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喜喜
摘 要:計算教學是數學教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它貫穿于整個數學教學中。而低段數學教學中,計算教學更是占一大部分,它為學習以后的數學知識奠定扎實基礎。可是在教學中,計算能力薄弱的學生出現,讓教師非常頭疼,加上教師的輔差不到位,導致學困生一差再差,從而喪失對學習的熱情。那么如何提高低段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呢?就低段學困生為何“學困”以及如何“脫困”進行一番研究。
關鍵詞:學困生;計算能力;興趣
在小學,計算教學貫穿于數學教學的全過程。所以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保障其進行數學活動的基礎,是保證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能力,是終身有益的。從現狀來看,學生在計算中的很多問題都在中、高段體現得更為明顯,但實際上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低年級時就已經形成。在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陶行知曾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會學。”因此,我們要盡可能讓這些學生掌握較多的計算方法和技能。那么如何提高低段學困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為何“學困”
1.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造成“學困”的關鍵因素,大致可分為如下類型:(1)情感自卑。學困生數學學習常常失敗,有強烈的挫折感。(2)基礎薄弱。簡單的計算還不熟練,計算較難的題目,速度就變得很慢,甚至無從下手。(3)智力不佳。表現為反應遲緩,理解能力差,做題慢。(4)方法不當。(5)態度不正。對計算不夠重視,書寫馬虎。題量較多時,對計算題表現出厭倦,不是看錯運算符號就是寫錯數。
2.教師因素
教師認為計算是最簡單的內容,往往無暇顧及這塊知識,粗略帶過,表現為如下類型:(1)教學形式單一。題海戰術,認為多算即能提高計算正確率。(2)算理不重視。沒有注重對算理的理解,只是進行機械性、記憶性計算。(3)評價方向錯誤。教師只看到答案和速度就簡單地作出評價,從而不能有效地指導學困生靈活地掌握計算方法,形成熟練的計算技能。
二、如何“脫困”
1.情感教育,讓學困生愛學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播在這片土地上,種子就會萌發出幼苗來。”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重視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平時對學困生多鼓勵、少批評、少埋怨,讓他們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消除畏難情緒。通過對學困生的熱情幫助,尋找解決學困生的突破口,以情感人,以情導學,以情促學,全面開發學困生的潛能。
2.趣味教學,讓學困生想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困生認知的前提下,創設趣味性環節,讓他們主動參與并及時評價。比如我在教學《9的乘法口訣》時,教給學困生用手指記憶法來記住9的乘法口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他們動動手指就能記住口訣,何樂而不為呢?針對學困生一點一滴的進步,教師還要進行及時的評價,那樣他們才有信心學得更好。
3.科學教學,讓學困生會算
(1)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
小學數學大綱中明確指出:“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學困生計算速度慢,錯誤多,實際上都受到了不良的計算習慣的影響。如果養成了良好的計算習慣,學困生在學習中的障礙就會大大減輕,學習效率也會很快提高。所以教師要設計行之有效的計算習慣培養方案,幫助學困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確保計算能力穩固提高。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要養成以下幾個學習習慣:①校對的習慣。要求學困生抄下來的都要校對,做到不錯不漏。②審題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迅速的前提。③書寫的習慣。課堂上一定要糾正學困生的書寫姿勢,讓學困生將數字寫規范、寫工整,并落實到平時的作業中。④打草稿的習慣。教師要規范草稿要求,還要準備一本草稿本,并寫上名字,教師定期對這本草稿本進行批改檢查,促使學困生養成打草稿的習慣,當然也要對其他層次的學生做出該要求。⑤檢查的習慣。教師可在課堂中教給學困生檢查的方法:一看題目對不對,二算答案正確與否,三看全部寫完沒,最后坐好等待傳。
(2)及時的學法指導是提高計算能力的核心
學困生在計算當中速度慢,反應遲鈍,導致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歸結于教師沒有對學困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方法的指導。①基本運算的訓練。培養學困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口算訓練。如在四則運算和多位數乘法中,筆算是重點,口算是基礎。口算也是估算的基礎。所以在小學低段,教師要重視學困生的口算訓練。還要熟記常用的數據,如25×4=100,125×8=1000等。②有效的練習。在計算教學中少不了練習,練習要具有科學性、實效性。練習設計要注意以下幾點:突出法則重點練,容易混淆對比練,經常出錯反復練,多種類型綜合練。如教師可進行分層的練習設計,要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困生更要從他們的實際情況出發。在這個過程中,給予學困生機會,讓他們上臺板演,并說出計算過程。這樣既有利于培養學困生的計算能力,提高計算速度,又有利于鍛煉其思維敏捷性,促進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展。
提高學困生的計算能力是個艱巨而又漫長的過程,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要放棄對學困生的幫助。多給予學困生一些陽光,使學困生在生動活潑、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對計算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計算能力,為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生福.小學數學低段學困生的成因及對策[J].教育實踐與探究(A),2017(5).
[2]徐月琴.淺談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幫扶轉化[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1).
[3]朱敏華.讓學困生走出“困”境:提高學困生計算能力的有效嘗試[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2(18).
[4]葉瑤瑤.如何提高低段學生的計算能力[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