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
摘要:地質災害是一種自然的破壞,給人民的生活和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危害,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速度。面對地質災害的嚴重危害性,我們必須對其加以深入的研究,站在有效進行災害預防的原則上考慮現有地質環境的利用。以建立有效的災害預防和地質環境利用體系,從而實現災害防治與環境綜合利用的雙重目的。
關鍵詞: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利用
1.引言
地質災害的成因主要分為人為和自然兩種情況,有時候甚至是兩者的共同作用。一旦地質災害發生將會造成人民生產及生活的極大不便,比較嚴重時還會導致生命和財產的損害。面對地質災害,我們必須要對其成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同時要不斷的優化災害防治措施,將災害帶來的危險降到最低。實踐證明,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兩項結合應用,能夠有助于高效防治體系的建設,最大程度的降低災害發生率。
2.地質災害與地質環境之間的關系
2.1地質災害發生主要是因為地質環境的變化。地質環境發生變化的主要是因為地球的自身運動或者是人為的環境破壞導致的。在地質的環境演變中,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地質災害。特別是近幾年全球經濟發展中對于地球現有環境的改造和開發,使得地質環境的變化也不斷的加速,有的甚至超出了環境本身的承受能力。這也是近幾年地質災害不斷發生的主要原因。地質災害的發生不會脫離地質環境單獨存在,也正是這種相互依存的關系才誘發了各種地質災害。
2.2地質災害又反過來影響地質環境。地質環境的質量評價一般是看其在對人類的生存發展中的環境支撐作用。對于地質環境來說,環境中的各項要素對人類經濟發展的適宜程度是環境質量的綜合表現。如果地質環境的改變超出了地質自身適應能力,就會導致一定的地質災害發生。而地質災害的發生也會使得地質環境質量發生很大的變化。
3.地質災害的防治要點分析
面對不斷增加的地質災害侵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人的重視。當前的地質防治工作已經經過多年的摸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各級政府也針對地質災害情況進行了合理的預防安排,形成了比較可行的綜合地質災害防治系統。對于地質災害的防治上,也必須能夠合理的進行防治要點的規劃,盡量的降低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3.1進行合理的災害防治區域劃分。地質災害的發生因為不同地質環境會有所不同。相關災害防治部門應該結合不同區域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形成特定區域內地質災害預防方案的準確制定,然后結合災害評估等級進行區域劃分,為以后區域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3.2加強災害監測預警。監測主要是針對地質環境的變化,進行對應的災害防患資料的整理。警報就是能夠依據監測結果,盡可能的向居民發出預防報警信號,監測預警工作開展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是后續災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支撐和依據。
3.3加強搬遷整治。監測預警及區域劃分能夠有效的支撐災害區域的搬遷治理工作。搬遷工作主要是依據某區域內的災害發生情況進行搬遷的形式,來確保當地居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治理工作則主要是針對當地災情情況進行及時的挽救。這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以當地災害勘測結果為依據,做好災害確定和預防工作的有效開展。
3.4做好應急處理方案。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地質災害預防要充分利用當前的科技力量,建立科學有效的災害防治及應急處理方案。確保地質災害在發生時能夠得到最及時的應急處理。同時還要考慮應急處理方案中災后重建的物力和人力資源準備。
4.地質環境的利用要點分析
4.1強化工程地質環境建設。(1)對工程所處的地質環境進行勘察,同時做好周邊地質影響因素的分析。只有做好地質環境的充分分析和了解,才能確定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類型,然后依據風險類型來進行安全評價,避免工程施工中誘發地質災害。(2)在工程施工中需要首先明確施工中的環境可持續發展要求,只有堅持這個思想不動搖,才能時刻將地質災害風險發生降到最低。實踐證明,人為因素也是導致很多地質災害發生的主要原因,這就要求在施工中必須注重人與自然的有效融合,以緩解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的沖突。(3)在進行工程地質體系的構建中,要超出工程施工本身和地質因素的范圍內,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規劃環境的綜合利用。并且在不斷的工程實施中,要進行施工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項的不斷總結。
4.2充分進行區域地質環境的利用。對于區域性的地質環境利用和評價上,要綜合工程施工特點進行分析。(1)對工程施工環境的地質情況進行充分的分析和判斷,形成以地質環境的有效利用為基礎的區域性地質情況分析報告。這就能夠為特定區域的工程施工提供有效的地質材料支持。(2)充分利用地質資源的基礎上,還要做好其他地質條件的科學利用規劃。將地質環境資源進行深入的細化,可以更利于自然資源在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的服務提供。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指導工程建設能夠以區域地質環境為基礎進行區別性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災害波及的范圍和危害程度。為此,區域性地質環境的開發建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3)有了對區域性地質環境的災害調查,就可以脫開傳統價值思維和事業,進行科學性發展思路的探究。通過分區域的地質環境分析,可以對工程地質環境的質量問題、工程地質區域的功能性及地質環境的建設范圍等進行進一步的確定,有利于通過地質環境的充分利用來有效的降低施工中的地質損害帶來的災害發生率。
結語:綜上所述,地質災害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且具有突發性,對于地質災害的防治必須加以重視,并將其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加以規劃和統籌。通過近幾年地質災害發生分析來看,在國家經濟的發展中,由于自然或者人為因素導致的地質災害時有發生。地質災害的防治與地質環境的利用之間存在著比較緊密的內在聯系,只有綜合這兩個方面的有效利用和分析,才能夠實現更好的地質災害預防和環境利用,也才能夠實現地質災害預防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雙重社會效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