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閣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是美術課堂的一盞明燈,它可以創設特定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化難為易,讓學生的思維活躍、流暢,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可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優化美術課堂;還可以提升情境,豐富情感,強化學到的知識,現代教育技術推進了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激活了小學美術教學。
【關鍵詞】興趣 創新 優化 升華
一、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點燃思維的火花,是所有學科的生命力。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了興趣,學習對他來說,就不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如果學生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就會被拋棄在學科大門之外。藝術殿堂的門也是如此,他往往把對藝術不感興趣的人關在門外。因此,作為一名美術教師,首要任務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一把打開藝術殿堂的鑰匙。
很多人認為,愛畫畫是孩子們的天性,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在實踐中發現有的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很短暫,沒有持久性。課堂教學緊張,只能使學生筋疲力盡,興趣蕩然無存。
良好的課堂教學氣氛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還可以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例如:我在講小學美術第七冊《色彩ABC》一課時,先利用課件讓同學們欣賞一些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工藝品,調動同學們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然后讓小組合作利用收集的不同材料,如:毛線、布頭、火柴棒、樹葉、水果皮等等,舉行“我是小小藝術家”活動,讓每組學生分析不同材料的形狀、顏色等,從中發現美,創造美。當一個由木頭做成身子,糖紙做成裙子,毛線做成頭發的小姑娘站在大家面前的時候;當學生用半個橘子做成瓢蟲的身子,黑豆做成斑點,火柴棒做成觸角的時候;當一輪用毛線發射著光芒,用布片做成的太陽升起的時候……全體學生不由得發出歡快的笑聲。原來不屑一顧的廢棄物也能做成一件藝術品,自己也能成為藝術家。于是他們歡呼雀躍,在歡快又輕松的氣氛中,他們相互學習,學會利用,把動腦化做一種尋覓美的活動,把學習變為一種享受、發現美的快樂,把勞動變為一種創造美的過程。
學會在輕松中學習;在學習中收獲果實;在品嘗果實時品嘗快樂;在品嘗快樂時增加自信心。自信心的增加更激發了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與興趣。使教師看到了興趣這把鑰匙開啟了一個陽光普照、鮮花滿地、歡歌笑語的藝術殿堂。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點擊思維。引發創意
學生的創意需要通過對美的切身感受的過程才形成的。在其過程中,教師運用圖文聲并茂的形象生動的畫面,使學生不斷地獲得美的啟迪,不斷提升著悟性,與此同時升騰起創作的熱情,產生出自己獨特的創意,也就是創新。
例如:我在講小學第五冊《身邊的設計藝術》一課時,要求學生設計一把座椅,我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先引導學生觀看反映現代化城市建設、現代化城市夜景、星空探秘等電影片段。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使周圍的事物都成為組成椅子的素材,結果學生的想象力猶如洶涌的大海一發不可收拾。有的學生把座設計成太陽,靠背設計成月亮,星星設計成腿;有的把荷花設計成座,把荷葉設計成靠背,把葉柄設計成腿;還有的學生把椅子設計成人的形狀,小腿和胳膊設計成椅子的腿,身子是座,把自己想象成坐在媽媽懷里的孩子,享受著愛和呵護……最后我發現就連書本都成了椅子的材料,學生用一本書做座,一本書做靠背,兩本書十字交叉做腿,猶如被知識包圍一般。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課堂
現代多媒體教學將形象生動的畫面、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背景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有機結合起來,充分呈現知識形成的過程,給美術教學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有助于全體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區域內看清演示過程,節約很多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注意力高度集中,主動性增強,教學目標容易實現。
例如:在講記憶畫《各式各樣的汽車》一課時,我首先運用課件展示現實中各式各樣的汽車,要求學生看過后說出自己看到的汽車。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汽車的結構、款式、色彩等。由于動畫的效果形象生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讓學生自己分析、討論,總結汽車的基本結構。最后我要求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構思,畫出自己最想擁有的汽車。有的學生設計出有翅膀的汽車;有的設計出太陽能環保汽車;有的設計出垃圾做能源的汽車。這樣,不僅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的,而且優化了課堂氣氛,發展了學生的創造力。
四、運用多媒體升華情境。強化新知
傳統的繪畫教學,“語言+靜止圖片+演示+練習”,課堂教學情感成分少,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易于在消極被動的情緒下,目睹枯燥無味的簡單重復,而多媒體教學系統提供的形象、生動的圖形、激人之情,啟人之智的音樂、抒情的語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較好地調節了學生的情緒,能對學生產生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使學生通過各種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升華了情境,豐富了情感,從而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果,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強化了新知。
如:在教學二年級美術《秋天》一課時,我依據本教材中的知識點和重點、難點,用電腦制成大量的動畫情景:秋葉飄落、秋果累累、秋收農忙、秋林漫步、秋菊叢中……當這些大自然的秋景動畫再現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思維頓時豁然開朗,他們沉浸在秋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處于最佳狀態,加入娓娓動聽的語言啟迪,學生們在觀看過程中,其思維產生豐富的聯想,腦海中同時再現了秋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從而解決了本課重點,突破了難點,并使學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潤的同時,積極、主動地掌握了新知,開擴了視野,提高了他們的認識能力,為學生的繪畫創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創設了有利的條件。
總之,美術教學是一門科學,一門藝術,需要我們大膽嘗試,不斷探索。在輕松愜意中獲取知識的精髓是素質教育的宗旨,在探索知識的路上獲取一些擊敗困難的法寶是每位學生的愿望。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不斷地優化電教媒體的組合,充分發揮其作用,并符合教材體系,就能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難點,解決教學重點,并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現代教育技術是美術課堂的一盞明燈,它能推進現代化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長足發展,激活小學美術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