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芳
(四川省宜賓市第七初級中學,四川宜賓 644000)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鄧芳
(四川省宜賓市第七初級中學,四川宜賓 644000)
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研究,能夠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基于此,本文將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并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研究,其中包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以及建立完善的課堂評價體系四方面內容。
小學語文課堂;學習興趣;合作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小學語文課堂作為小學階段的重點教學內容,自然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目前,我國小學語文課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其中主要包括學生對課堂沒有興趣、學生的合作能力不強以及不敢在課堂上提出質疑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始終無法提高,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就要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進行正確認識。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方面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另一方面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重點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目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教學重點偏差的問題,利用大量的時間對書本上的固定知識進行教學,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時間長了,當學生習慣這種教學模式之后,很難接受其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講解《畫楊桃》時,除了要對文章中的重點知識以及生詞進行講解以外,還要對文章中的深層含義進行解釋。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與學生溝通,“為什么同一個楊桃,全班同學畫出來的形狀都不一樣呢”,有的同學會回答:“因為每個同學坐的位置不同、因為同學的理解能力不同、同學們的繪畫能力不同”等。教師在聽完這些答案之后,要對同學們的答案進行統一整理:“有的同學剛剛說因為同學們坐的位置不同,那同學們再想一想,位置不同是不是觀察楊桃的角度也不同啊,那么在不同角度下的楊桃,自然得到的圖像也就不同。這與我們在平時生活中觀察問題的角度是一樣的,一個事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所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通過學生自己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并給出答案的方式,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課堂有效性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教師只有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進度、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進行科學的選擇,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效率,進而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最終的教學質量來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只有在興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才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心境下獲取知識,進而提高了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忽略了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導致大多數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沒有主動獲取知識的意識,時間久了,學生不但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甚至會產生厭煩的心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由于心智發育還沒成熟,加上好奇心比較強,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講解《五彩池》這一課時,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見沒見過五彩的池子啊”大多數同學都會說沒有,“那今天老師來帶同學們了解一下五彩池,看看五彩池中到底是哪五個顏色,還有它為什么是五彩的呢”。同學們對老師形容的五彩池已經充滿了好奇,教師在這時就可以開始正課內容的講解。在講解結束后,讓學生回答課堂開始時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對外界知識進行探索的階段,對于不懂的問題,小學生通常會對家長進行提問。但是在課堂中,由于種種原因,許多學生不敢對老師進行提問,導致不理解的知識越來越多,最終影響了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提問,對于不懂的知識及時提問。一方面,教師要建立出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緊張情緒,建立老師與學生互相平等的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說出自己心中的疑問。教師可以在上課之前與學生進行溝通,“平時喜歡看什么動畫片啊,平時有什么興趣愛好啊,假期的時候在家都干什么啊”通過這些問題與學生進行溝通,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降低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進而在課堂中對于不懂的問題勇敢進行提問。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中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邏輯思維等方面還沒有發育完全,所以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提出一些與課堂教學無關甚至是天馬行空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這一現象進行有效的控制,引導學生提出具有課堂價值的問題。在學習《月球之謎》時,教師通過對文章的講解以及有關月球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例如“人們為什么要對月球進行研究”等問題,而不是“月球為什么會存在”這種與課堂無關的問題,用正確的教學手段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在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小組課堂合作的方式,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合作。在小組課堂合作中,教師將學生平均分為幾個小組,并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安排角色,語言組織能力強的擔任發言人,組織能力強的擔任小組組長,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定一個課題讓學生進行討論,例如“同學們在平時生活中聽過的神話故事”,為接下來對《女媧補天》的講解進行鋪墊。在課外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小組討論的課題范圍擴大,例如對大自然的理解,學生在對這一課題進行研究時,就可以通過對樹木、花草甚至是草地中的小昆蟲進行研究,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學生在研究樹木的過程中,可以將一張白紙放在大樹的表面,用蠟筆填涂一部分,這樣大樹表面的紋理就清晰的印在紙上。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將紋理印在紙上,帶到課堂與同學一起討論。
教師可以通過建立課堂評價體系的方式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正確的評價,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于缺點及時改正,對于優點繼續發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專門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評價,其中包括學生在平時上課過程中的態度、學習能力、學習方法的科學性以及最終的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對以上因素的全面分析,找出學生在該階段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例如,學生對學習始終抱有消極的態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在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可以私下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心真實的想法,找到對學習態度消極的原因。如果學生是因為家庭因素產生消極的態度,則教師可以適當與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如果學生是因為不適應教師的教學模式,則教師應該對自己目前的教學模式進行審視,找出其中的不足加以改正。
隨著人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小學語文老師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通過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研究發現,運用正確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對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研究,能夠為今后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穩定發展奠定基礎。
[1]朱光輝,袁靜怡,孫佳慧,宋曉燕,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探索[J].哈爾濱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6,01(11):263-264.
[2]張錫侯,李高申,趙婷.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3(23):113-115.
[3]譚芳,張耘,陳志勇,等.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初探[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5(11):143-145.
[4]羅軍飛,汪迪,廖小利.小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1(24):122-123.
[5]謝小樂,魏羅新,史劍輝.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解析[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3(28):241-242.
G632
A
1003-2177(2017)07-0032-02
鄧芳(1987—),女,四川宜賓人,本科,研究方向: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