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成
【摘 要】怎樣才能發揮文化館的職能與作用,在提高青少年的素質教育水平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這是我們作為群眾文化工作者所要著重思考的問題。在黨中央“文化成為了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動力,成為國力競爭的關鍵因素”的號召下,文化館必須與時俱進,認清形勢,開拓創新,根據黨和政府賦予的職能,組織并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努力提高青少年的素質教育水平。本文通過分析文化館的職能作用,試圖找出文化館在提高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水平中應該發揮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文化館;青少年;素質教育;作用
在我國,文化館的只能主要是:承辦各類社會文化藝術活動;組織開展陣地、廣場等文化活動;指導群眾性文化活動的普及與提高,豐富和活躍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普及科學文化藝術知識;組織群眾文藝作品創作;輔導、培訓文藝骨干和社會文藝團隊;為群眾提供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服務;開展社會宣傳教育;搜集、整理、研究、開發民族民間優秀文化,挖掘、保護和繼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組織和開展群眾文化理論研究;開展對外社會文化交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這些活動有很大一部分的參與者是青少年,因此,文化館在提高青少年素質教育的水平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筆者結合多年的實踐和研究經驗,認為,要想文化館在青少年的素質教育的提高方面做出應有的貢獻,應該重視以下教育策略。
一、發展青少年文藝方面的培訓,逐步普及、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素質
培訓是最直接、見效最快的素質教育提高手段,在抓青少年藝術培訓的實踐中,我們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多層面培訓體系,即以青少年藝術培訓中心為依托主體,舉辦各類針對青少年的培訓班,進校園,抓骨干,搞特色培訓,全面培養高水平藝術人才。
(一)設立青少年藝術培訓中心,辦好各類藝術培訓班,打好素質教育的群眾基礎。按照當地情況和社會需求,利用文化館的空間和資源優勢,開設各種青少年藝術培訓項目,重點在美術、攝影、書法、舞蹈、合唱、器樂等培訓項目。以館內專業干部為骨干,個別科目聘請社會知名藝術教師,采用長期班與假期加強班相結合的方式,大力發展館辦藝術培訓。如果每年有一定數量的青少年接受各種培訓,必定能培養出大批藝術人才,取得了良好社會效益。
(二)針對不同學校的不同要求,采取“走出去、進校園、抓骨干、搞特色”的方針,發展校園特色文藝培訓活動。
實踐證明,僅僅靠在文化館里辦培訓、等學生上門的方式,難以形成藝術品種的規模效應,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社會要求。要在社會上營造濃厚的文化藝術活動氛圍,必須走進校園,抓集體培訓,搞校園特色文藝團隊建設。近幾年來,通過與各個學校的探討、協作,先后幫助組建了部分具有特色的團隊。在團隊的建設中我們采取專業教師進學校輔導與抓分級輔導、搞好學校藝術教育骨干培訓的辦法,因地制宜,確保建一個、成一個,持續發展。
(三)有針對性的開展長期藝術特長輔導,大力培育有潛力的青少年藝術人才。
通過以上幾項舉措,從中發現了不少愛好文藝、有發展前途的好苗子,針對這此學生的情況,相關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發展培訓目標和長期培養計劃,通過定期授課、重點培訓的方式,結合各種培養、鍛煉機會,為他們將來成為藝術專門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堅持寓教于樂,組織舉辦豐富多彩的社會文藝活動,以活動帶培訓教育,以活動促進提高
近年來,在青少年社會文化活動開展工作中,必須始終奉行“搞好活動,樹立品牌,提高素質”的指導方針,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文化藝術活動,帶動了是藝術培訓事業的發展,促進了青少年藝術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一)搞好比賽,樹立青少年藝術活動品牌。自2009年起至今,在深圳市教育局、文化局的號召下,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生合唱節、舞蹈節和藝術節,這幾種不同專業的藝術節每年輪番舉辦。通過這幾年活動的舉辦,各類活動的規模和水平逐年提高,并從中涌現出大批高水平的藝術作品,培養了大批藝術教育骨干力量,發現了大批高素質的青少年藝術人才,全是中小學生合唱節、舞蹈節和藝術節已經成為我市青少年文藝藝術活動的品牌,并將繼續做大做強。
(二)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題性青少年文藝活動,檢閱藝術培訓成果,促進青少年藝術素質的提高。每年,深圳市都有專題性的各類文藝比賽,如全市中小學生合唱節、中小學生舞蹈節等等,有力地促進了青少年藝術素質提高,豐富了校外文化藝術生活。如最近舉辦的全省中小學生藝術節,內容涵蓋了聲樂、器樂、舞蹈、美術、書法、攝影、戲劇、小品各種門類,參賽人數超過1000人,全面的展示了我市青少年藝術培訓教育的成果,進一步推動了素質教育的提高。
(三)為校園藝術團隊、文藝愛好者提供大型活動鍛煉機會,推薦參加各級藝術比賽,推動實施藝術素質教育“精品工程”。在深圳市文化館策劃承辦的各種門類的培訓活動中,為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參與機會,這在豐富校園活動的同時也極大地鍛煉了校園的藝術團隊,使他們有機會在這個平臺上進行展示。
(四)利用各種渠道,聯合社會各部門,為推動素質教育營造氛圍、制造環境。我們在每一次的全省性比賽中都與深圳市電視臺少兒頻道聯合,各區級文化館負責提供節目,電視臺進行拍攝與播出。同時,也在網上、報紙上對比賽進行宣傳與報道,及時反應素質教育進程,展示文藝創作成果。種種舉措,從媒體上為全面推動素質教育營造了文化氛圍,創造了輿論環境。為全社會支持素質教育、推動素質教育作出了有益的嘗試。
綜上所述,作為群眾文化的重要陣地的福田區文化館,一定會堅持為群眾服務,為文學、藝術服務的原則,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思想工作,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陶冶大眾的情操。積極的向社會各界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在青少年的素質教育的提高方面貢獻最大的力量,為深圳市、為福田區的文化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窗體底端
【參考文獻】
[1]宋鶯.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淺析視覺文化對青少年兒童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2(02).
[2]林艷玲.談群眾文化對當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響[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2(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