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宇+朱道靜
摘要: 社保數據的開發應用和數據資源共享受到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北京、上海、廣東、浙江、重慶、江蘇、福建、貴州等出臺的大數據行動計劃中均涉及人力資源數據的開發應用。在闡述大數據、人力資源相關概念基礎之上,本文從河南省人力資源發展現狀出發,通過建立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實現人力資源數據的統籌化、精細化管理,提升河南省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關鍵詞: 大數據 人力資源 數據中心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22-0030-02
一、相關理論
(一)大數據的內涵
大數據是一個跨學科、多領域的研究主題,許多學者、專業人員和機構分別從不同視角出發對大數據的定義進行了闡釋。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對大數據(Big Data)做出如下定義:“大數據指的是規模已經超過了傳統數據庫軟件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集,并不是大于一個特定數據量的數據才能被定義為大數據,因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符合大數據標準的數據集規模也會增長,并且該定義在不同的行業中也會有變化,這依賴于在一個特定行業中的常用軟件和數據集的規模。”[1]
EMC公司則這樣描述大數據:“大數據并不是一個準確的術語;相反,它是對各種數據(其中大多數是非結構化的)永不休止的積聚的一種表征。它用以描述那些呈指數級增長,并且因太大、太原始或非結構化程度太高而無法使用關系數據庫方法進行分析的數據集。”[2]
(二)人力資源的內涵
“人力資源”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彼得·德魯克(1954)在其《管理的實踐》一書中首先提出的,在書中他提出將人作為企業的特殊資源,需要進行管理,并且認為人力資源相較于其他企業資源有獨特性,需要管理者發揮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3]
人力資源指的是全部人口擁有的勞動能力的集合,人力資源會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會反過來影響以上多個因素。[4]
二、河南省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6年年末,河南省總人口為10788萬人,占到了全國人口總數的78%。河南省雖然作為人力資源大省,但在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合理利用上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人口總量大,但整體質量不高
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河南省每10萬人中,除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數有所下降以外,其他層次的人數都有所升高。與2000年相比,河南省文盲率雖然下降了162%,但是仍然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二)人力資源流失率高,利用率低
截至2015年年底,河南省勞動力(15—64歲)人口總數為7500,總量位居全國第三,其中青年(15—24歲)占比為222%;壯年(25-44歲)占比為448%;可以看出,青壯年人力資源約占到67%。但是, “人口紅利”并沒有在河南省內得到充分發揮。河南省統計網關于河南農民工外出意向的專項調查報告數據顯示,741%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到省外務工,近80%的河南省技工學校畢業生流向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高校畢業生中40%都流向外省。
(三)人力資源結構不合理
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專業技術人員占從業人員的平均比例為430%,河南省占比為35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專業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總數為16萬,占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為777%;中級職稱總數60萬人,占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為2912%,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總占比為4389%,占比偏低。
(四)人力資源發展環境欠佳
近年來,河南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逐步深入,但人力資源軟環境建設相對滯后。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人力資源市場化配置程度不高;人才吸納、培訓、激勵機制不完善;人事、戶籍制度不夠完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農民自發外出務工的占比達到60%,城鎮下崗、農村無業人員的就業服務相對滯后;政府培訓補貼力度與農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農民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自我接受教育意識不強。
三、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的建設路徑
(一)運營主體
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將采用“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運營模式。充分發揮政府在人力資源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同時面向市場,以市場化運作的方式實現人力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在政府主導下,數據中心的建設及運營管理將采用PPP的運作模式,充分整合各方資源,形成高效的運行機制。
(二)運作模式
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采用“導入-分析-應用-反饋”的運作模式,以導入的社保數據為基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導入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分析的結果服務于河南省社保體系的建設和人力資源大數據中心應用平臺——“就業云平臺”的建設;依托“就業云平臺”,收集并完善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同時將收集的數據反饋到數據平臺上,最終把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建設成為一個循環的、具有自身造血功能的動態系統。
(三)建設內容
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機房建設與硬件配置、數據采集和整理、ETL系統、數據建模、結果評估、數據可視化、數據安全和輔助決策支持系統。
四、安全保障措施
為保證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的順利推進和有效運行,不僅要有實用的運行管理系統作為支撐,也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運營管理和監督機制。河南省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的安全保障主要從制度保障和技術保障兩個層面進行建設。
(一)制度保障體系
制度保障體系主要通過成立監管機構和制定規章法律 兩個層面對數據中心建設進行監管。以設置獨立的監管機 構、成立監管小組、建立信息發布平臺、建立立體式的保密制度為手段,全方位保障人力資源數據中心的運營。
護,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制定數據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證數據中心信息安全工作有序開展。
(二)技術保障體系
技術保障體系主要分為安全運營保障體系、軟硬件保障體系、安全技術保障體系三個層面。安全運營保障體系主要通過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建立集中的身份管理平臺、建立安全審計和檢測平臺等方法;軟硬件保障體系主要借鑒阿里云、百度云等云平臺建設技術,搭建分布式平臺,通過可視化技術和MySql數據庫技術保障數據信息的整合與篩選工作;安全技術保障體系主要由國建電網負責搭建,從物理安全、網絡安全、系統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五個層面進行保障。
參考文獻:
[1]Big 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 , Competition , and Productivity[EB/OL].
[2]EMC. Big Data Big Opportunities[EB/OL].
[3]彼得·德魯克.管理的實踐[M].北京: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193-211.
[4]徐春霞.淺談人力資源與人力資本[J].商情,2012(48):36-38.
[5]牛林林.河南省人力資源能力建設評級與對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3.
[6]羅智文.河南省人力資本與區域經濟增長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4.
責任編輯: 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