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萍
【摘要】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大好形勢下,文化館要充分把握機遇,明確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力地位,積極發揮文化館的文化職能,促進公共文化的多元化發展。
【關鍵詞】文化館 公共文化服務 文化職能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是追求藝術升華、釋放藝術才華的殿堂,承擔著通過文化藝術形式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職責。隨著我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推進與發展,文化館需要把握“十三五”時期的良好機遇,運用開創性思維實現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主力地位。另外,文化館還承擔著改善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責任,要適應時代的發展,利用多元化的文化元素,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水平。
一、把握新時期發展形勢,明確主力地位
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是關系到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內容,涉及國家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及競爭力。可以說文化館建設遇到來一個紅利時期,公共文化服務事業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15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全面覆蓋、互聯互通,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和手段更加豐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公共文化管理、運行和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政府、市場、社會共同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穩步提高。
(一)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
文化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必須以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為導向。人民群眾享受文化福利是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文化館要建立明確的文化服務體制,做到文化服務有保證,并且與當地經濟發展、風俗習慣、歷史文化相匹配,積極構建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生態體系。其次,根據人民群眾的需求,滿足人民群眾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參與文化活動的基本需求,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情況,配備相應的服務保障,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最后,文化館要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
(二)提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是實現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本保障。文化館要積極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能力。首先,文化館要建立完善的設施建設體系,根據人口分布、土地資源、建設規劃、施工要求等因素,合理規劃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分布,做到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均衡分配,充分發揮公共服務設施的有效利用。其次,文化館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基礎建設,也就是說人民群眾在享受文化權益的舒適度。例如農家書屋的建設,要考慮到光線、閱讀舒適、環境等諸多因素,切實有效地發揮農家書屋的積極作用,給人們群眾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和閱讀平臺。最好,文化館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管理,管理是保證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有效運行的基本條件。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不是建設好后就讓人自流了,而是要通過合理的管理制度,保障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健全,能夠長期為人民群眾提供良好的文化服務。
二、發揮文化館文化職能,形成主力地位
建立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及時準確了解和掌握群眾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目錄,開展“菜單式”、“訂單式”服務。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不是獨立的機制,不是閉門造車就能實現的,而是一項國家戰略的文化建設思路。文化館必須發揮其文化職能,聯合其它文化部門,相互協調合作,形成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的主力地位。
(一)提升文化館的服務效能
文化館的服務效能最基本的是文化館根據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提供優質的文化活動及文化服務,改善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而文化館要想形成公共文化服務中的主力地位,必須深層次的發揮文化館的服務效能。首先,文化館要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品牌建設,推動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服務項目建設,積極創新與傳承地方優秀文化,擴大地方文化的品牌影響力。其次,文化館要積極實行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兄弟文化部門的溝通協作,實現文化互通、文化資源共享,建立統一的文化服務體系。
(二)豐富文化館的文化供給
文化館要想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形成主力地位,必須依靠多元化文化內容建設,擴大文化建設平臺,使更多的人民群眾享受更加豐富的文化盛宴。這要求文化館的文化供給具有鮮明性、多元化、創造力、觀賞性、藝術性等特點,能夠充分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精神,反映中國當代社會價值觀念。其次,文化館的文化供給要突破文化形式等基礎層面,深入挖掘地方文化、高雅文化、傳統文化、創新文化等深層次內涵,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內涵。最后,豐富文化館的文化供給要突破傳統的文化供給方式,走向網絡化、信息化等方式實現文化供給。
三、結束語
隨著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步伐的加快,文化館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的主體地位迫在眉睫。文化館必須要抓住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資源,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標準體系,加速文化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杠桿作用,豐富文化供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