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燕
【摘 要】開展幼兒文明禮儀教育工作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際中幼兒園方面就可以從環境、生活以及主題課程等方面出發,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培養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針對幼兒文明禮儀教育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 文明禮儀 教育研究 多種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9.198
我國的文化歷史背景相對較為深遠,因此,就要清楚認識到禮儀的重要性,做好教育引導工作。同時還要主動承擔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目標,樹立起榜樣,借助豐富、有價值的活動來提高幼兒文明禮儀教育效果,發揚好我國的傳統美德。
一、借助良好的教育環境來提高對幼兒的教育效果
就環境教育而言,可以有效提升對幼兒的文明禮儀教育效果,同時也可以陶冶幼兒的情操。因此,就要發揮出幼兒園環境的重要性,借助環境創設來提高教育的效果,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同時教師還要有計劃地引導幼兒,做好教育培養工作,從物質環境與心理等方面出發,借助多元化的教育環境來提高幼兒的教育效果。第一,要為幼兒創建出和諧的物質環境。就幼兒園中的物質環境來說,其創設已經成為了幼兒文明禮儀學習中的基礎條件之一。所以在實際中就可以從幼兒園中的樓梯等外部環境入手,通過懸掛相關標語等來對幼兒產生出潛移默化的影響。其次,就可以從班級區角活動上來進行滲透。如在生活區中就可以布置一些文明禮儀的提示圖片,或是張貼行為標準等,以此來規范好幼兒的生活行為。在游戲區中,就可以將其深入到材料中去,以此來展示出文明禮儀的教育內容。可以說只有真正在幼兒園中向幼兒展示出無聲的文明禮儀活動,才能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與引導,向幼兒傳遞文明禮儀知識。第二,借助和諧的人文環境來為幼兒營造出良好的心理氛圍。在培養幼兒文明禮儀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為幼兒設計出榜樣,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當幼兒在洗手時將水龍頭開的較大,那么教師就可以及時表揚將水龍頭開的較小的幼兒,以此來對其他幼兒進行教育。只有讓幼兒認識到正確的文明禮儀,才能主動的約束自己的言行[1]。
二、將文明禮儀納入到一日活動中去,豐富幼兒的禮儀知識
第一,從生活的角度上出發,組織幼兒開展禮儀活動。禮儀教育課程是幫助幼兒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因此,在開展教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從這一階段幼兒的特點與實際情況出發,主動對文明禮儀活動進行創新,以此來將其轉變成為幼兒所喜歡的內容,這樣也就可以更好地接受教育的內容。其次,教師還要引導幼兒認識到禮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幼兒感受到文明禮儀的意義所在,這樣才能提高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如教師可以給幼兒設計出相應的主題活動,借助活動來幫助幼兒保持輕松愉悅的態度,提升自身的情感與認識,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第二,做好長期的堅持工作。想要將文明禮儀教育內容自然的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中去,教師就要做好滲透工作。如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就可以刻意地提醒幼兒主動向他人問好。當看到幼兒做得好時,教師就要及時表揚幼兒。在課余時間中,教師也可以主動與幼兒之間進行溝通,通過想起講述德育方面的故事等,以此來提升幼兒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同時也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表演,提高幼兒的感悟與體驗。最后,教師還要做好鞏固分工作,通過組織幼兒開口說與練習,從而逐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文明禮儀教育的目標[2]。
三、開展文明禮儀評比活動
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從這一階段幼兒的特點上出發,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同時還要設計出評選禮儀標兵的活動,通過定期開展評選工作,以此來激發出幼兒的表現欲望。其次,教師也可以給予幼兒一定的物質獎勵,或是讓幼兒擔任相應的禮儀標兵,借助活動等來提升幼兒的積極情感。只有不斷為幼兒創建出良好的環境與氛圍,才能有效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成為懂禮、知禮、用禮的新時代人才[3]。
四、借助活動來提升文明禮儀教育的實效性
只有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為自身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因此,在幼兒教育中就要清楚認識到文明禮儀習慣的重要性。第一,要在區域活動中盡可能的為幼兒還原出生活中的場景,組織其閱讀相關的故事,實現對幼兒禮儀熏陶的目的。然后就可以組織幼兒對故事中的內容進行復述,或是進行角色體驗,以此來感受到使用文明禮儀的魅力。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只有讓幼兒真正參與到體驗中去,才能讓幼兒學會主動進行文明交往,提高了合作的意識。第二,做好文明禮儀的傳承工作,以此來影響幼兒的發展。在我國古代出現了較多的啟蒙讀物,其中也匯集了較多的智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晨間活動等來對幼兒進行教育,提高幼兒的認識與理解。其次,是可以組織幼兒閱讀《弟子規》等,在教師的講解下,學會怎樣做人以及與其他人相處。第三,要掌握好禮儀操等。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就要約束好自己的言行,以此來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改編出適合幼兒接受的《禮儀操》等,提高幼兒的認識。通過從不同角度上來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動的要求自身。第四,拓展教育的空間。就家庭教育來說,對幼兒的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不論是從哪一種教育上來說,只有實現家園的有效合作,才能更好地對幼兒進行教育,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如在教育中就可以組織幼兒閱讀國學經典知識,或是通過開展親子活動等,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還要吸引家長的目光,促使家長也參與到幼兒教育中去。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先向家長介紹文明禮儀教育的重要性,為幼兒教育創建出良好的教育環境,提高教育的質量[4]。
綜上所述,在開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做好文明禮儀教育工作,真正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幼兒對文明禮儀的認識,這樣才能主動學習相關知識,約束自己的言行,具備良好的品德與修養,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謝春蓮.淺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的多種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1):108-108.
[2]嚴菲婭.為孩子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礎——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價值[J].快樂閱讀旬刊,2013(06):120-120.
[3]李虹.傳承中華文明禮儀奠定學生美好人生——淺論小學生文明禮儀習慣培養[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16(03):1-2.
[4]陳亞.倡導文明,踐行禮儀——淺談小學生禮儀規范的培養[J].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2(10):46-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