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燁珺
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已成為總的發展趨勢。所謂融媒體傳播,是傳播的一種概念,區別于過去單一或者少量媒體的傳播,實現多種媒體形態(如視頻、音頻、文字、圖形)在不同媒介(如報紙、廣播App、知乎、微信公眾號等)上的傳播。未來的日子,媒體機構之間將會進一步融合。融媒體時代的傳播途徑、方式、效果等發生的變化,使節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被賦予了更多的新內涵,同時對其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自身發展也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就融媒背景下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創新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融媒體;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創新
一、融媒體
融媒體是充分利用媒介載體,把廣播、電視、報紙等既有共同點,又存在互補性的不同媒體,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傳統媒體,特別是報業在進行轉型時,不能片面強調“互聯網思維”,而應確立“融合思維”,開發“融合新聞”,這才是真正吸收新媒體優勢的關鍵,而新媒體則應吸收傳統媒體的“嚴謹性思維”,更好地保證內容質量。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只是增加了新渠道、平臺、產品,而是人被改變,需求與消費行為發生重大變化,傳媒的競爭隨之演變。
二、融媒體給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帶來的挑戰
隨著新興媒體的不斷發展壯大,媒介融合發展戰略的提出和推進,電視節目的播送渠道大為拓展。移動網絡豐富了電視節目的傳播手段。多渠道、多平臺帶來的挑戰一方面是移動化,手持終端使電視節目的便攜度大大提高,更促進了音頻媒介在大眾中的普及,這些都大大提高了收聽質量。這使得主持人在應對碎片化移動收聽習慣上遇到挑戰,節目形態、主持狀態、內容節奏、情緒節奏,在不同渠道和平臺上的投放要有不同的處理。多渠道、多平臺帶來另一方面的挑戰是口碑平臺的出現,在新媒體網絡中,除了節目內容的傳播,在社交媒體和內容平臺的交互模式下,也伴隨著對節目和主持人評價的口碑平臺在進行傳播,節目與主持人的質量優劣將相互影響。隨著智能手機在農村的普及以及新生代農民工群體的崛起,上述問題對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來說同樣存在,并且日益加強,因此對他們來說,多渠道、多平臺也是一種挑戰。
三、融媒背景下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創新途徑
(一)具備全媒體觀念,掌握多媒體傳播所必需的技術手段
全媒體用文字、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各種媒介表現手段,將傳統媒體(紙媒、廣播媒體、電視媒體等)和新興媒體(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進行融合,使受眾獲得全方位的媒介體驗并進行深層社交,讓人們的感覺器官及中樞神經系統得到全方位的延伸,因而全媒體的出現是信息時代“以人為本”的必然結果。融媒時代的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首先應該具有全媒體的大信息傳播的意識和概念。新媒體是繼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之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是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衛星等渠道,以及電腦、手機、數字電視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這種區別于傳統媒體的新型傳播方式,要求對農電視節目的主持人打破原有的傳統媒體傳播的概念和思路,以全新的思維方式去學習和掌握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在策劃、主持、編輯、播出節目等環節,全方位地貼近時代、市場和受眾的需要。
(二)注重學習,善于積累
瀏覽全國主要農業網站:節目主持人要言之有物、有感而發,要貼近受眾、富有感染力,以能引起受眾的共鳴為目的。然而這些需要主持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良好的專業知識儲備為后盾。當然,這里的專業知識不是播音發聲學、廣播電視學的知識,而是自己所從事的專題類節目的專業知識,比如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就得關注學習“三農”信息;大到了解國家最新的農業政策、小到認識田間作物,了解當地主栽品種的名稱和生長特性,這些積累可能一時用不上,但是一定會在做節目中有所體現。
了解常見農業技術知識:除了“三農”信息、傳統節氣之外,還有一類知識是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需要了解的,那就是農業技術類的相關知識,這類知識由于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如果不加以了解,往往就會出現現場專家說了一個詞,主持人卻不知所云的情況。當然,主持人沒有必要通曉每一個農業技術的背景、內容、操作、利弊,但是起碼能夠大概對其有個了解,這樣在做節目的時候就不會感到生疏了;同時還要注意得一點是,不要刻意為了提問而提問,有些對農節目的主持人為了營造一種親切活潑的節目形式,會故意裝傻賣乖,向專家提一些過分簡單的問題,使觀眾不由得要質疑主持人的專業知識和掌控節目的能力。
(三)成為復合型的全能主持人
媒介融合帶來的受眾細分、節目形態化、信息二次編輯、主持人話語形態、故事敘述呈現等全方位的變化,無疑給節目和主持人帶來了全新的挑戰。隨著融媒時代傳播方式的變革,要求播音員、主持人調整甚至改變對自我身份的定位,掌握除聲音以外的傳播方式,比如各種信息的重組,跨媒體的整合,微信平臺的小視頻、圖像和文本的結合與交互等多媒體傳播所必需的技術手段。對農電視節目主持人在整個資源深度整合的過程中,其形象和身份代表了一個節目和媒體的品牌形象。因此,在這種融媒語境下,傳統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已經不能只是聲音好、播講好,或者形象好就能勝任的,必須要有過硬的業務能力,以及能夠及時應對當下的媒介環境和收聽市場的變化的能力。
結束語:
隨著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不斷融合與發展,融媒體成為新的發展方向,而利用新媒體的快捷和海量的信息來源,全方位提升主持人、節目、電視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電視臺謀求發展的有效途徑。作為對農電視的主持人,應充分認識和借助新媒體的幫助,以融媒體的視角與發展作為自身專業素質發展的重要內容,立足融媒體視角下的媒體發展現實,結合融媒體,加強創新,立足大農業,開創新形式,進一步做好對農電視節目。以適應融媒體時代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淺析如何提升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語言魅力[J].王影.視聽.2017(09)
[2]新媒體環境下的主持傳播格局演變[J].高貴武,劉娟.國際新聞界.2016(03)
[3]基于融媒時代記者型主持人的打造策略研究[J].許峰.西部廣播電視.201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