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
摘 要:教師的行為有情感教育、愛的體現、精湛的藝術教學,這幾方面相輔相成,貫穿于教育教學之中,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行為決定教育成果,能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也會對學生施以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淺談新時期的教師行為。
關鍵詞:小學教師;教師行為;情感教育;贊美語
一、注重情感教育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的情感決定學生的學習成績,決定學生人格的形成,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要走進學生的心里,讓學生發(fā)自內心地去愛學習。不要以為我們把知識講透徹就算完成教學任務。泛泛講道理,對于現在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數不一定接受。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重視情感教育對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因素、帶動學習積極性、達到教學效果十分重要。我作為高年級的班主任,深有體會,對班級有問題的學生,要了如指掌,定期或不定期地和他們促膝交談,隨時隨地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教師用心去愛他們,同樣他們也會去關心老師或者家人、同學,學生在教師熏陶下,形成良好的人格。
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不僅僅體現在學習生活中,對學生的關心、愛護,更重要的是要有淵博的知識和過硬的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以理激情,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思維活躍,自覺去活動、去發(fā)現,讓學生樂學、愿學。我在教學《桂林山水甲天下》時,播放音樂,利用課件,學生在看聽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內心有激情,產生濃厚興趣,這時初讀課文,提出問題在小組討論,再讀課文,提出疑問,教師梳理問題和學生共同解決,利用大屏幕播放桂林山水的風景圖,讓學生加深印象,閉眼體會山和水的特點,熏陶學生的情感,依靠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更深層的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教師的贊美語單一
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些人認為“嚴師出高徒”,但是要有度,有時語言會傷學生的自尊心,在課堂教學中,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回答問題錯了,老師生氣地說:“這么簡單的問題都不會。”雖然老師是隨口說,但這個學生可能以后就不敢回答問題了,還會影響其他學生,扼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表揚語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聰明”,學生沒有新鮮感。表揚語要新穎。如有的學生特別積極主動發(fā)言,我們可以這樣說:“你回答問題踴躍,令我感動。”回答問題好的就說:“你的發(fā)言觸動我的心靈,產生共鳴。”老師對學生的夸獎要講究實效性。愛因斯坦說過,別人贊美他思維能力強,有創(chuàng)新,他一點不激動,聽膩了,如果夸他小提琴拉得棒,他會興高采烈。老師的夸獎不要停留學生常有的優(yōu)點,而是要挖掘學生身上其他方面的閃光點。
三、教師有親和力
新課程標準理念的課堂不僅要求老師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扎實的基本功,還要有親和力。“力在則聚,力亡則散。”教學中親和力尤為重要,低年級的學生都依戀媽媽,老師應像媽媽一樣照顧愛護孩子們。一個簡單的擁抱,一個微笑,孩子都能感到幸福和安慰,愿每個教師發(fā)揮你的親和力,去熱愛天真活潑的學生。我曾經看到一個情景,在我兒子高考時,我把兒子送到操場,我目送著,這時,兒子的班主任走過來,對我兒子微笑著說:“放松,別緊張。”然后擁抱了一下我兒子。多么樸實的語言,激勵了孩子,使其增強了自信心,感到了溫暖,一個簡單的擁抱多么有力量,融合一個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安慰和殷切的希望,同時,體現了一個教師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學生的情況。親和力發(fā)揮作用,是意想不到的。
四、教師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陶行知說:“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則,教職員躬親共守。”教師是學生成長過程的引領者,言為學生之師,行為學生之范,處處嚴格要求,樹立榜樣。教師不能我行我素,導致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隨意在課堂上接打電話,學生心里會想:老師可以不遵守紀律,我們在課上小聲說話就不可以嗎?這樣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會停滯不前。還有教師體罰學生,甚至有的老師動手打學生,這是個嚴重的問題,會刺激孩子,會讓孩子知道遇到事情就發(fā)火、動手,也許這個孩子將來會有暴力傾向。有些老師平時不重小節(jié),不注意儀表儀容,松散邋遢,又怎么能讓學生信服你?你要求學生講衛(wèi)生,寫作業(yè)工整認真,學生能聽嗎?最讓老師頭疼的事情就是經常亂扔垃圾,為班級扣分,教師一味去強調,學生無動于衷,那么老師應該換個方式教育學生,走在操場或班級,隨時隨地發(fā)現垃圾,主動撿拾、打掃,給學生樹立榜樣,學生有所觸動,被動變?yōu)橹鲃樱粋€行為可以感染學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教師的行為都能影響學生。我們必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鑄造學生美好的心靈,用人格的魅力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健康成長。
四、教師要愛學生
愛是陽光,能融化冰雪;愛是雨露,能滋生萬物;愛是春風,能傳遞信息。要想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就要把自己的愛無私奉獻給學生。不能把愛只是給好學生,有問題的學生更需要愛,可能點滴的愛就可以挽救一個孩子的一生,面對有缺點錯誤的學生,應有耐心并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
總之,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以健康的價值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與時俱進的思想感化學生,從平時細節(jié)做起,嚴于律己,注意自己的行為,做一個對學生成長有幫助的老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