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志勇
摘 要:加強農村電網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是縮小城鄉發展差距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低壓電網是維持農村基本生活用電的保障,受到眾多條件因素的限制,如農村地勢地形、環境氣候等要素,在低壓電網設計、規劃、施工、運行等方面都遇到了較多的問題,需要電網建設企業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積極應對這些問題,加快農村低壓電網施工進程。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低壓電網建設發展的情況,探討農村低壓電網的安全運行策略,旨在為我國農村低壓電網的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時期 農村低壓電網 設計規劃 安全運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TM72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9(b)-0062-02
電網的建設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但是在電網的建設中,需要投入大量先進的電力設備和先進的電力工程技術。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由于地形環境條件的復雜性,設備、技術等應用的難度較大,需要合理設計與規劃,才能確保農村低壓配網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本文以農村低壓電網建設為出發點,探究如何設計和規劃農村低壓電網,提高農村低壓配網設計與規劃水平,保障農村居民的基本用電。
1 低壓電網建設發展的情況
我國低壓電網的規劃建設過程中應用到了傳感測量技術、信息通信技術、分析決策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等,這些電網技術與電網設備的結合應用,組成了完整的電網系統,并且在我國低壓電網建設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現階段我國低壓電網系統中的發電技術環節已經基本實現了分布式能源的利用,與用電和配電環節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電網分布格局,有效地提高了農村的電能應用質量。以現在低壓電網的發展來看,如果電能不經過一定電力技術的處理是沒有辦法正常使用的,并且電力設備必須在電力工程技術的支撐下才能體現其高性能的屬性。并且在電力儲備技術科學合理利用基礎上,電網電力負荷過大的現象實現削弱,直接降低了電網系統的網損問題,可以更大規模地進行儲電設備與分布式電源的融合,保證電力技術的穩定性和發展性。
2 農村低壓電網的安全運行策略
2.1 選擇合適的線路
農村低壓電網線路選擇的時候需要考慮到較多的內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然環境條件因素。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位于山區,所以在線路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實地考察,考慮到如何應對大山、河流、森林等自然地理因素。第二,地質條件因素。在配網線路規劃的時候,需要對線路周圍的地質條件要素進行全面分析,判斷是否存在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可能性,對電網建設造成隱患。第三,農村建設規劃因素。現在我國在大力發展新農村建設,電網線路的規劃要盡量與當地農村現在、未來的規劃建設相一致,一般線路規劃的過程中要盡量減少轉角跨越,否則會對后期的維護管理帶來不便。第四,以技術和經濟雙重角度出發,選擇最為適合農村的電網線路。
2.2 遵循電網饋線的規劃原則
配網饋線的規劃原則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出線方向原則和環網及網絡原則。第一,盡量保證在一個地區的饋線從不同的主變出來,實現變電站操作的靈活性。如果變電站只有一臺主變,從一臺主變發出的線路要在所在區域內實現交叉。第二,現在低壓電網建設中普遍采用架空線路的方式,這種接線方式需要保證線路的負載率不得高于50%。但是也有部分線路規劃方式采用的是單環網結構和雙環網結構,其中,單環網結構的電源要同一個變電站的不同段母線發出,接線的每一環網的節點數量要進行合理性的控制,切忌數量太多。另外,雙環網結構對具有較高的供電可靠性要求,一般是四回電纜饋線組成雙環網的接線方式,如果出現個別線路故障,可以用開關將該段的負荷轉移。所以雙環網結構具備較強的靈活性,在現在農村低壓電網規劃設計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2.3 做好低壓電網自動化系統的規劃
電網自動化系統的規劃主要是利用現代信息、通信等技術發展起來的,在具體規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機構規劃。結構規劃是配網正常運行的基礎,也是提高配網可操作性的重要保障。所以,需要以電網自動化系統建設為基礎,建立信息化的管理系統,管理系統主要針對的是配電、維護等方面,最終構建配電自動化系統機構。例如,電力電子技術在電網中的應用(圖1),促使電力設備在電力技術的結合狀態下,更好地促進電網的建設和發展。第二,功能規劃。在機構規劃建立的基礎上,對配網的具體功能進行配置,滿足農村低壓電網規劃的需求。首先需要設置配電自動化系統的中心,對各個層次的配電數據進行收取和收集,實施對各個功能的監測,根據實際的需要進行功能的調配。第三,通信規劃。通信規劃是配網自動化規劃的核心,必須在對配點網結構的規劃的基礎上,對主要設備的不同端口,按照不同的要求進行安全級別的設置,確保供電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并且樹立長遠性的目光,考慮到未來設備系統使用的壽命和效率。
2.4 適應農村建設發展的電網網架優化
按照農村建設發展的基本情況組建配網網架,組建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農村整體規劃格局以及農村發展的形勢,選用合適的配網組網模型,常見的配網組網模型有雙聯絡、三聯絡、雙側對射等。其次,確定低壓電網網架結構,在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的基礎上,通過開閉電網的聯絡、環網和分支等功能,為各種農村用戶的電能需求送出相關級別的電能。最后,電網架組網要遵循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網架線路規格要以終期負荷進行最大截面選擇,滿足特定情況下的負荷標準。
3 結語
綜上所述,低壓電網是維持農村基本生活用電的保障,受到眾多條件因素的限制,如農村地勢地形、環境氣候等要素,在低壓電網設計、規劃、施工、運行等方面都遇到了較多的問題。為了保證低壓電網的安全運行,需要選擇合適的設計規劃線路,遵循電網饋線的規劃原則,做好低壓電網自動化系統的規劃,適應農村建設發展的電網網架優化,確保供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農村低壓電網施工進程。
參考文獻
[1] 賈興林.農村低壓電網運行維護管理模式的創新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42.
[2] 陳少敏.針對現在我國農村低壓電網電壓的質量分析及解決辦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2):156-157.
[3] 王書彥.農村低壓電網維護費用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27):44-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