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雪楠
摘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特點,利用多種方式來開展教學,其中故事教學就是一種效果比較好的教學方法,通過故事教學法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轉變當前小學美術教學效率比較低下的現狀,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關鍵詞: 故事教學;小學美術;教學實踐
一、“故事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重要性
美術教學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美術教學課堂就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充分地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在美術教學中,利用“故事教學”能夠有效地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給學生創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提升學生學習的效果。
二、利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1. 利用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是他們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美術教學課堂上,就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使他們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教師就需要以學生的感受為主,引導學生開展美術學習,利用故事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達到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往往講解基礎的美術知識,就占用了大部分的時間,并且講解的方法也比較枯燥,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從而對美術學習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新時期開展小學美術教學,教師就需要充分的結合美術教學的特點,引導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利用美術的趣味性和欣賞性來進行課堂教學的設計。在當前大部分的小學美術教材都收錄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美術作品,教師在講解作品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講解背后創作的故事,講解創作的背景和畫家的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實踐教學案例。在當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一些教學案例來開展教學。例如教師就可以在講解梵高的美術作品時,適當地插入一些梵高的生平簡介。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首先向學生們展示梵高在創作的前期的一幅自畫像以及在后期創作的自畫像,從而引發學生對于“纏著白布的耳朵”的好奇心,然后教師就可以適當的引入到梵高的生平介紹,講解梵高一生的坎坷,在他人生的最后階段,由于精神病復發,割掉了自己的一只耳朵,最后由于舊病復發而自殺身亡,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的作品都沒有賣出去,等他去世之后,他的創作才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同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幾幅梵高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使學生在了解創作作品的背景之下,對作品進行進一步的賞析,在賞析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充足的學生來討論和思考,并且要求學生結合畫作內容來提出問題,給學生更多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把自己學習中的體會和他人分享,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在賞析過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達進行適當的評價,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并且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要多給學生正向的引導和鼓勵,使他們能夠充分的發揮想象力,自由的表達。
三、利用故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1.利用故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當前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就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并且結合生活實際來開展教學,在美術教學課堂上,教師就需要以生活為切入點,結合故事教學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例如在講解關于《新穎的電腦》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在網上搜集相關的素材,向學生展示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圖片,并且講解它的研發故事。第一臺計算機占地有152平方米,而要想利用它完成一份圖表,需要十幾個人來共同的操作才能夠完成,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結合微機課上常見的計算機與世界上第一臺電腦相比,從而了解計算機的發展歷史,感受計算機發展的傳奇性和科學性,這樣就能夠有效地吸引學生,滿足學生的好奇心理,學生就會受到故事的影響,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創作與計算機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并且賦予計算機更多的功能,這些功能可以是現在已經實現的,可以是現在還沒有做到的,教師在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就需要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表示認同,這樣就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在以后的創作中就能夠充分的發揮想象力,進行美術作品的創作。
2.利用故事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講解《得獎了》這一課內容時,這一課的內容是要求學生能夠利用身邊的材料來制作獎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提出問題,同學們,大家覺得獎杯像不像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酒杯,進而引出獎杯最早是一種飲酒慶祝的禮節,到后來成為了饋贈嘉賓的一種禮物,再到現在成為了今天的獎杯。學生們聽完了這一個故事,就會對獎杯的制作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一些學生就會拿出自己做的獎杯和其他學生進行對比,并且模仿慶功飲酒的畫面,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活躍課堂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使學生學習到一些歷史知識。
四、利用多媒體創設美術教學情境
在進行“故事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眼界。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也是一個輔助的教學工具,教師通過運用多媒體來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意愿得到強化,從而就可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由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好奇心比較重,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這時教師適當的加以引導,就能夠使學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故事”的展示,通過播放視頻或者音頻,展示圖片等等方式來開展教學。
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利用“故事教學”的形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
參考文獻:
[1] 彭奎慶.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J].新課程(上), 2017(1).
[2] 周蕾.小學美術教學中故事情境創設的實踐與探索[J].小學生(中旬刊),2018(7).
[3] 賈夢圓.“故事教學”在小學美術中的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3).