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霞
摘要:很多學生對英語不太感興趣,難以對英語產生興趣,這還是源于英語課堂效率不高。根據英語課程標準,教師應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針對學生在英語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新型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興趣,從而使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綜合探究
一、寫作策略的實施
1.激發興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詞匯學習可以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學生只有具備了充足的英語詞匯量,才有可能為寫作提供“可理解的輸入”。可見,英語詞匯量的積累對初學者來說是非常關鍵的。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對初一學生來說,讓他們寫一段文章,可能會有畏難情緒。我們不妨嘗試讓他們在課堂上以游戲的形式做一些擴詞練習。由教師或學生提供若干個單詞,讓他們利用這些單詞編成一段有意義的對話或合乎情理的故事。對學生即興發揮的詞組、句子和小短文老師要及時進行表揚,鼓勵。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及時準確地了解某一階段學生寫作水平的發展情況,可以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少走彎路,減少盲目性。課堂限時作文就顯得尤為必要。課堂限時作文的設計,最好同步于學生課程教學。如可以給初一學生布置“自我介紹”“介紹家庭”或“介紹朋友”等內容的作文;給初二學生可以設計“假日計劃“”給筆友的信”“家鄉的四季”或一些看圖作文等;給初三學生設計看圖寫短文和一些材料作文等。教師可在每學期期中和期末各布置學生當堂寫作一篇作文,給予評價后放入檔案袋,作為學生該學期寫作的終結性評價。通過建立學生寫作檔案袋,教師對學生的階段性及整體上寫作進程有了清晰的了解,從而及時對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指導,而學生也能夠及時有效地調整自己的寫作策略。
2.布置落實課后寫作練習很多教師對課后寫作練習重視不夠。不是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就是把它布置為課后練習。教師批改時往往只強調語言的準確性,學生寫作時也是應付了事,漸漸地課后寫作練習就形同虛設。
怎樣化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作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積累了一些經驗:①在課前讓學生進行充分準備,列出寫作提綱。②在課堂上各抒己見進行討論。③讓他們“添枝加葉”,豐富提綱以形成短文。④課后修改整理。
二、拓展教學途徑
1.加強英美文化習俗教學,讓學生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語言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不了解英美文化,不熟悉英美人民的習俗,就不可能用英語的習慣來表達。越深刻細致地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細節,越能正確地理解和準確地使用該國語言。多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識,讓學生多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在非自然英語環境中,英語學習者只有通過閱讀才能接觸大量地道的書面語言,通過閱讀保證足量的語言輸入應是加強寫作能力培養的一種有效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選擇一些好文章,讓學生反復閱讀乃至熟背。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審視和鑒賞材料的語言結構和組篇技巧,吸收它的精華。多年的英語教學證明:讓學生背誦一些精彩的、地道的、口語化的、實用的段落和文章是很有幫助的。只有保證足夠的積累,才能有針對性地輸出。若能理解熟記十幾篇乃至幾百篇各種體裁和題材的文章,寫文章時就能左右逢源,水到渠成。
2.注重課堂同學間批改,內化英語寫作技巧學生習作批改對教師來說是一項大工程,工作量大,且繁雜。怎么批改輕松而且效果好,又能促進寫作教學的提升?我們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作文評價理念,并且不妨嘗試師生共評、生生互評、師生互評等作文評價方法。教師應該站在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評價學生,把評價定位在激勵學生的進步上,通過作文評價搭起一個師生平等對話的平臺。通過溝通和協商、理解和激勵使評價對象最大限度地接受評價結果,從而大大地提高寫作的教學水平。
課堂批改評價方式有:①抓典型,課堂面批。②同伴批改。③教師批改。結果分析顯示:同教師的評語相比,同伴批改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意識,內化英語寫作技巧。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更能為學生所接受。
三、增加素材的積累
1、用好課堂上的聽力材料。在初中階段,聽力訓練被放大到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與層面,很多地區甚至在中考試卷中插入了不小比例的聽力試題。而很多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的時候往往把它單獨割裂開來,作為一項獨有的技能進行培訓,這其實是非常不好的一種做法。與寫作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不僅有益于聽力能力的提升,而且對于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好處,每當聽完一個材料,我們可以分析一些其中涉及到的具有特色的短語、句子,具有警醒意義或者生動可人的段落、詞語,讓學生在分析篇章結構、行文特色的過程中深化理解聽力材料,摸索聽力技巧,另一方面也給寫作能力的提升做好鋪墊。
2、背誦范文。無論是課內美文,還是課外拓展,當遇到令學生眉飛色舞、激動不已的文章時,我們都主張學生將這些文章背誦下來。這其實是一個內化學生英文知識的過程,背誦的過程就是一個強化英語語法、單詞積累的過程,有了這些豐富的材料積累,我們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才可能有著豐富的聯想,才思泉涌,給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不竭的源泉。
總結:總之,教師要充分的了解學生的特征與喜好,針對性地制作教學方案,充分的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并且還可以促進學生素材的積累,靈活的進行教學,讓學生樂于學習。
參考文獻:
[1] 楊潔.初中英語作文教學策略[J].考試與評價,2011,(4):69-0.
[2] 方治英.農村中學初中英語作文教與學的問題和對策[J].中學生英語,2011,(12):98-9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