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芳+高獻恩
摘 要:新課標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促進聽說讀寫全面發展。作為英語學習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寫作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為它是體現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新課標和新課改的呼吁下,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而思維導圖無疑能助力全體師生實現這一目標。通過結合思維導圖,本文旨在分析其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必要性和具體應用。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寫作;必要性;應用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初中英語寫作課教學策略與方法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JKGHYB-0773)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1 思維導圖的含義
思維導圖(Mind Map)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它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Tony Buzan 提出的一種可視化的思維圖解方法。作為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從本質上講,思維導圖旨在從圖像的設定出發,運用發散性思維將核心知識點進行編織鏈接,并通過可視化方式來推想其中的聯想性。換而言之,就好比蜘蛛織網,思維導圖能夠將零散的知識點聯系到一起,并利用線條、圓圈、圖文等方式建立每一模塊之間的關系,進而幫助學生獲取相關的基礎信息和構建系統的知識網絡。
2 運用思維導圖的必要性
(一) 英語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中招考試標準的提高對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構成一大新挑戰。若要在寫作中獨樹一幟,不僅要準確使用高級詞匯、短語、句型和語法,而且還要有清晰條理的寫作思路和邏輯。
然而,在日常的英語寫作教學活動中,卻存在一些不如意或者弊端,讓我們的既定目標難以實現。一方面,學期課程安排很緊湊,在課堂上沒有足夠充裕的時間留給學生去寫作,所以寫作練習經常被布置成課后作業,這樣教師對學生很難進行系統指導和及時反饋。即便有時間批改作文,教師對學生的反饋方式太過單一,通常體現在字詞句的批改上,這讓寫作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學生對英語寫作普遍缺乏興趣,平常做題時遇到作文,他們總是視而不見,直接略過,或者機械地套用預先背會的寫作模板和范文,這顯然與新課標和新課改是背道而馳的。
(二) 思維導圖的優越性
思維導圖是一種將發散性思維進行具體化的圖形思維工具和思維模式。通俗來說,它能夠將人的思維過程繪制出來,在大腦飛速運轉的過程中,將左右腦思考的內容全部調動起來,協助人們將一長串的枯燥信息變成有意義、有邏輯性和組織性的圖,進而實現思維外化。這樣看來,思維導圖能夠充分開發大腦機能和潛能,增強學生思維能力,實現自主學習。在繪圖的過程中,形形色色的符號和顏色讓學習和寫作生動活潑起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意和聯想。
3 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中的應用
采用思維導圖,能夠有效克服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弊端,因為它并不是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通過啟發學生思維,從而教會他們寫作的方法。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學生之所以能夠做到有話可說,言之有物,那是因為思維導圖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漁而非授之以魚。那么,思維導圖如何在初中英語寫作中得以應用呢?下文將以中考常考文體——記敘文和議論文為例來進行說明和闡釋。
(一) 思維導圖在記敘文中的應用
記敘文在中考中一向占據主導地位。它以寫人記事為主,包括對事件、活動和人物的記敘和描述。當我們需要記述某事件時,多數情況要使用一般過去時態。現以______ influenced me a lot為例:
(二) 思維導圖在議論文中的應用
《河南省最新中考》指出:目前中考書面表達單純的議論文并不多,除部分題目以議論為主,如對中學生做家務、周末上輔導班、環境保護、浪費及當前熱門話題(廣場舞老媽霸占球場、老人摔倒扶不扶)等表達觀點或看法。寫此類文章時,我們一般會采用先敘述,后議論的寫作思路。
當然,提高初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方法并不唯一,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不得不承認,基于思維導圖的英語寫作教學必定是事半功倍的。思維導圖在英語寫作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寫作語料、寫作構架及寫作大綱,為寫作的邏輯關系提供幫助,從而解決學生不會寫、不知道怎么寫的問題。通過思維導圖來提高初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水平,這是我們嘗試的初衷,也是我們最終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宋永娟.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話題寫作教學中的應用:以VacationandTravel話題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4(14)
[2]教育部.2012.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東尼·博贊(著), 張鼎昆、徐克茹(譯).2005.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4]東尼·博贊、巴利·博贊(著), 葉剛(譯).2009.思維導圖[M].北京:中信出版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