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學友
公司欠繳社保費后被注銷 退休遇損失誰承擔
文/楊學友

案情回顧:
劉玉榮系某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職工。2008年8月起,公司因經營虧損而停止為劉玉榮交納社保費。2013年11月5日,劉玉榮年滿50周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欠資社保費而未能辦理退休手續。而在此前,天然滋補品有限公司已于2013年9月12日被注銷。注銷清算報告載明:公司注銷后出現的債權債務由股東朱某與馬某按比例承擔責任。
無奈之中,劉玉榮只得于2016年1月5日自行繳納2008年8月至2013年11月養老保險費3.5萬余元,其中個人繳納金額為4435.56元。繳費后,劉玉榮又自行辦理了退休手續。劉玉榮退休時間為2013年11月,月退休金額為2841元,辦理退休時間為2016年1月,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于2016年2月起按月向劉玉榮發放退休養老金。而對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退休工資社保局不予補發。
事后,劉玉榮就自己已繳納的養老保險費3.5萬余元,以及2013年12月至2016年1月退休工資損失為由,以原公司股東朱某與馬某為被申請人,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以此仲裁申請不屬于勞動人事爭議仲裁事項為由不予受理。
劉玉榮不服裁決,向法院提起訴訟。 法院審理時,原公司股東朱某與馬某認為,公司注銷后,其作為該公司的原股東沒有義務為劉玉榮繳納養老保險費,劉玉榮因未及時繳納社保費而無法辦理退休手續,與原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劉玉榮退休后未能及時享受退休金待遇,應與退休金管理發放交涉,與被告無關系。
據此,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劉玉榮的訴訟請求。法院審理認為,該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因其自身原因導致劉玉榮自1996年起放假休息至今,應當承擔支付勞動者最低生活保障的義務。原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欠繳劉玉榮的社會保險費用,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應當予以補繳。
此外,原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于2013年1月18日的注銷清算報告載明:公司注銷后出現的債權債務由股東按比例承擔責任。因此,應由被告朱某、馬某對原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造成的劉玉榮的相應損失進行賠償。鑒于上述事實及法律規定,法院認為,應由朱某、馬某賠償劉玉榮自行支付的應由單位承擔的養老保險,并支付劉玉榮2000年1月至2013年11月的生活費。
案情分析:
關于劉玉榮主張的退休金損失,其因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及二被告原因導致退休延誤,故二被告應對其延期退休的損失予以賠償。因此,法院判決被告朱某、馬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劉玉榮養老保險費35647元。同時,需支付劉玉榮延期退休損失費用41542元。朱某、馬某不服該判決提起上訴,近日,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法理剖析《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八條規定:發生爭議的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以及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歇業,不能承擔相關責任的,依法將其出資人、開辦單位或主管部門作為共同當事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公司法解釋》(二)第十九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東,以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在公司解散后,惡意處置公司財產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未經依法清算,以虛假的清算報告騙取公司登記機關辦理法人注銷登記,債權人主張其對公司債務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依法予以支持。
依據上述法律規定,藥業集團天然滋補品公司被注銷后出現的債權債務由股東按比例承擔責任。因此,劉玉榮可向原公司的股東主張權利。劉玉榮是因公司及股東原因導致退休延誤,故公司注銷后應由股東對其延期退休的各項經濟損失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