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美
和諧是當今社會上的高頻詞,創建和諧校園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班集體是學校的“細胞”,創建和諧校園就必須從創建和諧班集體做起。從怎樣處理好與“學生、家長、科任教師”三方關系來構建和諧班集體這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嚴慈相濟,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班主任是學生的引路人,特別是小學班主任,是一個復合性角色,更是一項育人的工作,沒什么模式可套用,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正在成長的、思想在發生著不斷變化的孩子,所以要做好班級工作,必須與學生處理好如下關系。
1.教書育人,相輔相成
教書與育人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育人寓于教書之中。要做好育人工作,就必須做學生的朋友,真誠相待。同時要以身作則,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班主任,我們不但擔負著管理班級的任務,還從事著一定的學科教學任務,誰都希望自己所教學科成績優秀,但我們作為班主任,這時候就需要少些私心,要注意發現和扶持學生培養特長。
2.放下面子,勇于認錯
人無完人,班主任在工作中也時常會出現差錯,這時,要勇于承認修正自己的錯誤,這樣的班主任對學生個性影響是無窮大的。如果班主任在工作中出了失誤,如調查不周,批評不準,裁決不公等,不要因為愛面子而不肯承認,而應實事求是地向學生作出交代,甚至必要時在集體面前檢討失誤。這樣做不但不會丟面子,相反還會提高教師威信,有利于改善師生關系,樹立實事求是的作風。
3.關愛有加,嚴而有度地對待潛能生
師愛既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無形中又會成為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班級建設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不能只是喜愛優秀的學生,對于所謂的潛能生更要付出滿腔熱情,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又看到他們身上所存在的問題,對他們的教育要多一分尊重,多一分寬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他們確信老師對他們的真心實意,通過感化達到轉化的目的。
二、做好“協調劑”,平衡好各科任教師關系
班主任是本班各科任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協調劑。要能充分調動各任課教師“教”和全班同學“學”的積極性,把班級的各科教學活動的思想教育搞好。
1.做好橋梁,增進師生了解
班主任要主動了解各科教師教學特點、教學風格、學識經歷等特點,并用積極的態度向學生介紹科任教師的優勢,以往帶班取得的成績,讓教師高大的形象先入為主進入學生的視野,并使學生從感情上對科任教師產生敬佩感和親近感。每學期開學的第一次班會課,班主任有必要介紹本學期要學到的課程以及各位科任教師的情況,這需要班主任老師對科任老師要有更多的了解,用賞識的、贊美的口吻進行介紹會感染學生,這樣就為學生創造了一個“親其師信其道”的前提,也會縮短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適應期、磨合期。
2.主動征求意見,做好協助管理工作
班主任對各科的作業、紀律、衛生、課代表的作用等都要積極主動地了解,并利用課間、班會時間了解學生對科任老師的意見,積極做好科任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和反饋工作。還要注意與科任老師進行交流,交換對班級的意見,了解學生的課堂紀律,了解各類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就能發現班級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也能找到相應的良策,就能協同科任教師共同建設一個成功的班集體。
三、尊重理解家長,形成家校合力
學生的成長是通過家長、學校、任課教師及同學之間的教育幫助實現的。班主任要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要與家長協商,共同采取措施,教育轉化學生,取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及時相互溝通,取得一致意見,共同教育好學生。
1.虛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啟蒙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教育是最初打開學生智慧心靈重要的一環。一般來說,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是了如指掌,能較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在家里的情況。在家訪、家長會和同家長聯系時,班主任要抓時機全面了解學生,這對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管理好班集體里的每一位學生有很大的幫助。
2.平等、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家長
就現在大多數學校而言,一個班六七十號學生,我們要面對不同的家長,班主任切忌不能人為地把學生和家長分成三六九等。特別是碰到處理學生問題且涉及雙方家長,班主任在接待家長時絕不能帶著世俗的功利色彩,以貌取人,以職取人,以財取人,班主任應一碗水端平,講究談話的內容、方法和語氣。班主任“為人師表”,是學生效仿的榜樣,是學生的一面鏡子。班主任的理論水平、道德修養、處事原則等都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
綜上所述,班主任要處理好與任課教師的關系,這是調動學科教師共同管理班級的積極性,是教書育人的保障;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班主任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思想,這是搞好教育教學的關鍵;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才能努力培養更多健康和諧的人,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少留遺憾。
參考文獻:
[1]陳靜.構建師生間和諧關系的幾點思考[J].天津教育,2010(1).
[2]祝琳麗.如何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J].內江科技, 2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