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輝
【摘 要】隨著我國同世界各國(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往來日益頻繁,在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之下,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階段。其一方面為我國對外貿易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由此產生的稅收問題也不斷的增多。我國于2016年04月在跨境電子商務領域中正式推行了新的稅收政策,受新稅收政策的影響,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在征管、稅務監控等方面也隨之出現了相應的問題。在這一大環境背景下,本文將主要圍繞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問題進行簡要分析探討。
【關鍵詞】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政策;電子商務稅收
引言:
在整個電子商務當中,由于跨境電子商務不僅因其交易模式主要為經由互聯網進行交易,同時還涉及世界各個國家與地區,其商業行為具有國際化的特點,因此使得跨境電子商務顯得比較特殊,特別是在稅收政策、稅收征管等方面也有著極為特殊的要求。因此本文將通過簡單介紹當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現狀以及最新的稅收政策,在分析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基礎之上談談自己的相關思考。
一、現階段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與稅收政策
在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之下,電子商務迅速崛起并一舉成為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大重要產業。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跨境電子商務慢慢得以發展,其快捷、便利的在線交易和商務服務受到許多企業和自然人的青睞。有專家估計目前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市場的規模已經突破了440萬億,而我國電子商務巨頭天貓淘寶商城,在去年的“雙十一”大戰中,其銷售額在一天之內達到了912億。而根據我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相關統計顯示,我國在2016不安短板組商務交易額已經逼近23萬億,僅網絡零售市場其交易規模便超過了5萬億,其中增長速度最快的便是跨境電子商務[1]。
去年3月我國正式推行了有關跨境電子商務的稅收新政,取消了以往的郵稅納稅方式,轉而改為消費稅、進口環節增值稅以及按貨物征收關稅。在新政當中規定單次跨境交易值在2000元人民幣以內、年交易值在20000元人民幣以內,進口商品關稅稅率為0%,按照應納稅額的70%征收消費稅。
二、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的相關問題分析
(一)稅收征管問題
在跨境電子商務當中有許多小微企業,此類企業普遍缺乏完善的賬務管理體系,出口資質不全或是根本沒有,無法完善報關。而跨境電子商務中商品的訂購、錢款的支付以及買賣合同的簽訂等均在互聯網平臺當中進行炒作,但存儲在計算機當中的數據可以被人為更改,這也為部分小微企業創造了“可乘之機”。其通過選擇提前更改相關信息數據逃避開增值稅發票以進一步降低成本,擴大經濟效益。在新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政策之下,單價不超過五百元的商品需要增加相關稅負,導致此類進口商品增加了購物成本,使得跨境電子商務的價格優勢進一步弱化。部分小微企業利用互聯網操作中的漏洞導致稅務部門稅收征管的難度有所增加[2]。
(二)自身不利影響
跨境電子商務的利潤相對比較高,短期內便可以完成資金周轉,其需要承擔的風險也并不大,但于去年開始實施的跨境電子商務新稅收政策,改變了以往的郵稅納稅方式,因此使得原本的稅負水平明顯上升,統一成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稅,使得國家稅收收入明顯增加。除此之外,原本在郵稅當中規定的五百元免征額也一并取消,這也使得進口商品和國內商品直接的稅負水平基本持平,而原本在行郵稅政策中經常會出現的拆彈、分包等逃稅手段也再無生存空間,基本有效解決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問題。但在國際經濟競爭日益激烈之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中的中小微電商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三)稅務監控問題
我國稅務機關的信息化水平尚且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技術平臺層級相對較低。但跨境電子商務當中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大量的稅務信息,尤其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之下,人們修改和隱匿稅務信息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內容變得更加容易,這也使得稅務部門很難對企業以及自然人實施全面有效的稅務監督與管控。僅憑現有的稅務信息系統無法完全識別個體電商的轉賬行為或是企業之間的轉賬和交易行為,因此也使得跨境電子商務的稅收監督和管控變得更加困難,加大了稅收流失的可能性。
三、對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的建議
(一)充分利用稅收新政
針對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問題,筆者認為需要充分利用眼下最新的稅收政策,發揮其對部分進口商品類型的降稅效用。譬如對于進口的化妝品,在新稅收政策之下,其增值稅稅率為11.9%,而消費稅稅率為21%,二者相加的稅率僅為32.9%,而以往行郵稅則稅率將高達50%。好比說一款稅前200元的粉底液,按照最新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稅進行征稅,其稅費為200*32.9%=65.8元,但如果使用以前的行郵稅則需要繳納200*50%=100元的稅費。總體來看,凡是價格在上百元的化妝品,在新稅收政策的實行下,消費者需要承擔的稅收成本有所下降,則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跨境電子商務的綜合競爭力。通過堅持中性的稅收原則,將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范圍與當前稅收體制相統一,以此有效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的長效發展。
(二)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在現如今的跨境電子商務當中,仍然有許多電商缺乏納稅意識,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出現逃稅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在目前許多西方國家以及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當中都實行了自行申報納稅的模式,并將其與公民的個人征信體系直接掛鉤,一旦公民存在納稅不及時或是逃稅漏稅的問題,將直接體現在信用記錄上,影響公民的就業、貸款等各個方面。因此在跨境電子商務中,為有效做好稅收征管工作,除了需要稅務部門充分發揮自身的工作職能之外,同樣還需要廣大電商的積極支持與配合。因此我國還需要積極做好納稅宣傳工作,增強電商的主動納稅意識[3]。考慮到跨境電子商務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借助網絡平臺開展有關新稅收政策的宣傳以及我國其他相關法律法規,譬如逃稅漏稅的處罰方法等,使得電商、企業以及自然人能夠意識到及時納稅的重要性,從而在跨境電子商務中創造出良好的征稅環境。
(三)利用信息手段監管
為了有效防止在跨境電子商務當中納稅人利用互聯網的漏洞,通過篡改稅務信息等方式逃稅漏稅,我國需要立足實際情況,繼續加大國際稅收征管管理力度,通過積極與各國進行稅務合作交流,并主動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互聯網技術等構建其完善的國際稅收征管管理平臺。通過全網監控各國之間的跨境電子交易以及商務數據,實現資源的高效共享,以此有效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長久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并盡可能避免我國出現稅收流失的問題。對于存在惡意逃稅、避稅的電商,筆者認為可以在互聯網平臺當中直接公布電商信息,取消其參與跨境電子商務的資質,使得其他電商以及企業等可以引以為戒。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持續火熱發展之下,稅收征管的難度越來越大,稅務部門對企業和自然人的監控難度也隨之增加。針對目前存在于跨境電子商務中的稅收問題,我國需要通過充分利用當前最新的稅收政策,積極落實好稅收宣傳工作,并主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稅收監督與管理,以此有效保障跨境電子商務在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雪蓮.跨境小額外貿電子商務稅收問題分析[J].電子商務,2014,36(10):16-17.
[2]李發強.跨境小額外貿電子商務稅收的相關問題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4,19(18):276-277.
[3]楊允赟.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稅收問題研究[J].國際商務財會,2016,33(11):69-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