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秀英
【摘 要】為了使小學生在打好語文基礎方面做得更加出色,需要教師將視野聚焦在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密切相關的各個方面。本文從如何調動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的視野出發,對有助于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積極性提升的策略加以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學習 學習積極性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043
在采取有效地措施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方面,很多教師顯得十分的無力,即便運用了一定的措施,結果成效也并不是那么的明顯,這就使得教師個人感覺十分的苦惱,同時對學生能夠以更大的激情投入到教學中去,也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而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只要教師方法得當,亦能夠取得很好的成效。
一、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因素歸因
小學語文教師在考慮如何使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的調動的過程中,尤其是在采取一些措施,想要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而最終的結果并不理想時,就需要教師能夠積極的進行歸因,通過歸因切實的把握問題的根源及其癥結,在此基礎上制訂有效地措施。對于目前影響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的因素加以歸因:
(一)難以有效挖掘教科書中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
教科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科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內容的主要來源,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受教師對教科書開發的影響很大。雖然每個地區教師使用的教科書的版本是一樣的,但是教師在開發教科書中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方面,卻是存在較大的差異性,而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難以得到充分調動的原因之一,就可以歸因為對教科書相關因素的開發不夠。教師難以通過在講授教科書知識的過程中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學生的學習激情就會受到影響。
(二)沒有充分發揮教學環境對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促進作用
人們的各種行為都是在一定的環境中開展的,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都不能忽視了環境的作用。同理,小學語文教師也只有在一定的環境中,才能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很好的調動。而目前結合小學語文教師在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方面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對環境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其重視程度還存在不夠的情況,這就導致教師在采取一些措施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時候,難以使環境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而沒有教學環境的渲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打折扣。
(三)欠缺目標的引導
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發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有積極性,既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做一些工作,也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做一些工作,其中目標就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一個重要指引。學生的學習有了目標,使得學生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求知的欲望,教師的教學有了目標,對學生也能夠有更大的指引。而在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方面,教師在通過有效地學習目標加以指引方面,做的也存在一些疏漏,一方面,難以通過引導小學生學習目標的制定等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因為教師在教學方面目標的制定存在一定的疏漏,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調動。
(四)沒有很好的實現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生學習興趣的連接
當我們提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時,很多教師最直接想到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對學習產生了興趣,才能表現出積極性。教學實踐也印證了這一點,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教師能夠很好地加以應用,那么,將取得很好的效果。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對這一點存在的制約,就是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存在欠缺,不能使學生整體上都對語文學習產生較為濃厚的興趣,自然會直接影響到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因此,這一點也要求教師引起重視。
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有效策略
本人想要通過本文為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提供更多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的方法,并立足于問題解決的視角。因此,本文結合上文中提到的目前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因素,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充分挖掘教科書中有助于激發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
作為教師,其教學活動一定要立足于教科書及學生,而使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大的積極性方面,自然也要很好的發揮教科書的作用。教師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對教科書中的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因素加以挖掘。例如:教師可以積極地去發現教科書中的一些有趣因素,使原本較為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十分有趣,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自然會不同,能夠顯示出更大的激情。
(二)充分挖掘教學環境的作用
教師在充分地發揮教學環境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一因素時,首先教師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哪種教學環境,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更加有利。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我們不難發現,積極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使學生在語文知識點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活躍的與小學生的特點相適應的教學環境的打造。
(三)建立有效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設計是否合理,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因此,教師一定要能夠很好的發揮教學目標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啟發與引導作用,使學習目標不僅僅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導向,更是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種動力,在目標的引導下,使學生的學習表現出極大的動力與熱情。
(四)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興趣結合起來
想要使學生從根本上并且能夠長久的對學習表現出較大的激情,就需要教師能夠從興趣的角度出發。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只要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顯得十分積極,并且表現出強大的求知欲。學生的這種表現,對教師的教學也能顧產生很大的渲染,學生積極的學習知識,教師也能夠在學生的渲染下,更加積極地投入教學之中。
總之,欲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更大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需要教師采取必要的措施,對學生加以正確的引導,這樣能夠使原本就十分積極學習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更大的熱情,使原本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夠的學生,也能夠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