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瓊?
摘 要:西班牙建筑大師安東尼·高迪是一個對曲線元素運用到極致的大師,本文主要通過研究分析高迪的生平背景和他的作品,而了解到他的設計理念和對曲線藝術的追求。在研究他的作品時,主要運用了資料整合、對圖片的分析、對具體實例《米拉公寓》的探討研究而了解到高迪將建筑設計推向了一個極端的“曲線化”高度。高迪作品中大量的運用曲線元素是他對大自然中的各類形狀做了新的解構與重組,他所設計的曲線美是他對自然主義最好的詮釋。筆者研究高迪的作品并對其設計進行思考,希望能為當今設計師的創新發展提出一個新的方向。
關鍵詞:安東尼·高迪;建筑;曲線;自然主義;有機
中圖分類號:G1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7)10-0162-02
一、安東尼高迪的藝術思想產生背景
(一)安東尼高迪生平
安東尼高迪于1852年出生在雷烏斯城的一個補鍋匠的家庭里,從小就體弱多病,不得不呆在家里。他常常幾個小時的沉浸在對石頭、昆蟲的遐想中,這些生物在他幼小的心靈深處成為了活靈活現的“小精靈”。可以說,童年時代對大自然景物的感受是他獲取建筑靈感的啟蒙。
隨后,高迪開始在一所免費的教會學校學習。兩年后,高迪來到巴塞羅納,準備考入大學的建筑系學習。1873年高迪在巴塞羅納高等建筑學校學習,他在學習期間做了繪圖員,初步顯露出了他的設計與制圖方面的才能。他利用自己所學到的技能為學校周刊畫插圖,劇場繪制布景等。
高迪在整個學習期間都不是一個頂尖的學生,成績一般,甚至還有一兩門課程不及格。盡管如此,他在制圖和設計方面得分很高,因為他總能提出標新立異的好方案,巴塞羅那的校長授予了他建筑師的稱號。也就是從那時起,開始了他的傳奇的職業生涯。
(二)新藝術運動的影響
從實質上來講,新藝術運動是工藝美術運動在歐洲的繼續發展。活躍于19世紀后期的高迪,他的創作背景正好處于新藝術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新藝術運動所倡導的自然風格,強調表現曲線和有機形態的藝術理念與高迪自身的審美偏好不謀而合。可以說,高迪正是受到新藝術運動的影響,形成了他獨特的曲線世界觀。
新藝術運動是一個較為混亂的時期,手工業和機器化如何協調共同發展成為那個時代各個行業所要探討的問題,藝術家也毫不例外。一方面是以古典主義、折中主義等為代表的復古思潮,另一方面是工業大生產發展的需要,對設計不再只重視審美性,而是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藝術保守派與藝術革新派雙方的矛盾促成了一次次在藝術上的碰撞。新藝術運動就是當時其中的典范。此次運動的影響涉及到方方面面,從建筑、產品、平面、書籍裝幀無一不包,它主張強調手工藝,但從根本上說,新藝術運動不反對工業化。它不采用任何一種傳統裝飾風格,開創全新的自然主義,在裝飾形態上多運用曲線和有機形態,裝飾的動機也大多來源于自然形態的曲線。高迪正是新藝術運動時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米拉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無一不體現了新藝術運動的主張。
二、曲線藝術的追求
(一)曲線藝術
曲線是大自然的本色,是最初始的形態。自然中的萬物,無論是大至山川河流、日月星云,還是微小的蟲蟻細胞、植物根莖、葉脈紋路,都極其具有曲線的一般特點,表現出自然界獨特的曲線美。相較于簡潔明了、橫平豎直的直線,曲線呈現的是一種不確定性的奇異狀態,反映的是人類對神奇大自然不可描述的美的一種駕馭與超越。
曲線靈動柔美的形態能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具有曲線狀的物體,在某種意義上也代表著一種美好,比如女性優美的身體形態。在設計領域范圍中,我們回看歷史也不難發現,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發明的流線型設計,原本只應用于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后來廣泛流行開來,幾乎所有的工業產品外觀設計中都采用這一風格。這種流線型的設計形態十分符合人們對美的心理定位。
(二)曲線建筑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論斷,他認為藝術起源于模仿,所有的藝術都是模仿的產物。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建筑、工藝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設計師們向自然學習的結果。作為大自然基本形式之一的曲線,在藝術家和設計師的眼中就是最好的創作素材。
在建筑中,利用自然中的曲線形態潤色建筑外觀和內部也毫不例外。曲線本身就具有變化豐富的特征,不同的建筑作品也可以給人們完全不一樣的體驗。在建筑史上,有兩位建筑大師都對曲線元素的運用到達了一種極致——安東尼高迪和扎哈哈迪德。他們在建筑的表現上,都一定程度的提煉了自然中的形態,形成了抽象化的建筑藝術作品。扎哈的曲線現代化,簡潔直觀,優美靈動;而高迪的曲線中偏愛帶有裝飾性的怪誕,更具有自然主義和仿生主義。同樣是利用曲線的作品,卻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審美感受。
