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蛟
[摘要]中國宗教組織在不同社會時期的發展與國家行政機構的支持、管理密不可分,當今國內國際宗教組織聯系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日益加深,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思想文化的同時也為我國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帶來了新的挑戰。我國相關國家行政機構和宗教組織的關系也隨之增加了新形式。
[關鍵詞]宗教組織;國家行政機構;關系
宗教組織是宗教信仰者在其中過宗教生活、進行宗教活動的機構、團體、社會及其他形式的群體,組織的成員具有共同的意識形態和宗教生活方式,他們的行為對社會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國家行政機構又叫國家管理機關,在法律上和實踐中通稱為政府。統治階級通過強制和非強制手段對國家經濟、政治、教育、科技、文化、衛生、國防等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機關。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制、職權由J法和法律規定,其功能在于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和社會成員的活動進行有效管理和限制。從總體上講,宗教組織和國家行政機構的關系屬于被管理和管理,但管理的方式又區別于其他行政機構。當今處于轉型期的中國社會,宗教組織與政治機構的關系會發生許多變化其變化的主要形式可分為以下三種:
一、宗教組織與國家行政機構相互獨立和支持
列寧在《社會主義和宗教》一文中明確指出:決不應當把國家的錢補貼給教會團體和宗教團體,這些團體應當是完全自由的、與政權無關的志同道合的公民聯合會,教會與國家完全分離是社會主義無產階級向現代國家和教會提出的要求。就宗教組織而言,信仰自由政策并不意味著宗教組織的社會活動能干涉國家行政權、司法權和教育,信徒的社會行為應該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等相關政策,以保證社會秩序的穩定為基礎和前提,承擔與非信教群眾相同的公民責任和義務。就國家行政機構而言,保護宗教組織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是政府的職責,同時,相關行政機構還應該主動協調不同信仰宗教團體之間的關系,尊重信教群眾的宗教生活和習慣,對各宗教組織的活動予以指導但并不能參與其中,積極引導宗教團體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凝聚不同教派的宗教組織為社會服務。綜上所述,宗教組織與國家行政機構的關系在現代中國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宗教組織有責任和義務遵守行政機構的管理,在社會生活中為群眾服務;另一方面,國家行政人員必須依法管理宗教組織,在不損害信教群眾根本利益的基礎上公平、公正處理各組織的事務并就該地區宗教問題進行定期溝通,協助組織舉行宗教活動。
二、現代宗教組織以輔助國家行政機構服務社會為目的
現代宗教組織的活動以對現實問題的解決為目的,致力于構建服務型宗教體系。服務型宗教是宗教組織和團體以及信教者個人依據國家和政府的法律、行政法規以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為目的,協助國家行政機構對社會事務的管理,維護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結構更加合理化,使社會群體之間和K共處。宗教組織為什么能在輔助國家行政機關服務社會過程中有不可或缺的角色呢?探究其原因有:第一,國家有J法和法律規定、條例要求,但行政機關在處理社會問題時遇到許多法律制度不太完善的情況。第二,國家行政機構給予人們的物質援助大于精神支持,而宗教組織及相關性質的機構在思想精神領域有很大的影響力。
近年來,宗教組織為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了不少的物質和精神支持,在同國家行政機關的合作中體現了服務型宗教的特征。宗教組織為社會作貢獻的主要途徑是社會服務與社會關懷,特點之一是教會活動與社會活動結合,并運用宗教理念和教義關懷社會弱勢群體。例如基督教組織繼承從事社會公益L善活動的傳統,引導信徒從宗教理論向社會實踐過渡,借助在社會各組織里信徒的影響力為政府提供必要的物質幫助。基督教的社會服務隨著其實踐次數的增多建立了一系列專業化、制度化的模式,組織關于社會服務的專業化培訓是基督教組織聯合國內外高校、研究所和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在教會內部推動社會服務培訓。一方面緩解了政府這方面的財政負擔;另一方面使患者不再單純依賴政府的救助,自己經濟獨立的同時為社會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三、宗教組織在國際化過程中受國家行政機構的監督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信仰的國家。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發展,宗教交流不僅在同一宗教內部呈擴大趨勢,而且在不同區域,不同宗教之間形成了交流和對話的空間,國家行政機構支持和鼓勵宗教組織對外交流活動并不是放縱宗教組織自由發展,政府對宗教組織的行為應以尊重的態度和采取相關的監督措施。
作為意識形態,在社會轉型期,宗教思想甚至可以影響人們的行為方式和處世態度,國家行政機構面對宗教日益國際化的趨勢的態度直接影響宗教在中國社會的發展走向。首先,依據《宗教事務條例》,國家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維護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公民的合法權益。各宗教團體、宗教場所以及信教公民都必須遵守我國J法法律及相關法規,所從事的宗教活動必須在我國法律允許的條件下進行。宗教活動應該以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為前提。
基于宗教組織國際化進程中所受的國外宗教組織的思想滲透,我國行政機構應該注意以下兩點:首先,行政機構的工作人員在處理宗教組織的宗教事務中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我國是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國家,法律明確規定宗教不能干涉教育、行政、司法。其次,依據各宗教的實際發展狀況以及不同地區宗教影響力在《宗教事務條例》的基礎上調整工作方式。改革開放后,宗教在社會中的影響日益擴大,人們可以通過現代社會先進的通訊工具和媒體直接或間接的與國內外宗教組織進行對話,特別是在具有傳統宗教信仰地區宗教文化的社會價值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政府機關保護宗教活動和信教公民的權益必須在不違反我國相關法律的前提條件下進行,涉及到危害社會和人民安全的宗教活動時,應該以思想疏導為主,通過宗教領M的威望和宗教教義、教理說服宗教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使他們建立國家歸屬感和民族認同心理,對觸犯法律者予以懲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