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棟良
【摘 要】母校情懷是一個畢業生對母校的感恩和紀念。也是一個畢業生具有良好素質的體現。更是學校培養人才成功的標志。
【關鍵詞】畢業生;母校;情懷
一、母校情懷是一個畢業生對母校的感恩和紀念
每個人都有母校情懷。只是表現程度不同,表現方式有別,有人會向母校捐巨資,有人會以個人喜好巨資購買奇石立于校端,有人會以個人名義設立獎學金,有人會因官位很高而關注母校,被母校定義為優秀校友。我和我的許多學生們,則以我們經常聯系的方式,關注母校的發展,彰顯母校情懷。我仍然認為他們也是很優秀的,值得自豪的。
我以為,無論以何種方式,只要關注母校及其發展,甚至做好本職工作,不給母校丟臉,就是具有濃濃母校情懷的。于我來講,所有精力都在關注母校,所謂的白加黑或五加二工作模式已是常態。每年所形成的幾十萬文字,百分之九十五都與母校,與在校學生,與畢業生有關。誠如前任領導評論“你完全實踐了歷盡千辛萬苦,道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成長的學生工作模式,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事情是,老師們苦口婆心的規勸、引導,學生們自己好像無動于衷,就像我們面對著一群裝睡的人,我們怎么努力都無法喚醒游戲人生的他們。”。
作為學生,能經常關注自己老師的動態,隨時提出自己看法,不能不說這樣的學生具有濃厚的母校情懷。曾經有一次,我發了一段為某學院學生上課后的感受文字。第一時間收到我的畢業生微信“老師,我的理解是,作為一個大學生,一個成年人,自律應該是必須具備的素質。大學,不在于大,而在于學,然而這些不上課的學生只理解到”大”這一個字,空間大,時間大,自由度更大,上網睡覺逛街打游戲,大好青春肆意揮霍,根本就不珍惜這么好的環境和光陰,想想,挺替他們痛心的。假如內因恒定不動,外因再怎么發揮超能力,也于事無補都是徒勞,不會有任何回報和進步。所以認真的學生一定懂得慎獨,自己專心學習,您對他們講課那肯定是會出成績有所收獲的!而那些連最基本的上課本分都做不到的學生,老師批評教育也是事不過三,第N次再還是這樣,完全就可以放任了,因為爛泥一定是扶不上墻,不用徒勞白費心!更不必動怒,讓自己不舒服。
淺薄認識,打擾您了?!?/p>
讀后好感動。立即給學生回復“完全接受你的認識和觀點。老師為你們自豪”。學生則說“[擁抱][擁抱]老師您工作勞累,早點休息,注意身體,謝謝您的認可。我一直關注著我的老師[擁抱]”。
二、畢業生的母校情懷是畢業生素質的體現
學生每天既要完成繁忙的工作,還要處理紛雜的家務,更要照看自己的孩子,忙里偷閑,看到《致還在沉睡的大學生,你不失業,天理難容》一文,專門鏈接給我,通過我們師生的對話,一個關心母校發展前景,關心老師的存在,關愛學弟學妹的學姐躍然紙上,為學校有這樣優秀的學子自豪。更為自己有這樣的學生而欣慰滿足,學生曾經為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在自己手下實習見習的不良表現,和我長篇討論過。很為學生的母校情懷感動。讓那些專司權朮的政客們折騰吧。
生,“王老師打擾您了!這篇文章是寫給在校大學生的,從后面的評論里可以看出,真的有同學醒悟了。希望能通過老師,把這篇文章傳播出去,拯救(說的有點嚴重,可不覺為過)一下那些昏昏欲睡的學弟學妹們。感謝我的王老師!”。
師,“謝謝你對學校和學生們的熱愛。這篇文章,一年前就有了,我轉過兩次,但幾乎沒有收效”。
生,“我嘴笨,知道您最近心情不好,無從安慰,在我心目中,我的老師是那種高風亮節,肚里能撐船的人。心的大小是有限的,希望老師的心裝下的都是開心果,其他讓人討厭的事情,過去就過去了,這一趟安康行下來,看來您也釋懷了不少,我就放心了[擁抱]您高興,快樂了,我們這些學生們也就放心了!專心學習的學生終歸很認真很謙虛。我也真的如您所說,熱愛母校熱愛我的恩師[擁抱]”。
