多種形式,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幫助群眾深入了解電信詐騙以及電信詐騙方式,從而樹立防騙意識。
4.調動媒體
立體宣傳媒體是宣傳的重要武器,是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基層公安機關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絡、手機等媒體為防范電信詐騙宣傳服務,形成多層次、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局面,讓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更上臺階。一方面與地方媒體密切合作,積極提供新聞線索,將打擊防范電信詐騙的相關工作進展、重大警情、重要案件等信息通過電視臺、報紙、廣播等向社會大眾發布,借助地方媒體的影響力擴大宣傳范圍,提升宣傳效果;另一方面,著力打造公安機關自己的宣傳平臺,不斷挖掘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的宣傳功能,提升服務質量,實時推送相關宣傳信息,進行警示和教育。
三、目前基層公安機關在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
認識不深廣大基層民警對宣傳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深刻。一方面,繁雜的業務工作擠壓了宣傳工作的空間。日常治安管理、安全警保衛、各類案件處理等工作占據了基層所隊的大部分精力,普遍形成了“業務比宣傳重要”的錯覺。另一方面,宣傳效果的滯后性影響了宣傳工作的積極性,時間一長,基層民警的宣傳熱情不斷消退。
機制不完善考核機制以量化為主。比如每日網絡信息更新數量,每月上報文章(新聞報道)數量,每年到社區宣傳次數,等等,量化考核弱化了對質的要求,宣傳效果不理想。考核的范圍比較寬泛,針對性不強,對基層科、所、隊的考核任務往往變成通訊員的個人任務,責任落實不到位。
人才缺乏。人才缺乏是當前基層科、所、隊面臨的共同問題。一是專職人才缺乏。目前,多數基層所隊的宣傳員均由內勤人員擔任,內情工作十分繁雜,分給宣傳工作的精力并不多。二是專業人才缺乏。目前擔任宣傳工作的人員大多數并不是科班出身,在活動組織策劃方面能力不足。
宣傳效果不理想。宣傳效果不理想表現之一就是電信詐騙發案率不見下降。盡管電信詐騙發案率居高不下受多種因素影響,并不能直接用于評價宣傳效果,但也可作為一種參考數值,畢竟進行電信詐騙防范宣傳的目的之一就是預防電信詐騙,降低其發案率。endprint
四、做好宣傳工作,提高防電信詐騙宣傳效果
1.轉變觀念
強化宣傳意識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是一個自上而下,由內至外不斷鋪展開來的過程,除了借助各種媒體開展宣傳以外,還需要廣大基層民警認真落實各項宣傳任務,加強與老百姓的溝通。基層公安應樹立“人人都是宣傳員的”意識,注重培養民警的媒介素養,形成“人人都是宣傳主體、事事都是宣傳亮點、處處都成宣傳窗口”的“大宣傳”格局。
2.健全制度
提升管理水平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管理制度,以制度激發民警工作積極性,保障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制定更加全面、系統、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將宣傳工作考核立體化。二是擴大考核對象范圍,將民警個人納入到宣傳考核中來,用制度推動形成“人人參與公安宣傳”的局面。三是完善獎懲制度,通過獎勵保持宣傳民警的工作熱情,對不合格的宣傳工作者應進行再培訓或換崗,要求宣傳工作不達標的科、所、隊及時進行整改,以保障宣傳工作的順利開展。四是建立信息反饋制度,收集各項制度在推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組織人員對各項制度進行評估,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以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3.儲備人才
為宣傳工作提供智力保障一是引進人才,人事部門在擬定對外招聘計劃時,應有意識地向宣傳人才傾斜,增強公安宣傳隊伍的專業性。二是選拔人才,在基層民警當中物色優秀的宣傳人才,充實宣傳隊伍,既能為基層民警創造晉升渠道,又能激發工作積極性,一舉兩得。三是培養人才,制定長期的人才培養計劃,形成人才成長機制,持續不斷地為宣傳戰線輸送人才,避免出現人才“斷層”情況。四是留住人才,努力營造“栓心留人”良好環境,最大限度地調動宣傳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為宣傳人才提供廣闊的成長空間,避免人才的流失。
4.加強培訓
提升業務水平加大人才培養投入,制定長期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培養計劃,不斷提升宣傳人員的業務水平。一是集中培訓。對新上崗的宣傳人員進行集中上崗培訓,幫助其了解公安宣傳工作,以便能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對于宣傳熟手,也要安排能力提升培訓,以便能跟上新的宣傳形式,滿足宣傳需要。二是個別幫教。針對重點培養對象或是宣傳能力不足者,可以采取“一對一”的幫教形式,以師傅帶學徒,以先進帶后進,不斷增強個人工作能力,從而提升公安宣傳工作整體水平。三是與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校局合作單位資源和培訓學校資源,邀請高校教師對公安宣傳民警進行培訓,或通過考試遴選部分民警到高校進行“短期回爐”,以提升宣傳民警專業理論水平。四是與新聞媒體合作。通過與主流媒體的合作交流,或是邀請新聞單位資深記者、編輯對宣傳民警進行培訓,對于提升宣傳民警業務水平,也能收到不錯效果。
5.定期調研
不斷調整宣傳策略宣傳工作效果如何,其評價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應當是群眾的滿意度。特別是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工作,其目的是培育群眾的防騙意識,提升群眾的識別能力和防騙能力,降低電信詐騙發案率,減少群眾財產損失。電信詐騙防范宣傳成功與否,主要看廣大群眾對電信詐騙的認知度,應定期進行抽樣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宣傳策略,讓電信詐騙防范宣傳呈動態發展。
6.創新宣傳方式
提高宣傳吸引力不能吸引群眾注意力的宣傳注定是無效的。要提高防電信詐騙宣傳的效果,基層公安應充分了解群眾的喜好和需求,創新推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將靜態的文字轉為動態的視頻,將枯燥的說教轉變為寓教于樂,將宣傳載體從傳統轉變為新媒體,逐漸引導廣大群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獲取電信詐騙防范相關知識,提升群眾防騙意識和能力。
目前,電信詐騙犯罪形勢嚴峻,而防電信詐騙宣傳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還需要基層公安機關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尋找更好的方式方法,以爭取更好的宣傳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建躍,劉浩陽,蔡東慶,電信詐騙犯罪及打擊防范技術研究[J].警察技術,2016(2):4-7.
[2] 新華網.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立案59萬起 損失222億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6-10/02/c_129309678.htm ,2017-8-20.
[3] 人民網.網絡和電信詐騙每年增長20%-30% [EB/OL],http://legal.people.com.cn/n/2015/1126/c42510-27860801.html,2017-8-20.
[4] 黎晴,當前電信詐騙犯罪的打擊難點和對策[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2(5):29-33.
[責任編輯: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