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記憶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記憶在武術教學領域十分重要,沒有記憶,掌握各種復雜武術套路和攻防技能,就是一句空話。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關鍵,是武術教學中首先要抓的重要環節。積極的實踐練習,是與遺忘作斗爭的唯一辦法。如何運用記憶的規律,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快更好地學習和掌握武術技能,是武術教學中值得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
關鍵詞:武術教學;武術動作;記憶
一、記憶的含義與重要性
記憶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是一種復雜的心理過程。記憶的內容來源于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和練習過的動作;按其性質的不同,記憶可分為形象記憶、邏輯記憶、感情記憶、運動記憶。
記憶心理過程中的識記是感知的過程及在頭腦中留下的痕跡,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關鍵,是武術教學中首先要抓的重要環節。識記分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有意識記又分理解識記、機械識記。鑒于武術內容繁雜和風格多樣等特點。提高理解識記要放在首位;對于青少年運動員。由于文化修養及理解能力的限制。有必要多次重復練習來實現機械識記,即是所謂的肌肉記憶,積極的實踐練習,是與遺忘作斗爭的唯一辦法。
二、記憶的加強和提高
結合武術專項的特點,依據記憶的規律和原則合理的科學的組織教學實踐活動,使所有的教育和教學過程符合記憶的規范要求。
(一)提高對武術的認識培養對武術的興趣。
教師培養學生對武術的興趣,首先要把學習動機引向正確的軌道。
武術教師本身要教育學生樹立繼承和發展的偉大理想,明確武術的作用、意義和影響,要求學生把學習武術提高到繼承和發展祖國文化遺產的高度認識。培養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的過程。這是培養興趣、發展有意識記的前提條件。
對于青少年,適當地介紹形式多樣的不同拳種、不同器械、或者短小的對練,有目的性的解剖某些動作的實戰價值,激發學生產生強烈地要求探索的欲望,學習自覺性和興趣就會逐步提高。武術所特有的“美”吸引著從事武術練習的學生,百練不煩,學而不厭。
(二)聯想理解記憶是提高記憶的方法之一。
武術動作的攻防特點是識記中啟發聯想的好方法。例如沖拳彈腳——大躍步——仆步——弓步推掌,是一個連續進攻、防守的組合。教師結合套路結構。講明技術連接的因果,使學生在自我復習中銜接的自然和可能性加多。因此,武術教學中對學生從激發內在感情上下功夫,即理解技擊性體會真實感,理解力學順勁體會節奏感,能為有意識記后的聯想再認和重現創造有利有條件。
利用武術本身的特點,在初記階段對套路路線還可找特點來幫助學生明確作法。利用武術中形象化的語言、口決、諺語,對促進動作概念的形成和幫助記憶,也是不可忽視的方面。此外運用已有知識或直觀性的數學(圖片、電影、電視、錄音、正誤對比、教師的優美完整示范等),甚至教師必要的手勢、表情、口令都能豐富青少年記憶的內容,加快記憶的速度。
(三)合理地組織武術教學是提高記憶效果的基本途徑
教師在武術教學的組織中,從教材的選擇到教法的運用,都應該講究實效,力求符合對象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有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識記速度和效率。
(1)合理組織教材
對于武術項目為說,一般是突出重點。圍繞重點,挖掘為此內容服務的輔助教材,使其內容適當交替。在教學中新舊內容的比重也要恰如其分。實踐中總結的“三、三制“是行之有效的(即基本功、新內容、舊內容各占1/3)。這樣,武術教材的組織就變活了。保持著各種不同新穎刺激的興奮性,既提高了識記的速度,又使學習武術的內容更連貫更完善。
(2)科學地安排時間
科學地安排時間,也能加快識記速度。學習武術教材或者重點復習提高的教材,都應安排在學生精力最旺盛的時間內進行。一般是準備活動后,身體微出汗,情緒高漲,進行新內容的講授。集中學習,分散消化,要始終交叉進行。在課中解決主要問題的基礎上,加強課外復習,發揮主觀能動性,使中樞神經系統的暫時神經聯系得到強化,為以后學習新內容打下基礎。
(3)正確的示范和講解
學生在學習動作進程中,對于精力集中時出現的第一個動作的印象會最深,也最易掌握,而且記憶消退也較慢。因此,教師的第一次示范要力求正確完善,優美輕松,使學生有想學想練的愿望。講解時要語言通俗易懂,抓住關鍵,簡明扼要,盡量形象生動。
(4)準確的口令和提示
人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練習套路或動作,總是兩種信號系統相互作用的條件下進行的。而第二信號系統是我們行為的最高調節者,武術運動技能形成的意識性,又是思維活動處于積極狀態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學中準確的口令提示,不僅能豐富心理體驗,而且也直接加快了識記的速度。
三、結語
記憶動作是一種艱苦、復雜而又緊張的體力和腦力勞動。需要教育者和練習者付出極大的代價,有意識記的發展又是同良好的教育和培養分不開的。根據不同對象的身心發育的特點和記憶的規律,創造有意識記的條件,才能提高學習效果。把所學的內容長久的保持下來,并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方便武術的學習和教學。
作者簡介:王力(1979.3-),男,漢族,山東鄒平人,武漢體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傳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