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不同企業的合作伴隨著文化之間的沖突。這種文化之間的沖突是既企業文對化的挑戰,也是提升文化的機遇。本文著重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和提升,對文化的交融提升提出思考和方法。
關鍵詞:企業文化;文化沖突;交融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21.235
0 引言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與鄂、豫、陜、渝四省市交界,漢江自西向東穿越全境。為滿足十堰市電力負荷增長及向十堰市大中型企業集中供熱的需要,由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京能十堰2×350MW熱電聯產工程,規劃容量為4×350MW供熱機組,一期建設2×350MW超臨界燃煤供熱機組。根據十堰市供熱規劃,本工程將向十堰市部分城區集中供熱。
1 起因
京能十堰2×350MW熱電聯產工程業主是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標段由天津電力建設工程公司承建,#2標段由湖北省電力建設第一工程公司承建。工程于2016年7月28日土建澆灌第一砼混凝土,標志著主體施工全面展開。
北京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來自北京,天津電建來自天津,湖北電建來自武漢。三家企業都歷史悠久,各自項目施工管理的已經制度化、章程化和程序化。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三家企業在一些項目管理的理念方面,體現出各自企業文化的不同。隨著施工的不斷推進,各家企業在施工中不同的企業施工管理文化進一步的展現出來,不可避免的發生一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沖突。這些不同體現在各個方面,主要是在各家企業的理念文化層面差異。使我們從企業文化的層面來分析各個施工企業在項目施工過程中不同,從企業文化的沖突與建設中思考企業的發展。
2 企業文化沖突的原因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產生、發展和形成一定規模后對自身管理模式、處事方式和思維形態形成的一整套信念和價值觀體系。具有傳統意義上文化的特點,例如:企業文化有其相對于其他企業文化的獨特性,企業文化也會像文化一樣有傳播性和感染力。先進的企業文化向外傳播是先進文化流動的趨勢。
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在一起共事,企業文化建設都有一定的規模,文化的相互滲透和傳播就不可避免。如果企業之間的處事方式和管理理念出現不同的時,就會發現互相的不適應,此時就會發生不同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
3 對待文化沖突的態度
企業文化對員工有凝聚力和激勵性,先進的企業文化也顯示了一個強盛的企業帶給員工榮譽與夢想,因此,企業員工會自覺的維護本企業的文化。但是,有時候這種維護自身文化的行為發展成為對其他文化的反感,甚至是敵視。
有的員工對企業的發展期望過高,相對其他企業的長處,就妄自菲薄,認為其他企業的長處必定和文化建設有關,文化建設與企業的規模和業績緊密相關。只要是比自己企業規模大、業績好的企業,其企業文化必然好于自己的企業文化。
以上的兩種對待外來企業文化的態度代表了相當多企業員工對待文化的態度。在企業文化的沖突中,盲目的反對和支持外來企業文化都是對企業文化的不理解。企業的文化包含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企業的硬件層次,包含了企業的廠地、廠容廠貌、廠用裝備設備、產品等等。第二個層次是與企業的運作密切相關制度層面,如規章、制度、工作程序、人際關系等等。第三層次是企業的戰略目標、行為管理理念、共同價值觀等。企業文化每個層次都與企業的產生、發展和經歷息息相關。文化的產生都深深的打上了企業的烙印。每個企業的文化必定是最適合自身的經營和發展的。
在企業的經營活動中,企業之間的合作共事是常態,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和融合不可避免。企業文化相近時沖突就較小,文化差異較大時沖突就比較激烈。在對待不同企業之間的文化沖突的時候應保持一種平常的心態,對本企業的文化保持自信,積極吸取其他企業的文化精髓,為我所用。
4 對待文化沖突和交融
企業在市場中不會是獨立的,在產生,發展,運作中必然與外界發生聯系。在與其他企業的合作共事中發生的企業文化摩擦、沖突、融合時有發生。在國內,由于共同的歷史和民族文化,企業文化也比較接近,發生激烈的企業文化沖突情況較少。
但是當企業走出國門,面臨歷史文化都與我們完全不同的外國企業的時候企業文化有極大的不同,企業文化的沖突變得激烈。在這種情況下,應對不同企業文化沖突,變得重要且緊迫。
(1)首先,端正態度,對企業文化之間的沖突有正確的認識,理解在不同的企業中,由于企業的目的,經歷,文化氛圍和其他的原因,企業塑造的文化必定各異。企業文化的沖突既然是不可避免,那么就要保持一種平常心。
(2)其次,對本企業文化的自信。不僅僅是對自己企業文化的自信,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3)再次,有主動與其他企業文化交流,吸取文化精髓,提升自身企業文化的覺悟和想法。
(4)企業文化的影響往往從制度層面入手。企業文化的學習交流必定從制度的交流開始。從制度逐漸體驗企業文化的精神。
企業規章制度規定了員工的工作職能和范圍,工作程序規定了員工的工作方法和質量檢驗,人際關系規定了員工在工作中的上步下步人員的交接和手續。這些制度層面的東西是企業在不斷的發展中總結出來的優化過程。員工能從這些制度中獲得收獲,真心的擁護這些制度,自覺的遵守和維護這些制度,企業的文化就產生了。通過歸納制度的優點,上升到管理的理念層面,就成為企業的文化。
企業文化的沖突起于制度,也終于制度。從對方制度的不適應和不理解,到相互學習制度的先進性,理解制度的由來等等,最后能從對方的制度中獲取管理的理念和文化。這樣才是真正的代表對對方企業文化融合與吸收。
我們努力為企業文化的提升而奮斗,是對未來企業未知的困難增加應對的砝碼。企業文化的沖突和吸收交融是企業管理提升的機遇。對企業管理發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林軍,喬璐.中國傳統文化視角下企業軟實力構建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
[2]程佳俊.企業文化軟實力建設與核心競爭力[J].當代經濟,2010(03).
作者簡介:陳仕欽(1979-),男,湖北武漢人,碩士,電氣工程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