師,“謝謝你對老師的信任和擁愛,安心工作,生活快樂,老師為有你們欣慰.”。
生,“老師工作這么多年,閱人無數,什么人沒見過啊,犯不著為了這些惱人的事壞了心情,您現在桃李滿天下,功勞可是大大的,還有幸福的家庭,可愛的小孫女,棒棒的。那些人,愛干啥干啥。我謹記老師的話,安心工作,生活快樂?!?。
每篇文字,都引起無數的畢業生們的牽掛。謝謝你們,我的可愛的學生們。
文中提到學生和她的實習生的事,那是去年六月發生的。當時,我們也是以微信討論的。
學生實習或見習,既是了解社會的機會,也是檢驗自己各方面不足的機會,如能踏實工作,認真總結,一定收獲巨大。可惜,有些學生的言行實在令人難以接受。見到一個工作近十年的學生發的狀態“現在的實習生啊,無力吐槽,我來了拖完地擦完桌子燒好水,人家才姍姍來遲,第一句竟然是,呦,你竟然來的比我早!沒有一點不好意思!我打掃衛生時,人家坐沙發上,翻著法條給我讀,說我只讀一遍,你再記不住我就不給你讀了,你啥不會就問我!
你們法院辦事效率真低,這案子很簡單,直接發回重申不就完了么,還半天磨磨唧唧不合議!
嗯。這個不用學,我用不上!司法體系不完善啊,制度不健全啊,司法廳很黑啊,這樣不合理??!
我想打人,我忍忍忍!忍忍忍!”,實習學生如此的缺乏禮貌和修養,老師們應該有責任。我曾多次寫實習生注意事項,包括達十幾條。相信我的學生不會如此差勁。假前和一學生聊天,專門還給學生講不能上班期間吃零食,不能穿短褲和吊帶,拖鞋等。學生回復我“王老師,我真的挺傷心的,自己的學弟竟然是這幅樣子,至于他更過分的表現,我都不便在公共場合說。反正一天啥也不會,啥也看不上,教折卷皮,掃描上傳,他說這不用學,用不上,一下堵的我都沒話了,又很嚴肅地來一句,我以后干大事呢,說的我更不知道怎么接話了?!?/p>
知微見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眼高手低的學生,別說成大器,就連成小囂都需要懷疑。小事不愿做,大事干不來,以為自己可以上天入地,唯獨不考慮上天的工具和入地的技能。雖說知道不是我的學生,我更相信我的學生不會這樣差,但仍為他們是學校的學生,感到傷心難過。還是希望每個學生外出注意各種細節,你的形象代表了學校,你的禮貌教養,代表了學校對你的教育引導。你的言行,直接令學長們蒙羞。不久學生又回復道“王老師我下午想了很多,覺得我在公共場合這樣暴露一個學生的不足,還是自己的學弟,好像有點不妥,畢竟他還是在校生,那份天真應該能理解,我反思了很多,我應該對他正確引導,直接指出他的不足之處,盡我所能讓他做些改變,如果竭盡所能還是無法改善目前的狀況,那我至少不后悔, 否則,作為一個政法人,他以后到哪都還是這樣表現,感覺我也有責任呢!不知道我的想法對不對!”。足見學生多么善于思考,對工作多么認真負責,做人多么善良,為我的學生自豪。學生畢業多年,出于母校情節,把晚于自己的同學稱作學弟學妹,按我劃分,他們之間僅僅具有大學緣,既無中學緣,更無小學緣,就象我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學校里每個學生的老師一樣。endprint
我回復說“這種人,你還是遠離較好些。我估計這是一個高度自負之人。另外,微信圈也不必有他。做好自己本份工作,使自己生活快樂?!蔽乙詾?,現在的人,多數自以為是,難以接受批評,那么,批評別人者往往招來自我的不愉快,再招來被批評者的搶白,更是得不償失。我曾幾乎每天都寫學生存在的問題,都招來學生私下‘管得太寬,指手劃腳的評論,一些好心學生建議,‘其實老師不必什么都說,點到為止,需要你的,理解你的人自然會來找你。所以,我們只需評論現象,權當自己文字訓訓練,至于是否有效,不必考慮。
