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中銀
摘要:提高教學效率是近年來國家的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并且國家頒布法律條例,要求實施素質教育。而面對這種要求提高高效率高素質教育的情況,我們推出了“高效課堂”這一新式課堂。但高效課堂怎么樣提高課堂效率,卻是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 高效; 教學 ;素質教育
“高效課堂”作為一種新式教育方式,它帶有特殊的使命,那就是帶隊教育事業的轉型。這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它使學生學得有趣,提供多種多樣的課堂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換。
一、構建高效課堂的必要性
素質教育的提出是標志著中國教育思想的逐漸成熟和教育方法的進步。并且,早在1988年,素質教育就已經在國家政策中出現,隨著社會的發展,素質教育占教育事業的比重越來越大。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以以人為本為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高效課堂的出發點是學生,以學生為基點,注重效率,全面覆蓋學生范圍,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符合社會發展的新式學堂。
盡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推行后取得一定得成果,但是卻依然有很多弊端。例如,課程依舊是以培養學生提高分數為標準,忽視對學生素質的教育;忽視了對學生世界觀的培養,沒有在學生在世界觀最易塑形的時候形成良好的世界觀;課程仍是老一套教學方式,缺乏創新。“高效課堂”對教職人員的要求更高,不僅是學生的高效課堂,也是老師的高效課堂,在提高學生的同時也是對老師的提升,所以,構建高效課堂也是教師的需要。
二、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今中國的教學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因此,家長以分數評價孩子,以升學率來選擇學校;更糟糕的是,教育機關也以升學率來評價學校,衡量教學質量;學校以學生的成績考察教師,教師的待遇與又與學生的分數息息相關,學生又只有通過分數來證明自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圈。而學生則是這樣教學的犧牲品,為了考高分而放棄了大量的課余時間和興趣活動,這就是應試教育,學生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除了正常的上課就是補課,換句話說,補課代替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和興趣活動。
一些教育工作者把課堂上本能講完的課程,生生的拖在課后,讓補課成為一種慣例,這樣不僅耗費了財力,更浪費了學生們的時間,這也使得國家明文規定禁止非法補課。而所謂的重點學校,名校,也是為了私利無所不用極其,在此不過多贅述。還有一些老師并未理解到課改的真正含義,一味片面的在課堂上大量運用多媒體,上課用課件,一學期下來,沒寫幾個板書,卻是丟掉了語文本來的魅力。而學生學習都在網絡中,在電子屏上,缺乏對語言技巧的運用,對書寫的概念也越來越淡薄,甚至很多字都不會寫,很多學生的書寫可以用不堪入目來形容。有些學生能夠拿到高分,但是那又怎樣呢?他除了拿分外,其他的知識完全不知道,像這種只顧學生的分數來決定學生的未來的教育方式,實在是抹殺了學生的天性。正如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的話一樣:“把時間用在錯的地方比浪費時光更危險,教育方向錯了的孩子比未受教育的孩子更加愚蠢。”
三、實施高效課堂的方法和要求
著名教育工作者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依靠已有的知識來教育學生未知的東西,這是很磨礪教育工作者的教學技巧的事。”高效課堂是為了教師充分發揮知識傳遞的課堂,用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教育學生,達到高效率的目的。
開展課堂交流,培養學生高度的自覺性。學生無論是在高效課堂還說在傳統的課堂,都需要討論,因為語文這門課程,離不開交流。教師們需要在課堂上開展風格不一的課堂教育,和同學們的交流,同時在高度自由的同時要規范學生,不要做無關的事情,這就需要學生的自覺了。
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中國古代春秋時期,孔圣人就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即是對于不同的學生,要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不僅要統籌全班學生的教學進程,還要兼顧每個學生的自身特點和性格,采取適合其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都能發揮出各自的特色和長處,這樣才是高效課堂貫徹理念,能達到高效率的素質教育的目的。
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字的統一體,語言是人類交流的主要方式,也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它具有兩大特點,即工具性和人文性。語言本身就是一種工具,它是人類社會溝通交流的基本工具,它也是人類與動物的區別。然而語文學科就是對語言文字研究的學科,毫不過分的說,語言文字學科所有學科的基礎。從古代到現在,我們運用語言都不僅僅是把它當作工具,它也是人類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這就體現了它的人文性。因此,在語文高效課堂的授課中,不僅要求教師高超的講課技巧,還需要大量的知識儲備以及良好的語言表達。
結束語:
高效課堂不僅是學生高效率的學習,更是對老師的高要求。在這樣的新式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不僅是學生在學習,教師也要學習。同時,教師扮演著一個領路人的身份,課堂氛圍和傳統課堂大不相同,重在學生自主學習,老師查漏補缺,而非傳統的灌輸式教育。
參考文獻:
[1] 彭曉明.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
[2] 靳健,石義堂.現代語文教育學[M].甘肅教育出版社,199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