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范凌志 王冬
國家統計局今天發布的2017年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9%,僅次于今年1月2.5%的同比增幅;PPI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6.9%。
路透社9日援引恒豐銀行研究院宏觀團隊的分析稱,CPI增速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去年10月食品價格環比大幅下降1%,而今年則環比持平。從分類來看,豬肉和雞蛋環比下滑,但是牛羊肉、蔬菜、水果價格環比均有上漲。而受近期國際原油價格走高影響,石油、天然氣開采和加工業環比漲幅擴大,對PPI上漲影響較大。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工業品價格的上升反映了宏觀經濟形勢的好轉和供需關系的改善,透露出經濟企穩的跡象。關于為何PPI的漲幅并未傳導到CPI,李大霄表示,PPI的漲幅主要源自原油、煤炭、鐵、銅礦石,傳導到下游還需要一個過程。目前來看,今年的GDP增幅應該會穩定在6.8%左右,物價指數也會保持穩定,低通脹的環境仍然會持續,基礎商品價格的持續上揚依然是個大概率事件。李大霄表示明年的的經濟態勢應該還會保持“L”型的穩定態勢,這是業界共識,整體預期與今年相似?!?/p>
環球時報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