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容
興趣愛好比智力技能更能促進學生勤奮學習,它是學好英語的首要條件。因為只有love what you do,才會get what you love。 大凡學游泳的人都有這樣的一種體驗,在岸上談如何學習游泳,談一會兒就會使人感到厭煩。但如果能親自下水體驗一下,并努力地去學著游,情況就不一樣了,漸漸地會愛上這項運動。人往往一旦愛上某件事,即使不讓他去做,他也非去做不可,“興趣”就是在這一次次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而且變得越來越濃。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較好途徑。
一、用愛架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育是愛的事業,教師從事的是用智慧點燃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用思想創造思想的“點燈”事業。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說得好:“教育的主要原則是愛。”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如卞福汝主教在警察面前冒然說出真相,再次入獄的冉阿讓就會變成真正的魔鬼,他就不會放棄仇恨,棄惡從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生命即是一種強大的生命力,同時也是一種脆弱的極易損傷的珍品……。”學生的心靈是脆弱的,如果教師的語言、行為稍微不慎重,就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響他們的一生。
因此,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平時應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有的學生會因為單詞難記而感到學習英語枯燥無味,有的學生會因為語言習慣不同而感到學習英語無規律可尋,當他們徘徊時,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引導,反而給予批評時,學生就會對英語的學習產生畏懼或反感情緒。在教師心中和視野里,學生應該是沒有三、六、九等之分的。教師要做公正的播撒者,應該讓自己那尊大的愛心如春陽一般均灑大地,毫無偏袒的把愛的陽光與甘露撒播到每位學生的心坎上,尤其是那些徘徊的學生,對英語失去信心的那些學生,更需要施愛。教師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如何心理負擔,才會 暢淋漓地舒展自己的心靈,輕松愉快地吸取各類知識的營養。學生才信任你,才會接受引導、教育。有時會因為你對他的愛,導致厭學的他改變了學習態度。只要有了教師的愛就可以激發出學生的情愿,教師的人格與學生的人格就開始互動,影響和溝通,在潛移默化之中教師的人格轉化成了學生的人格,教師也就完成了人格化教育的任務。
那么教師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作手。
首先教師應該努力完善自我,為學生樹立榜樣。做個學生真正喜歡的老師,必須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用自己的學識和豐富的人生閱歷做學生成長路上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作為一名英語教師一方面要貢獻自己的知識,另一方面要象海綿一樣不斷的吸取知識。如果常常被學生問得一問三不知,不僅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還勢必影響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更談不給學生的愛。只有通過自己的淵博學識、勤奮好學的態度去作學生的榜樣,學生才會從心底喜歡你。從而喜歡上教的英語。其次,要努力創設人文氛圍,讓愛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尤其是缺點較多,不討人喜歡的“丑小鴨”。教師更要真心實意地去愛他們,努力去釋放蘊藏在他們身上的天賦與才能。假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不問青紅皂白就對那個摘花的小姑娘一頓責罵,孩子的愛心一定會受到摧殘。教育的全部就是培養真正的人,懲罰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能“管住人”但決不能真正地培養人才,決不能培養真正的合格人才。遠離責罵和懲罰吧,把明媚的陽光播撒到每一位學生的心田。
不要埋怨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也不要責備學生不配合你的教學,好好審視自己的教學是否得法,在教學中用了力是否用了智,用了心是否用了情。只有用愛去激發學生,我們的英語教學才能注入新的活力。
二、多聽多說,提高聽說能力
聽說關,是英語學習中又一大難題。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就是為了交際。如果聽說關過不了,就真的成了“啞巴英語”。
關于聽力,沒有別的途徑,只能多聽錄音帶,聽什么?當然是我們教科書配套的音帶,仔細聽發音,揣摸朗讀者的語調,跟隨他的語速。在此基礎上選擇一些課外練習,最好是英文原版語速稍快的。
背課文是一個雖枯燥,但卻十分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前,英語王老師就常對我們說:“讀和背是不同的,背過的課文印象深,里面的句子換了詞也能張口說出,就會逐漸形成一種語感”。多開口講,是一種鍛煉的好方法。不要怕出錯,說出的錯誤可以改,不說有錯永遠也改不了。多與同學用英語交談,一句、兩句慢慢慢發展。再有,不要管對方會不會英語,聽得懂聽不懂,也可以對他說,這樣是不是會更大膽,更自然呢?這也是一種鍛煉。
三、寫英語日記是學習英語的好方法
俗語道:“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把所學的知識用在自己的英語日記中,久而久之,可大大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誠然,我們學的英語還很有限,但作為復習性的將所學句型、詞匯串聯起來,進一步擴大,表述我們的思想,我們還是可以寫好英語日記的。但要注意的是: 持之以恒。一兩天的努力看不出什么進步,只有長期的堅持才能有大的收獲。
忌“生”、“繁”。寫英語日記最忌生冷繁雜,搞一些不倫不類的花樣,生造一些不符合英語習慣的表達方式,通篇都是些“Chinese English”。
四、教師要有教學藝術
一位著名的外語教育家曾說過:“情感對外語學習的作用至少與認識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英語教學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種情感活動過程。這里所說的情感首先來自于教師本人對教學本身的興趣。教學實踐表明,中學生學習外語的動機最直接的來源是外語教師的情感動力以及對他們的態度。教師的教學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效率。一個對教學有興趣的教師,因其教學有方,而使教學活動生動有趣,使一些原本對學習沒興趣的學生產生興趣;反之,教學無方,照本宣科則會使一些原本對學習有興趣的同學反而感到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興趣大減。
學生年齡小,心理幼稚,對教師的印象直接影響著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課堂上我總是不時掃視全班,使學生感到沒有“被遺忘的角落”。教師的顏面是感情的“晴雨表”,具有豐富的內涵。心理學家認為:感情表達=百分之七言詞+百分之三十八聲音+百分之五十五面部表情。另外,當教師不可缺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要熱愛學生,平時我注意多與學生接觸 ,主動與學生談心、交朋友,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我相信,教師良好的品質和個性能促進交際教學中的默契配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