另外一個已走上領導崗位的學生寫道“以前我實習,打掃衛生,整卷復印案卷資料。。。啥都干。上班了,依然是這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只有用不斷提高的能力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能不能干大事不是自己說了算,是領導給不給你機會,自己能不能抓得住機會?!?/p>
三、母校情懷是學校培養人才成功的標志
四年的時光不算長也不算短,母校的一花一木都綴滿了學生們美好的回憶。也許人生的道路很漫長,但母??峙率菬o法忘卻的。一個畢業生,長期通過我的微信關注母校發展,關注學弟學妹的成長。“老師,感覺您今年工作確實沒有以前順心,之前您的每篇文章我都看了,但是確實也是沒有時間給您好好回復一下。今年我們工作也確實前所未有的忙。今天我想通過這幾年的工作經驗談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一,帶人是個良心活。無論帶學生還是我在這帶兵,說實話都是個良心活,混天度日是很簡單的,所以帶好帶差,用心還是不用心,這都取決于帶人的人。老師到現在包括我爸都很感激您,我在您帶著的時候是工作熱情最高,進步最大的。第二,吃虧才能長經驗。第二點說的就是我們所要帶的人,現在不是我們不用心,確實有一部分人是必須我們給他說好每一步怎么干,他才會干,根本不會考慮全局,或是深思熟慮,盡可能的思詳周全,對于這部分人,我從來都是安排好工作后,先交待提綱,再對他的落實進行檢查,指出存在問題,指出該怎么思考,這樣進行培養;再有一部分人,看似夸夸其談,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并且藐視規矩,無視領導,其實這部分人內心最弱小,對于這部分人,我都是事先講到,因為他們肯定會出問題,然后抓住一個小錯(不敢等他們出大錯),一次性上綱上線解決好。他們這類人確實內心弱小,平時嘴上喊著怎樣怎樣,其實大多色厲內荏,出了問題一下就自亂陣腳。第三,多思考,多實踐,社會最終會教會他們現實。前一段時間我看您轉發的班委問題,一個學生的短信,對,是要鼓勵思考,但是有些他提出的建議我也不認同,他提到非班委成員,性格內向人員想當班委的不利條件,但是說實話真正到了社會,這社會本來就不公平,不會有人照顧他們的短處,反而短處正是別人攻擊點所在,想當班委,為什么不站出來幫著處理事情,還等著人請嗎,性格內向不善交際,說實話讓別人看到你為班里奉獻也可以啊。到了地方上,誰還會像在學校一樣關心照顧他們。所以有些事情,肯動腦是第一步,實踐起來才會發現有些想法不合適或者不周全,最后在社會上各種碰壁和吃虧之后才會真正懂得事情要怎么做。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老師您這么多年帶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可謂桃李滿天下,也該為自己考慮一下,休息一下了,勞心傷神,并不比體力勞動過得輕松。說了很多,有些話可能說的不合適,有些語氣也不大對,可能也是職業病了。您多包涵。最后還是祝老師身體健康,家庭幸福美滿,事事順心,有時間我再去西安看望您”。如果一個學校的畢業生,不愿意提及母校,甚至對母校懷有仇恨,忘記老師,不愿意聯系老師,一定是學校之錯,老師之錯。無論作為老師,還是領導,都應該認真反思這種現象。而我們學校的全國各地校友會以及校友們成立的各種資助體系,正是我們教育成功的標志,畢業生們頻頻聯系老師,感恩老師,也是我們教育成功的標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