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措
摘 要:由于現階段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深入,傳統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得到相應的發展。但現階段小學語文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也會存在各種問題,不僅會制約教學水平,同時也會阻礙教學質量。所以本文主要分析語文教學改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加強教學效率和水平,在這個基礎之上也是提出了下文之中的一些內容,希望可以為同行業進行工作的人員提供出一定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存在問題;解決策略
課堂是小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利于小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對于其未來學習和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有必要創新教學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當前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一)由于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存在著相互脫離
在進行素質教學的過程中,我國的教材內容以及形式也存在著重新編排,此外教學內容更加豐富以及多樣化,此外在教材中,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設置,但是根據教材內容方法分析,和學生實際情況存在相互脫節的現象。
(二)由于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學模式
雖然現如今我國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標準已經得到一定范圍的推廣以及普及,但是從根本上依然沒有能夠做出較為明顯的改善,在新課程標準中較為重視學生的創新能力,此外在教學活動中也凸顯出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所以在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學模式以及手段也是得到一定創新,體現一定的多樣化以及豐富性特點,而只在表面上對小學生發散性思維進行強調,在本質上教師依然是教學活動主體,例如在實際教學時,教師會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但是教師對學生問題的衡量依然根據教材中的標準答案,對學生思維發展帶來阻礙。
(三)由于學生主體地位形式化
雖然小學語文教學已經實施新課程改革,但教學中依然存在一些問題,由于強調學生主體地位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在進行實際教學中通常只是趨于形式化,沒有任何充實內容。首先教師在教學中依然存在不當的自主性,一些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參與度,會利用提問方式教學,對學生不懂的問題進行針對性講解,但是小學生思維方式以及喜好等存在一定差異,容易導致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重點出現相互背離的現象。其次沒有充分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小學生合作學習雖然存在顯著優勢,但在實際運用中會浪費較多時間,所以教師在對這種學習方法選擇的過程中進行充分考慮。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一)要提高和學生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
一是在對教材的內容進行編制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將一些和學生實際生活不相聯系的內容進行減少,或者是將一些學生目前無法理解的內容刪除,盡可能的選擇一些和學生日常生活相關和具有著時代氣息的內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應用。二是教師在講解時要應用一些樸素的語言對知識點內容講解,讓學是更加全面以及細致的了解相關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對教學整體水平以及質量提高。
(二)創建良好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普遍對教師具有一種敬畏的心理,聽從教師的安排,甚至教師提高一下說話聲音,表情嚴肅一些,學生立刻便會噤若寒蟬,課堂氣氛非常安靜。嚴肅沉悶的課堂環境,并不利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習效果。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有意識的營造出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環境,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此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敬畏心理,使學生能夠放松身心。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不管是采取哪種教學模式,均必須肯定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地位,必須意識到這一點。如果教師采取傳統的教學手段,沒有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枯燥呆板的教學模式必將會影響到教學效率。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完善教學手段,使課堂更加具有活力,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與呵護;并且教師學會與學生做朋友,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一旦學生能夠在教師面前自由表現,暢所欲言,畢竟會對語文學習產生學習興趣,能夠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互動,在此種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自然而然的提升了課堂效率。
(三)鼓勵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有教育學家曾經說過:語文教學效率的評價標準,應當是學生主動參與的程度。如果班級中有80%以上的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此課堂可以說是高效的課堂。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突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被動的學習極大程度的影響了自身學習效率。真正有效的教學,并非是讓學生簡單的學習知識,而是形成自己的知識經驗,有自身獨特的見解。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只是依靠教師單方面的積極性,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是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教學方法的選擇中、以及教學評價過程中,充分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只有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才能夠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升了課堂學習效率。
(四)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語文教學實效性
小學語文屬于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聽話、說話、寫作、閱讀等方面的能力。由于小學生年級較小,對語文還缺乏綜合系統的認識,無法對知識做到準確的運用。而在語文教學中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有利于將課本中單一的文字信息,通過視頻、圖片、動畫等等方式,變得更加形象、生動和動態,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同時,將語文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的結合,還能夠營造出各種各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親自體驗,強化了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總結
總而言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需要教師能夠精心準備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熱情,以此使學生全面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保證了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靜.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方法探討[J].教育,2016(11):00212.
[2]曾振良.加強互動教學,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J].考試周刊,2013(30):45-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