高迪對建筑的熱愛,對生態曲線的應用,對新的風格的探索都深刻地反映在他的建筑作品中,使得他的建筑作品更像是自然界鬼斧神工的一部分,和自然環境完美的相融合。
三、高迪建筑作品中曲線的應用
(一)高迪建筑中的曲線美
高迪曾經這樣說過:“直線屬于人類,曲線屬于上帝。”[1]這是他對自己的設計理念最好的詮釋。他認為建筑美的形式來源于大自然,在他自己的設計作品中將自然中的曲線和建筑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迪獨特的藝術語言。他認為直線是人為的,曲線才是自然的形式母體。他對動植物以及各種山脈造型有著瘋狂的迷戀,曾經有人問他最喜歡哪本建筑方面的書,他指著窗外的樹說:那是我最好的老師。
高迪的作品從古埃爾公園、米拉公寓、再到圣家族大教堂,將曲線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賦予了建筑靈動的生命美感。古埃爾公園由7個大門圍砌而成,它的圍墻如波浪一般的起伏,像一座華麗的蛇形公園;米拉公寓酷似大象皮的建筑外表下,打破了傳統建筑結構,建筑中任何細節部位都是動感的曲線處理。高迪以他豐富的想象力,將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各種動物等原始素材,融于建筑實體之中,有機的結合起來。endprint
(二)經典建筑作品——《米拉公寓》
米拉公寓于1906年設計建造,坐落于西班牙的巴塞羅那市區里格拉西亞大道上的夾角上。米拉公寓由于它奇特的造型外觀,引起了當時巴塞羅那市民們的憤怒,被冠以“蠕蟲”等罵名,但卻是高迪對自然主義最完美的表現。米拉公寓在設計上就充分展現了高迪的設計理念與藝術思想,是他對曲線運用到了極致的一座藝術品。以《米拉公寓》為研究對象能夠幫助我們更好了解高迪對曲線藝術的癡狂。
1.《米拉公寓》之外部
從建筑物的地理環境來看,米拉公寓坐落于兩條大道的交界處的拐角上。它本應該附和方直角的道路,卻打破了建筑史上的某些準則,改變了道路環境,使交匯處的90度直角消失了。高迪將建筑物設計的猶如一條蛇形生物,和傳統的在直角處建造以直線造型的建筑思想相對立[2]。早期的巴特羅公寓還只是高迪在建筑本身基礎上對直角進行修改,后面到了米拉公寓的自由發揮上,不論是從整體外觀還是到內部的細節處理上,無處不在的曲線是高迪為之深深著迷的地方。
米拉公寓為六層建筑,整座建筑吸取了大量動植物的形態,使得米拉公寓建筑隨處可見蜿蜒起伏的曲線,營造出了空間動感。高迪曾這樣解釋說:“那就是使整座建筑與當地的科勒塞洛拉山和迪比達博山的形狀相稱。”建筑物的外觀采用了單一的乳白色的石料,白色波浪形的石材設計的像海浪一般起伏,讓人覺得這座建筑物像一曲流動的音樂,正隨著節奏波蕩起伏。再配上精心雕刻的鐵制的陽臺,以及各種廢鐵扭曲環繞而成的各式各樣的形態的欄桿,形成奇特的美感。
2.《米拉公寓》之內部
在米拉公寓內部的設計當中也無不體現高迪對曲線藝術的癡狂。內部的建造設計也是附和著整個建筑的設計基調——沒有直線,沒有直角。家具、裝飾等部件也都是從動植物的各種形態當中吸取而制成。而其采光的設計也因為眾多曲線元素的應用,自然而有趣的展現給居民。
高迪設計的家具荒誕而有趣,總讓人想起各類有趣的東西。但是這怪異荒誕的設計背后,是高迪對人體工程學方面的研究。流線型的曲線設計符合人體脊背的舒展,確保人坐姿的舒服。這些家具合理的構造,工藝技術的精致,桌椅的各部分材質的銜接配置,都經過他詳盡的思慮后設計出來的。而屋頂的天花板處繪制著各色鳥獸,墻面處的各種花草也隨處可見,用做支撐的柱子是彎曲多變的并怪異的扭曲著。人們居住于其中,就好像生活在真正的大自然中。
四、高迪的設計帶給我們的思考
我們現如今生活在高樓大廈堆砌而成的現代都市中,充斥著鋼筋混凝土和玻璃瓦磚,曾經的自然風景已不知所蹤。現當代建筑一味的模仿讓人們已經審美疲勞。回歸自然,不僅成為了建筑界的呼聲,在社會中的各個行業中都倡導著這樣一種信念。
我們就高迪的設計理念為今后的設計帶來幾點思考:首先,當我們在回味安東尼·高迪的作品時,不難發現他的自然主義觀點。他的建筑作品中對曲線應用的極致發揮,他的這種推崇之情,并不是單純的熱愛,而是建立于對大自然的崇敬。對大自然始終懷揣著敬意,是當代設計師們乃至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該有的一種思想。其次,高迪善于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他的設計靈感大多來源于自然中的生態曲線。“只有瘋子才會試圖去描繪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3],正如高迪所說,設計師們應對自然中的原始素材進行抽象化的提煉,將自然主義與現代化有機的結合。最后,高迪對新的設計風格有著不懈的追求,他繼承了他所處時代的傳統藝術風格,但又創新發展了新時代風格氣息以及具有高迪個人符號化的設計語言。當下設計師的創新應從繼承傳統和創新符合時代精神的設計方法論和高迪式思維方式的轉變下尋求突破,為設計語言的個性化、新時代風格的探索而終其一生孜孜不怠。
參考文獻:
[1] 王瑞雪.解讀高迪建筑作品的曲線美[J].室內設計與裝修.2016(5).
[2] 陳冉,王受之.從米拉公寓探索高迪的曲線意識[J].藝術教育.2014(11).
[3] 胡亞靜.安東尼·高迪與西班牙新藝術運動[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2,08:84-85.
[責任編輯:艾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