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琴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不言而喻,好的課堂教學要在課堂評價時,能夠重視學生的“激勵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以及其他各種課堂教學所需要的各種評價。評價中,能夠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及其他評價方法,給學生以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反饋信息。
關鍵詞:多元評價;針對性;激勵性;教育性
一、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師評價
教師及時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活動中在思考、表達、合作等方面表現出來的情況,進行及時的有針對性的口頭表揚、精神鼓勵或善意的批評等,來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鼓勵他們以飽滿的激情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讓學生得到自主發展。例如,我在教學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時,請五(2)班的曹××同學上臺板演3.2×3.8=,她在黑板上寫出了3.2×3.8的豎式計算,得出結果是121.6,這時臺下已經有同學“錯了、錯了”的竊竊私語聲,我不顧臺下同學的反應,先急著追問曹××:“你是怎樣得到這個得數的呢?”本來就膽小的她臉一下就變紅了,再也不敢出聲了。“曹××同學雖然沒算對得數,但我覺得今天她表現得可棒了,你們看她的豎式寫得這么整齊,計算乘法的過程也沒有出錯,同學們還是送給她掌聲吧!”經過我一番評價后這節課,曹××聽得好認真呀,課后的作業也比平時好多了。所以說,評價是一種教學藝術和教學智慧的具體體現,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潔的語言對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評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要真實懇切,根據學生的言行、表現給予一種針對性評價,讓學生感覺到教師時時在關注著自己。
二、實施有激勵性的學生互評
學生互評就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是實施教學有效評價又一個重要方式。有效的學生互評也能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起到推動作用。如,每次在課前三分鐘展示結束后,我不急于小結小組的展示情況和同學們的參與情況,而是先讓同學們就小組展示的效果和臺下同學的參與情況進行公正、公平的評價,并要求評價時誠懇地對下次的展示提出希望和要求,經過一段時間的展示、評價后,我感覺我的學生在小組內設計的展示題目越來越有實效性,展示的方式方法也越來越規范了,精彩三分鐘的展示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如某天有個小組展示時設計了這樣幾道題目:3.289≈ 2.634≈ 同學們看到卡片上的式子時感到不知該怎么說得數,于是有同學就質疑展示的小老師:“你這個題目是什么意思?”小老師說明了要求“得數保留兩位小數”……展示學生評價時,有同學是這樣評價的:“李××同學,你們小組設計的題目很好,但我希望以后設計時一定寫清題目要求,不然你們出示的題目就無法完成。”我帶頭又對這位同學的評價進行了掌聲鼓勵,經過這次學生誠懇的互評后,以后的展示中就消除了今天的這種問題。因此,學生互評時教師要注意以隨時指導學生評價、有針對性地評價為主,選擇具有鼓勵性、典型性的學習過程讓學生互評。通過學生互評,使他們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三、實施有自我教育性的學生自評
學生自評就是學生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我們在教學中既要體現教師的評價、學生互評,又要體現學生自主參與的自我評價。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只有親身經歷,才有正確的評價,通過參與對自身學習行為、情感態度、生活態度等各方面的評價過程,學生能客觀地認識自我,能夠充分體驗到自身成長進步的快樂,激發對學習的興趣。在一堂課中,學生只有正確地意識到自己在學習中還存在什么問題,自己有哪些優勢和長處,才能有效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更加全面客觀地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同時也才能理智地進行學習和生活,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
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只有正確地運用及時評價,充分利用多元評價的方式和手段,真正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吳怡婷.多元驅動,促渴尋水:探微小學數學自主學習的激勵策略[J].學子(理論版),2017(2).
[2]曹金茌.引入多元評價機制 激勵學生主動學習[J].小學教學參考,2012(21):95.
[3]梁玉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應重視評價語言的運用[J].青年科學(教師版),2012(9).
[4]徐世展.促進小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策略分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