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登安
【摘要】企業要在激烈競爭中求生存,必須依靠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企業對員工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處于企業人才“金字塔”中下部的中職生需具備較強的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但在培養職業素質這方面往往被中職學校有所忽略,因此中職學校應該注重對學生職業素質的培養。
【關鍵詞】職業素質 培養 中職
隨著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企業對勞動者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企業通過對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來形成企業的競爭優勢,己成為企業重要的競爭戰略。現代企業需要的人才不再是讀書的機器,而是具有積極進取、勇于創新、富有個性、有獨特見解和思想的人,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員工。所謂職業素質是在職業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基本品質,是勞動者對社會職業適應能力的綜合品質。一般說來,勞動者能否順利就業并取得職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本人職業素質的高低。
一、培養中職生職業素質的必要性
如今的企業在招收新員工時,既要考察其專業技能,更看重綜合素質;不僅考察與職業崗位的匹配度,更要看員工的學習能力、職業素質。筆者通過對重慶部分企業走訪調研中了解到,企業對畢業生看重的主要集中在工作態度、責任心、學習能力、誠實守信等軟指標上,對有技能,但職業素養有問題的人,企業往往持否定態度。真正能夠受企業歡迎的,除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能,還要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因此,那些專業面窄、社會適應能力差、綜合能力不強的人在市場競爭中必然處于劣勢。真正的人才標準應該是“品德、知識、能力和業績”。“唯學歷”的年代已經成為過去,只要有能力,職業素質好,哪怕是學歷相對較低的中專畢業生,都是相當有競爭力的。
目前中職生的整體素質落后于企業的高標準,有的學生缺乏人生目標,個人利益至上,學習的功利性強;有的學生不愿從基層艱苦崗位做起,片面追求高收入與較好的工作條件;有的學生對理論知識學習不感興趣,雖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但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有的學生缺乏吃苦耐勞、艱苦創業的精神,對自己要求不嚴,愛崗敬業意識淡薄,缺乏職業操守;有些畢業生頻繁跳槽,缺乏誠信意識;有些畢業生上班懶散、遲到、早退。顯然這些現象都反應出中職生的職業素質差,與企業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培養和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為社會提供優秀的技能型人才和建設者是中職學校的職責,尤其是作為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中更應注重培養中職生的職業素質。
二、培養中職生職業素質的途徑
(一)將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去
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應怎樣使學歷相對較低的中職生,快速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并迎接社會競爭的挑戰?作為中職教育的老師,要想盡辦法提高中職生的職業素質,將職業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去。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使學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又要使他們具備較強的職業技能和適應能力,還應注重實行產教結合,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掌握職業技能。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老師不僅要變革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更要轉變教育觀念。作為中職學校的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同時,更要加強職業素質方面的教育,為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幫助中職生排除自卑心理,不斷激勵他們,使他們德技雙馨。使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中職學校的生活是一種為了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會一門職業技能、并能快速適應企業工作而開展教學的系統活動。他們今天的學習關系到將來能否走好自己職業生涯第一步的大問題。讓學生清楚:只要勤奮努力,只要不斷進取,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中職生同樣能在社會上尋求到立足之地,同樣能在建設祖國的偉業中發揮自己的作用。
(二)發揮學生的特長,提高其職業素質
每個學生的個性、氣質、興趣等各不相同,因人而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教學,來調動他們的優勢因素,這樣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活動中,布置作業時,把需要通過網上搜索,查詢的相關問題交給喜歡上網,電腦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去完成;將需要進行深度思考,認真鉆研才能完成的任務交給性格內向,認真的學生去做;實踐性強的活動讓愛動手的學生唱主角;這樣揚長避短的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發揮個性特長,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中職生對自己的要求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職業意識,職業期望和職業興趣。中職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注重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提高其職業素質。
(三)重視行為養成,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質
道德品質是一定時期社會道德原則和規范在一個人思想和行為中的體現,是一個人在一系列的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特征和傾向。優良的思想道德是從事任何社會職業所必備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職業能力是否具有所需要的發展空間。思想道德素質在職業實踐中表現在職業道德的優劣、對待勞動的態度、自強自立、自尊自律等諸多方面。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言傳身教影響學生,讓學生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在待人禮儀、開會坐姿、衛生保潔、實習實訓、日常言行等方面制定行為規范標準,將文明素質要求具體化,學生可以對照標準審視自己的言行,校正不良行為習慣,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和道德素養,而文明行為和道德修養是良好職業素質的重要體現。久而久之,學生的職業素質自然會明顯提高。
(四)加強校企合作,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
校企合作是培養學生的職業信仰、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的重要途徑,通過校企合作,更新學校領導的管理理念,實現學校管理和企業管理的有機結合,創建現代企業管理環境,培養學生的職業情感。通過校企合作,教師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要求和崗位需要來制定培養目標,調整專業設置、改革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將企業文化有機的滲入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引進現代企業文化,讓學生提前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感受企業的特色,讓學生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職業素質。
三、結束語
現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每個企業的人才的構成都呈現“金字塔”形的特點,我們中職生正是處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才,一個企業能否長盛不衰,根基的穩固常常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新經濟、新形勢下,中職校如何培養出一批企事業單位所需要的優秀的、合格的畢業生,是擺在我們每一個職教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值得每一個職教工作者用心去思考,探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